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的系统挖掘与建设路径研究

2023-07-28 13:18卢仁祥
大学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思政元素建设路径

卢仁祥

[摘 要]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将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提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本文在分析宏观经济学开展课程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如何系统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素材,并针对该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进行设计与论证。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思政元素;系统挖掘;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5-0099-03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该文件要求:“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指示,把 “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行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可见,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建设与教学已经成为贯彻落实上述会议和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

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和非经管专业的通识选修课,宏观经济学侧重经济学基本原理知识的介绍,是后续相关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该课程主要涉及国民收入核算基本原理、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IS-LM模型和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国际经济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同其他许多课程一样,很多高校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未能有效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致使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未能充分体现育人功能、缺乏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课程考核未纳入德育因素考核等现象。为此,如何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动力。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升级和补充

课程思政是指通过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进行讲授,构建育人格局,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思想政治课程通常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课程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课程思政虽然突出价值引领第一位的课程观,但是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课程思政不能替代专业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学习,不能把专业课程思政化。同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课程思政通过将思政课程教育中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价值判断与选择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有效突破传统专业课的教育理念,将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提高到思政教育的高度,是传统思政课程升级版。

(二)课程思政可以确保宏观经济学拥有正确的思想指导

宏观经济学无论是从产生背景来看,还是从教材、内容架构、基本理论和政策实践研究来看,基本都源自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从产生背景来看,宏观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6年出版的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该书是以资本主义大萧条为时代背景,反映经济大危机下严重失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产品大量过剩等现象,向资本主义世界提出需求刺激政策以摆脱困境,被称之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从教材和教学内容来看,受制于国內经济学理论和研究起源晚、发展滞后和研究基础薄弱,目前国内众多高校使用的宏观经济学经典教材都是直接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教学内容设计上也基本是以源于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主。这些教材和理论多数是以欧美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运行状况为蓝本,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直接用于国内的课堂教学存在诸多不宜。为此,宏观经济学必须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确保客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课程思政是宏观经济学中国化的必然选择

如上所述,国内宏观经济学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内容基本都是借鉴国外,是发达国家经济管理思想和经济运行实践的反映,与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相脱节,致使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和解释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实。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路径和政策实践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这些需要运用经济理论进行研究和解释说明,得出一套适合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工具,更好地指导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毫无疑问,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运行实践为背景的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适应这一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此,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融入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设计、宏观经济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实现宏观经济学中国化。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的系统挖掘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已经明确指出的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具体实施措施等,结合宏观经济学课程具体特征,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系统挖掘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一)宏观经济学前提假定中的思政元素

宏观经济学通常假定市场机制不完善和政府调节经济的必要性,即宏观经济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市场失灵,无法恢复平衡,政府需要出台政策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以使经济恢复平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认为微观主体(经济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性预期。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常生产力高度发达,经济通常是供给严重过剩,有效需求则相对不足,所以危机往往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导致出现社会存在大量失业、生产萎缩和经济衰退等现象。在经济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和理性预期的情况下,经济无法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总需求水平,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必要的政策干预。然后,经济当事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一前提假定就是认为经济当事人是自私自利的,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假定显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格格不入的,很容易让学生误认为经济当事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追金逐利,不存在公益、慈善和奉献。为此,在宏观经济学的前提假定方面,要充分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让学生认识到利他奉公和社会责任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形成爱国、诚信、友善和担当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摒弃传统宏观经济学中利己自私、个人主义的假定,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中的思政元素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源于经济运行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经济运行实践的经济理论课程。其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挖掘出思政元素和素材并嵌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GDP 作为宏观经济度量指标的社会利弊分析”“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必要性”“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引发的社会问题”“财政政策工具中的税收与转移支付涉及的公平与效率思想”“经济增长与发展最终决定因素”“中美贸易摩擦的起源与本质”“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意义”等,都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这些思政元素和素材均可以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实现与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宏观经济学长期以来一直是经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非经管类专业的通识课程,受众面非常广,通过系统挖掘基本理论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和素材,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和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充分发挥其在宏观经济学教与学过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运行相关现实问题进行理解、判断、预测与研究的能力及创新思维,树立广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信仰等。

(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的思政元素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是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其中前三个是一国对内希望实现的政策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则是一国对外经济政策目标。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和系统挖掘这些目标中的思政元素,结合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对于深刻理解我国提出的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步走”战略安排、“一带一路”倡议、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关心并思考相关热点问题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理解我国的经济政策目标始终是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属性所决定的,与传统宏观经济学中所描述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明显不同。

三、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一)打造一支开展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师资队伍

毫无疑问,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开展状况及其最终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打造一支具备良好课程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和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首先,教师需要树立课程思政观念。宏观经济学任课教师要重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充分认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内在联系,理解课程思政对提高教学的人文性、思想性的重要意义。其次,宏观经济学任课教师除具备开展正常经济学教学的专业素质外,还需要在课程思政教育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宏观经济学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知识专题学习与培训、开展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交流研讨会等,全面提升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打造一支能够有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宏观经济学教育过程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师资队伍。最后,宏观经济学任课教师要学会将课程思政知识与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和拓展。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身没有德育方面的知识,主要涉及的是宏观经济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此,宏观经济学任课教师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与经济学知识关联起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教学的有机结合来进行教书育人,构成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格局。

(二)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除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學方法之外,还应积极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结合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教学法等形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课程思政问题和热点话题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切实保障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主动融入思政元素,具体可以采取播放视频、案例导入等,也可以要求学生课后广泛阅读相关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通过学生展示、分组讨论等形式导入。这些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达到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目标。

(三)开发适宜开展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教材体系

宏观经济学任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相关课程思政素材,并进行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材的撰写,以便今后进行更加深入规范的课程思政教学。在课程思政教材体系的开发和撰写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材与思政课程教材的差异,教师在进行教材开发时一定要对课程思政的素材和内容进行严格的梳理和精选。其次,在内容部署和安排上,课程思政教材一定要按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编排,使之便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最后,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材体系编写教师团队还应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特色和专业优势,开发其他辅助课程思政教学的素材、读本、拓展阅读资料乃至视频资料的录制,使课程思政教学素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四)将课程思政纳入宏观经济学课程考核评价机制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开展除了打造优秀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和精选优秀课程思政素材以外,还应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成果的评价体系。宏观经学课程应建立科学、开放、多元、全程化的新型考核评价体制机制,从评价形式的综合性和评价主体的多面性方面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还需要针对课程思政的考核将其纳入课程的最终考核体系。事实上,宏观经济学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考试进行,无法有效反映学生的课程思政学习情况,不利于加强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学习的重视。为此,必须改革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评价机制,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针对性地引入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考核,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考核学生对课程思政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全方位育人。

四、結论

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政目标与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后进行讲授,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不仅可以确保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拥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而且也是传统宏观经济学中国化的必然选择。通过系统挖掘宏观经济学中的思政元素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有机融入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全过程,促使“立德树人”这一高等教育根本任务最终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 吴万宗,潘瑞姣.“比较式”案例教学方法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6):15-16.

[2] 茆健,李梓毓,杨晓丹.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融合探究[J].对外经贸,2021(2):120-123.

[3] 李顺毅. 课程思政视角下《宏观经济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3):339-340.

[4] 李淑.思政元素融入西方经济学教学探索[J].高教论坛,2021(3):20-22.

[5] 刘吉双.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创新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5):89-94.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学思政元素建设路径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宏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MBA宏观经济学[HT19.H]教学理念的多维视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