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陶瓷祥瑞动物雕塑创作方向探究

2023-07-21 06:35李建
上海工艺美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祥瑞釉色雕塑

李建(李子木)

On four dimensions of “artistic expressiveness”, “spiritual attitude”,“crossover integration” and “life aesthetic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reation direction for contemporary ceramic sculptures of auspicious animals.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原始陶器中就有大量的动物造型出现,由于原始宗教与图腾崇拜的观念,祥瑞雕塑更是伴随着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历经千年发展,承载吉祥寓意的祥瑞动物造型在当代陶瓷雕塑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发掘传统动物雕塑的方向,用新的艺术视角和价值观,创作出具有时代性的动物雕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综合笔者多年来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的经历,本文从“艺术表现”“精神态度”“跨界融合”“生活美学”四个维度,谈谈当代陶瓷祥瑞动物雕塑的创作方向。

一、艺术表现领域

《辞源》中,“祥瑞”释为“吉祥符瑞”,象征着国泰民安,吉祥如意。祥瑞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从紫禁城太和殿屋檐上象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祥瑞脊兽,到现实生活里本色加盟的生肖祥禽,祥瑞动物自古就象征着吉祥与好运,是艺术家们竞相创作表现的题材。从艺术表现形式来看,釉色和造型,是陶瓷祥瑞动物雕塑的创作特征。

1.釉色表现

陶瓷雕塑是经过火的烧造诞生出来的艺术,其魅力来自泥土、釉色、烧成之美。认识和掌握陶瓷釉料的性能以及窑变规律来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意念、情感是艺术家成熟的标志。不同于其他材质,经过釉面覆盖而形成的陶瓷雕塑形象,从形到意总有一种不拘泥于局部清晰显像的含蓄性韵味。同时,因为陶瓷釉色的丰富性,也让艺术家们在釉面装饰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雄师安天下》是笔者花費两年时间创作的,狮子是我国民俗文化中最为常见的吉祥神兽,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有吉祥、繁荣、生生不息的寓意,象征地位、尊严、平安。为保留传统雄狮文化的威严,雄伟,体现出其谦和大气的特质,同时又不失喜感。在前期素材调研和釉色调制方面,经历了反复的尝试,最终选用高温颜色釉陶瓷烧制,呈绿松石色,色彩神秘变化、沉稳大气,釉中带金彰显高贵典雅。

在笔者的祥瑞动物雕塑中,不乏大量的生肖作品。生肖作为东方语境下的独特文化产物,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被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完整地保存下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魅力和持久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最朴实,最自然,也是最智慧的结晶。

笔者作品《十二生肖》运用了景德镇广受喜爱的影青釉。影青釉釉色清白淡雅,给人以脱俗之感,澄澈亮泽的釉面青中带白,白中闪青,有着“类玉”之美。类似玉玺的方形底座设计,配上“瓷中玉”的影青釉装饰,着实让人倾心。在造型的立面或转角,会因为釉料的厚薄积淀不同,呈现出一定的釉色差异。在光线的照耀下,釉少的地方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釉色较厚的地方则愈发莹润剔透。

《勇攀高峰》作品取材中国传统生肖牛文化,牛在我国民俗文化中是最为常见的吉祥物,是力量和稳健的化身,是财富和祥瑞的代表,勤劳勇敢、踏实稳重、奋进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作品采用高温颜色釉陶瓷烧制,呈红色釉变和山石色,色彩神秘变化、激情燃烧寓意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不畏艰险、奋力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

2.造型表现

我国最古老的动物雕塑可追溯到13500年前,造型是一只不到2厘米长的“小小鸟”,作品采用去繁就简符号化的提炼,将一只微型鸟雕像雕刻得栩栩如生。这是一种古人简化世界、掌握世界的方式。在民间,鸟是吉祥的象征,雕刻鸟的出现,可能寓意古代居民盼望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同时也可能是古人类图腾崇拜观念的反映。

去具象化,强调本体特征是当代陶瓷祥瑞动物雕塑创作一大特点。笔者的《狗》就是对中华生肖犬蹲立姿态的高度提炼,将狗的可爱,忠诚陪伴人类的品质得以凝聚,用花釉进行装饰,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

作品《羊》以藏羚羊题材为设计元素,夸张的羚羊角高高扬起,羚角上更加端庄而稳重,呈现出生动和谐的艺术感。这些造型看似简洁,其实借鉴了很多东西,是多方因素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对祥瑞动物本身特征的把控,空间中线条的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与西方的结合,旨在传达一种独立、自信的生活态度。

除此以外,作品整体造型的平衡感也是笔者雕塑创作的一大特色。“衡”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精髓。阴与阳、冷与暖,种种反差都构成了平衡。“衡”是一种平凡的艺术,更是一种伟大的生活因子,它看似简单,却拥有着强大的力量。例如作品“如意吉虎大自在”,在造型设计上,老虎并没有简单地卧在地面上,而是趴在硕大的有着高低层次的如意上,前倾的双腿与如意的组合搭配,构成视觉上的平衡,这是一种自然平衡,生态平衡,也是时间与物的平衡。

二、精神态度领域

1.艺术创作要有性格特征

南朝的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写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这种对书画欣赏和审美心胸的强调,同样适用于陶瓷祥瑞动物雕塑创作。在中国人看来,悟道是智慧与平庸的分水岭,无论道家还是佛家都注重主体性的“悟”,艺术创作也是,它是主观的表达与性情的传递。

因动物习性不同,艺术家在创作的表现手段、风格塑造上也应符合动物性格特征。例如鹿与福禄谐音相同,是象征着吉祥之物,自古受中国人喜爱。鹿的身形优雅,精致,但性情敏感,细腻,有一点高冷范儿,如何传达鹿身上那股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和文人士大夫那种“淡然与世独立,宁静物我谐忘。”的气质,成为很多艺术家追逐表现的要点。

在生肖动物中,马算是颇有性格特色的一类。古人们称马是天上之神,人间之友,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能力、圣贤、人才的象征,所以自古就有以“千里马”来形容有才能的人。笔者作品《马到成功》高温颜色釉烧制而成,形象挺拔耸立,肢体并无过多动态,而是通过马身体的健硕与力量之美表达它的日行千里之势,这是千里马静的一面,而那迎风劲舞的美鬃与近乎水平的马尾,展示出前路的宽广与挑战。这一动一静,于方寸之间感受生命的力量,充满活力与气势。

2.艺术创作要有时代特征

时代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艺术创作必须从时代中挖掘其精神实质,萃取其思想内涵。陶瓷祥瑞动物雕塑创作不是简单技艺穷尽的表达,而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学养、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对陶瓷材料、对祥瑞动物的理解,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用自己的理解刻画出动物的神态和感情,传达出一种复古却又很现代的特征。

历史造就了东方人内敛、含蓄的性格,东方人讲究“精气神”,其实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精神和形体合一,回到一,就是回到艺术的直觉,回到当下,回到活泼的生命本身。笔者作品《貔貅》虽选取的是古老的瑞兽题材,但在形态塑造上,不拘泥于传统,选取一仰头向上的动态,表现了中国传统对“圆道”的崇拜。瑞兽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对自然、天地的尊重,体现着华夏民族的最初意识形态,即对自然的崇拜与虔诚。从实践的角度,因陶瓷特殊的材质属性,艺术家除需深谙雕塑这门古老而又世界通行的艺术语言,同时还应对瓷器这门传承千年的技艺有着特殊的把控和理解,才能做出真正适应时代的作品。

3.跨界融合领域

任何艺术形态的起源与生长,均得益于其生长的文化生态土壤的滋养。上海处在复杂的古典与现代、时尚与设计的交织中,容纳并汇集了各种地域文化,其国际化的文化视野与机遇,为这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海派”这一时空经纬交汇下诞生的历史词汇,其文化精神的核心在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海派雕塑瓷结合上海的“海派文化”,将“现代与时尚”,融入到“古典与雅致”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风格。

笔者常居上海,一直从事陶瓷动物祥瑞雕塑创作研究,作品制作技艺立足中国传统文脉,注重从生活中提炼题材,表现形式集塑、刻、捏、镂于一体,是将“祥瑞”和“海派”两种文化融合的跨界代表。

作品《玉兰牦牛》选用的白色正是上海白玉兰精神的隐喻,改革开放40余载代表海派精神的一代又一代开拓者和建设者,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的精神,尤其是勇于探索改革创新的毅力和勇气将激励后来人,攀登精神永驻,作品取材牦牛,是对其性格的礼赞,白牦牛是中国及世界稀有珍贵的半野生物种,它生长在高寒缺氧、枯草期和冰封期长达半年左右的严峻自然条件下,特殊的生态环境和严酷的自然选择,造就独特的体质体态结构,具备超强的生存能力。另一件作品《雄狮安天下》则寓意海派精神“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体现。喜庆威武行走于世界民族之林象征中國文化的自信、友善安邦的大国气质。

四、生活美学领域

安迪·沃霍尔主张“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现代艺术生活化”是对现代艺术的形式和理念经过艺术的再创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传统的艺术审美模式和认知模式被日益打破,艺术的内涵与外延被无限放大,近些年来,笔者对祥瑞动物衍生品进行了艺术上的广泛探索和尝试,秉承以有品质的艺术来升华有质量的生活美学理念,既洋溢着重韵尚意的古典生活之美,又蕴含着国际新潮的时尚生活气息。

作品《“瑞兔”——偶遇》是笔者2023年推出的生肖偶遇系列作品。2023年是中国癸卯兔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兔”字早在3000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常被视为祥瑞之物,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因其可爱、温顺、灵活的特性,在民间文化中被认为具有神性,常与家庭和睦、夫妻团聚、多子多福等联系在一起。作品中的瓷藕,看似只是一块体量不大的瓷片,因孔洞的大小,釉色的润泽度等因素,前后不断调整,试烧了几个月。反复研发的背后是品质的极致追求,更是匠心的执着坚守。兔子与藕片的雕塑组合,搭配具有浪漫气息的设计包装,一套精致的兔年伴手礼近在眼前。

除了特定的衍生品设计制作,笔者也会在不影响雕塑外形的前提下,对部分作品进行局部处理,增加其实用功能。例如作品《五鼠献瑞》,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无形金、木、水、火、土,用五种高温颜色釉烧制1300度来体现老鼠的可爱和萌宠,每个单独的雕塑既可以欣赏,也可以做摆件,同时兼具储物功能。

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明堂赋》中写道:“若乃高宗绍兴,统锡羡;神休旁臻,瑞物咸荐。”瑞物,象征吉祥之物。自古以来,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常以互赠祥瑞之物表达心中的美好祝福。笔者深信,随着人们越发注重生活层次和艺术品位,生活美学普及与艺术审美的泛化,加大祥瑞雕塑衍生品的开发将为未来的艺术创作发展提供新的方向与参考。

结语

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化长河中,祥瑞文化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支流。艺术家在从事当代陶瓷祥瑞动物雕塑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但一个艺术家最为重要的是才情与个性的表达,这个时代需要艺术家有一个全能的释放。那就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但不被传统文化所束缚,以自由之姿,做出属于自己与属于时代的表达,只有这样,艺术方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1]陆军,王辉.浅谈色釉对陶瓷雕塑造型的影响[J].景德镇陶瓷,2008(2).

猜你喜欢
祥瑞釉色雕塑
巨型雕塑
如意
我的破烂雕塑
金猪庆祥瑞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写实雕塑
祥瑞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麒麟祥瑞(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