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雅文化内涵的班级管理策略

2023-07-29 11:46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街道朝阳学校侯晓梅
天津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内涵育人班级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青云街道朝阳学校 侯晓梅

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本质的集中体现,是基于师生身心共同发展的一种学校教育发展形式,是教育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的发展范式。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贯彻学校教育理念、体现学校教育内涵、落实各项教学任务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基于内涵式发展的班级管理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题中之义和重要举措。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朝阳学校将孔孟思想、泰山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融入学校发展建设全过程,形成了以“立德树人、尚雅塑行,内外兼修、知行合一”为核心内涵的朝阳“德雅”文化育人哲学。学校根据“立德求雅,绽放幸福”的办学目标,聚力狠抓“三风”建设,不断丰富发展“德雅”学校文化,扎实推动文化育人、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家校共育、全过程育人,努力培养有良好品德、有健康体魄、有一艺之长、有达雅行为的四有“朝阳少年”。在长期班级管理实践中,通过深度融入“德雅”教育内涵,逐步形成了以“矩”“理”“情”“智”为内涵的班级管理策略。

图1 朝阳学校基于德雅文化内涵的班级管理模型

一、规之以矩,养成德雅之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养成归根结底在于规矩意识的培养,这是小学生习惯养成的第一课,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课。小学生正处于对学校教育的适应期、敏感期,需要通过一些明确、具体、清晰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塑造自身言行举止,让自身言行举止符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规范。实践证明,小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源于对规则和制度的尊重。由此可见,小学班级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规则、规矩。这方面,老师需要提出规范的框架和具体的内容,对于违反规范的惩罚标准的确定,则需要与学生的接受范围和适应能力相适应,既不能太高,让学生感觉太过苛刻,无法达到;也不能太低,让学生不受重视。因此,一个较为妥帖的方法就是采取民主征求意见的方法,把具体的内容交给学生去制定,老师在其中作为指导者的身份,明确方向但不过分干预内容确定,只需要让制定的规则标准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赞同。例如:老师对出勤纪律明确“任何同学不得迟到早退”,但在具体惩罚规则的制定上,就要与同学一起商定。同学们经过商定,在一个学期内,偶尔迟到一次,情有可原,可不予惩罚;超过一次,则罚值日一天;超过三次,则罚当众表演节目;超过四次,则需要当众检讨。如此,既能够调动全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又能够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获得感。同时,通过可量化的分层次的规则,让学生们清晰知道自己的行为规范是什么,逾越之后的惩处方式是什么?更有利于学生懂规矩、守规则。在规则的规诫下,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晓之以理,涵育德雅之心

礼和理,是形成小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支撑。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一切都尚未成型,还处在生成阶段,因此,教育所为在于让学生明理更明礼。一方面,用传统文化浸润身心。在德雅教育体系下,通过德雅课程体系的立德课程群国学行知课程,在一年级把《弟子规》《三字经》作为学生道德启蒙课程,加以推进;在二年级把《千字文》作为学生国学启蒙课程综合实施;在三年级及以上学段,对《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进行精编,作为校本课程统筹实施。以此,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文化的滋养和熏陶,继而培养形成崇德明礼的思想根基。另一方面,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红色文化是革命先烈和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程中逐步铸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把新泰本地丰富厚重的沂蒙精神融入学校德育体系,纳入班级文化建设,利用主题班会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通过听先烈事迹、讲红色故事、览革命圣地、做精神传人等系列活动,熔铸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召唤和时代使命。再者,用道理规范行为。在处理具体矛盾和事务的过程中,教师尽其所能把道理讲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失当和错误,从而勉励自己引以为戒,不再犯错。在评优评先、评定“三好”的过程中,让学生广泛进行民主参与、民主评价,好坏大家判、优秀大家推、标杆大家选,推动形成良性竞争、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形成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

三、动之以情,凝聚德雅之力

科恩的歌曲《Anthem》中有这样一句话,“万物皆有裂隙,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基础有差异,性格品性有不同,可以说,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个学生就像夜空里的繁星,闪动着耀眼的光芒。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需求是尊重与爱的需要。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在班级这个集体中,学习和生活都需要得到班级同学和老师的尊重与爱。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善于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博爱之心温暖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集体中找到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够形成班级持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上学生A 性格非常自卑内向,不敢也不愿与他人交流。因为她家离学校较远,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平时跟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是一名农村留守孩子。她每天除了上学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也因此,经常会迟到,从而影响班级的考评。刚开始,班里同学都对她有怨言,孤立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特意组织了一次农村研学旅行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一天的农村生活。这时候,大家发现A 不仅干活麻利,而且很懂得照顾他人。活动结束的时候,通过引导和鼓励,A 分享了一些田野趣事,逗得大家开怀大笑。自此以后,“不抛弃、不放弃”成为了班级的口号,大家对A 的关心多了,A在学习生活中也更加自信阳光了。

四、启之以智,践行德雅之道

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悟是小学班级管理的一大特点。基于德雅教育理念,学校设计了大量的德雅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这些都为优化班级管理、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强班级管理整体效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一方面,注重在德雅实践中育人。我们通过大量的校本课程、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建立信任,形成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和友爱互助的集体意识,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集体中有充分的获得感、荣誉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例如:在班级实践活动中,我们在活动之前就充分征求班里同学们的意见,共同研究制定活动方案、人员分工,引导学生主动请缨承担一些繁难事务。在实践活动时,通过男生帮女生、大个带小个、先进帮后进、携手向前走等办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享受爱与被爱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和幸福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我很重要”,满足了学生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凝聚起班级管理的合力。另一方面,注重在德雅活动中育人。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有效管理的载体和依托。在活动中,小学生大多表现得比较热情积极,不甘落后,每一件小事情都要争着做,争做最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好胜心和自尊心。借助这一心理特点,在学校德雅课程体系下,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德雅活动,实现个人特长发展、班级荣誉争取和班级向心力塑造的高度统一。例如:在“艺术节”的时候,学校限每个班报一个节目,班内B同学和C同学同时都有比较好的舞蹈才艺,但最初的设计只有一个领舞。为此,两个学生都想争取到领舞的角色,双方争执不下。后来,两人通过商议和不同的尝试,决定变单人领舞为双人领舞,最终,节目获得了全校一等奖的好成绩。事后,两人携手在班级经验分享会上说,“都是为了班级荣誉,而且别的班级都没想到双人领舞,这是我们的新创意。”

老子《道德经》中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班级管理亦是如此。学校内涵建设和内涵发展,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力量源泉。同时,班级管理也是学校内涵建设和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方式。因此,推动班级有效管理必须在学校内涵建设大框架中守正创新。

猜你喜欢
内涵育人班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班级“四小怪”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挖掘习题的内涵
不称心的新班级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