马口陶试片研究

2023-07-21 23:22胡佳琪史璇徐晨
上海工艺美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马口试片陶器

胡佳琪 史璇 徐晨

Makou Kiln is a folk pottery in Hubei province . As a feature of Hanchuan culture, which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its cultural value. For this reason, we carried out a study on the test pieces of Makou Kiln, and got some conclusions,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Makou Kiln. Hoping Makou Kiln will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innovative inheritance.

马口陶是湖北民间陶器,陶产品釉色纹饰独特,器形实用美观,与麻城蔡家山和圻春管家窑的陶器并称为湖北三大陶器。而由于马口陶制品笨重,不如塑料制品经济实用等劣势的凸显,实用价值在当今社会正在逐步下降。但马口陶制作成本低,且作为汉川文化之特色,对于发掘它的文化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我们对马口陶进行试片研究,通过化妆土、陶土、透明灰釉基本原料对马口陶烧制成色进行试验与研究,得到一些结论与参数,为对于马口陶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参考;探索马口陶本身的颜色与创新纹饰发展,还原马口陶色泽之美的同时开拓创新,希望马口陶往创新型继承方向发展。

一、马口陶概述

马口陶创烧于明代,是汉江平原流传数百年的地方民窑,曾有36座烧造陶器的龙窑,是国内民窑中延续时间最长的窑口,被誉为“中国民窑之首”。2008年马口陶古代窑址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马口陶陶器烧制技艺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口陶多为民用器皿,造型厚重典雅,古雅大方,其造型品种可以分成三大类:日常生活用具、陈设工具、宗教类工具。马口陶陶器接续了远古彩陶经久耐用和朴实厚重的实用和美学基因,以独特的装饰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口陶的装饰绘画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具备系统性、装饰性、写意性、唯一性、随意性、多样性等特点,对于今天的绘画和工艺美术具有极高的传承和借鉴意义。陶瓷文明是中国历史比较远大且完整的历史积累成果,而面对马口陶文化的逐渐落寞和缺失,我们应该拾起历史中的精华,发掘其优秀价值并传承发扬,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跟随时代同步前进。

二、产生思路

在学校陶艺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非遗马口陶陶器,以及它的历史演变,并对陶瓷制作技艺、陶瓷审美价值与生活价值发掘产生了兴趣。在此之前我们并没有听闻过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口陶。实际上不止有马口陶,现如今许多地方的传统技艺都处于知名度低、大众了解过少的尴尬境界,即使它们曾经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社会中并不乏愿意学习和发掘传统文化的人,但如今许多文化瑰宝由于时代变迁,逐渐淡出了视野,鲜少被提及。如何能让冷门的技艺和历史再次被人了解,这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如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知名度,以及如何为眼前的非遗马口陶助力,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马口陶陶器不再是湖北居民们依赖的家居用品,在制作成本和性价比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但其美学价值,以及历史见证价值无法磨灭。将失落文明融入文创是当今传播发扬非遗物质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而文创需要提炼的特征更多集中在纹饰,颜色,器型等外观上。順着这一思路,若要对马口陶进行更深刻的研究,需要对马口陶的制成、特征等专有属性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但受制于实验室条件,我们决定把对马口陶的制作尝试限定在“颜色”“纹理”的特征上,马口陶的外部特征取决于制作工艺中化妆土的使用,并且我们把制作的目标细分到马口陶陶器纹饰中化妆土的调试对成品外观的影响,进而确定了马口陶试片的探索与研究。

在整个研究过程期间,我们进行了多组试片制作,并获得了一系列成果。

三、试验过程及成果

(1)试验过程

试验使用的材料有:南漳透明灰釉、化妆土、陶土,在制作马口陶试片时需要将化妆土和透明灰釉与水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我们将陶泥分割成相同大小的泥片进行研究,具体实验数据如下:每组试片为6个;陶土粉末与水调配比例为1:1;化妆土与水调配比例为3:1;透明灰釉与水的比例为1:1;在氧化氛围的窑炉里烧制12小时至1280℃,在以上固定条件里烧制多组试片。由于试片数量过多,在此我们列举以下两种成果收获较多的情况进行阐述:

①A组:将化妆土与泥浆混合,泥浆量逐渐增加

试验数据:A组共有6枚试片,采用化妆土与水3:1调配的化纯度和碾压成粉的陶土粉末与水1:1融合制成泥浆为原料;化妆土调制浓度不变,从A1开始往化妆土加入5克泥浆并以5克为间距依次增多,至A6已加入30克泥浆。

②B组:化妆土层数逐渐增加

试验数据:B组共有6枚试片,采用化妆土与水3:1调制的纯度,从B1不上化妆土到B6刷6层依次递增。

(2)试验结果

依据A组试片氧化氛围的烧制结果,我们发现,随着泥浆的量的增加,烧制成功的马口陶陶片颜色回归其本身的陶色。

依据B组试片氧化氛围的烧制结果,我们发现,不上化妆土的试片颜色会呈现陶片本身的颜色,刷两层化妆土薄厚程度是最合适的,化妆土过厚将会在制作过程中脱落。

另外在初步掌握了化妆土使用技巧后,进行了以下一些肌理的尝试。我们发现,纹样是非常多变的,可以不仅拘泥于马口陶的传统纹饰,我们可以在纹饰上做出大胆创新。

(3)成果总结

根据一系列的试片研究我们发现,将化妆土与水按照3:1的比例混合,每个试片刷一到两层最合适。刷入化妆土后晾置和干燥时间不宜太久,吹釉时务必将釉水尽可能吹到陶片各处,保存时留意环境情况以克落灰,否则会造成缩釉。并且化妆土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好控制,初次尝试使用时,化妆土层数尽量偏稀偏薄,一到两层最佳,并且上化妆土的方式也值得考究,不可随意涂刷,最好采用浸入法然后拿起。在所有实践研究中A组我们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将化妆土和泥浆融合能产生更淳朴的颜色,也更能还原马口陶之美。

四、结语

马口陶的产生、发展、兴衰再到走向没落与消亡,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传统工艺的发展脉络,也由此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民间技艺如何进行挖掘、保存、延续和再创新的思考。传统技艺只有在继承优秀传统,坚持以艺术性为第一位的核心要素的前提下,承载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内涵,并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人们提供生活和审美的双重价值。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需求,才能真正焕发出长盛不衰的生命力。而本次对于马口陶的试片初探,也希望能给当今人们进行一些启发和思考,进而真正将失落文明从记忆中拾起。

参考文献:

[1]李波.楚陶瑰宝:马口陶艺术研究[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马口试片陶器
一种基于多电极体系的新型顶部腐蚀监测传感器
3种类型石油酸的腐蚀性以及相互影响
轴承钢GCr15SiMn试片与渗碳钢G20Cr2Ni4A试片接触疲劳寿命分析
非遗视野下湖北马口窑的保护、继承与开发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新砦期 猪首形陶器盖
新砦期 陶器盖
来自马口窑的对话
——马口窑文献与当代陶艺创作研究展
对话马口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