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走向素养学习的英语教学

2023-07-29 11:46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
天津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育人核心素养

■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 任 静

英语学习和运用可以让学生了解、比较不同的文化内涵,能够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一线教师的英语授课往往更多关注英语课程性质中的工具性而忽视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其中的原因不外乎英语是印欧语系,与我国语系相差甚远,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更容易将侧重点放在其基础性和实践性的落实上,从而忽视了学科本身具有的人文价值。笔者就此问题以一个教学设计为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在英语教学走向核心素养的道路上进行尝试。

一、走向核心素养的根本:全面育人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2022版《义务阶段教育新课程标准》,新课标以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为原则,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核心素养,围绕核心素养确定了新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过研读,笔者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核心素养的提出,将会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目标从原来的语言能力单一维度拓展到四个维度,不仅目标内容丰富了,而且目标站位更高,视野更宽。

新课标不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而且开启了义务教育学段英语课程建设的新征程。英语的课程教学也不应该局限于学生领悟英语、理解英语、运用英语和了解外国文化,同时要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文化意识,体会到自身成长的成就感。

分析外研社七年级下的“Module 4 Life in the future”第二课时我们不难看出,本节课是一节阅读课,以学生作文的方式描述了未来生活中环境、气候、旅行和假期等方面的变化,文字简洁,内容生动。以想象为切入点导入一般将来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轻松学习和掌握一般将来时will+动词原形的表达方式,并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未来生活带来的变化,养成乐观向上、积极探索的精神,最终认识到“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每一位青少年的手中,科技兴国,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课的教学设计在落实新课标,用好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能够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展现思政教育理念。教师围绕“少年强则国强”这一价值立意的教学目标,按照“为我所用”的原则结合知识的内在逻辑,整合利用教学素材和资源,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实现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走向核心素养的介质:丰富活动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充满热情且富有合作精神,经过小学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可以听懂基本的日常用语并说出简单的英语语句。在本节课中,教师安排多种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自信并品尝成功的喜悦。

活动1:准备一个水晶球,告诉学生它可以预知未来。

活动2:照一张学生照片,并展示在2050年时他会成为一名医生。

第一个活动用预知未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兴趣,动情入境。第二个活动用一张学生的照片拉近“未来”与“自我”的联系。

活动是沟通已知和未知的桥梁。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就是在其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过程,也是将已知与新的学习主题建立关联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学生自身经验的制约,会产生获取新经验的障碍。消弭这个障碍的有效策略就是组织英语活动。利用活动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消除认知差距,顺利获取新知。

(一)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通过听、说、读、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了解文章的语言和由will 构成的一般将来时的句型结构;通过挖掘语篇深层含义,领悟作者对于未来生活的欣喜与担忧;通过语境学习词汇traffic jam,expensive 等,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二)在活动中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由表及里,抽丝剥茧,挖掘文本背后所传达的信息,渗透在语境中学习词汇的认知策略的指导,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引导学生敢于对未来世界进行自己的想象,学会开放地思索问题,辩证地思考事物的两面性。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强调思维的逻辑性以及批判性在理解作者对于未来生活的诸多设想中的作用,从而对思维品质进行有效培养。

(四)在活动中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基于对本文中未来世界的理解,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探索未来的兴趣、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想象,让学生领悟到我们每个人的“小未来”就是祖国的“大未来”,少年强则国强。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习语言、获取新知、探究意义、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提升。

三、走向核心素养的途径:科学评价

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是一个整体。前两者决定育人的方向、基本方式和语言实践活动。“评价”则有监控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的作用,是促进教与学的参考和依据。此三者协同发挥育人功能,完善学生素养养成。教学设计中的课堂评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向学生提问

“Why do we need a plane?”学习“traffic jam”时,阐述买飞机要花费很多钱,非常昂贵。在提问中教师了解了学生新单词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知识经验进行准确评价的同时,也预热了课堂氛围,为本单元的主题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有利于更好地进入下面的阅读教学。

(二)小组讨论

Task 5: thinking& discussion

Which of Tony’s ideas do you think will come true?

Why or Why not?

Tony的哪个设想会真的实现?为什么?

Task 6:我们可以为未来的生活做些什么?

在小组合作中发展学生讨论、反思的能力,鼓励学生能够基于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批判,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同时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反思,对比同伴的观点,懂得努力的意义,促进学生价值取向的完善。

(三)随堂检测

Write something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写一篇关于你眼中的未来的文章。鼓励学生将课内的情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动情而书。由读到写,实践运用。完成后进行小组互评、修改、展示。

本课的课堂评价过程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以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的课堂评价为后续教学和调整教法提供了依据。

走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育人是每一个学科责无旁贷的任务,英语学科更是引领学生走向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学科。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一定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时代新人,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猜你喜欢
育人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