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2023-07-29 11:46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五中学简明仙
天津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五中学 简明仙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的教育目标,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注入驱动力。而阅读是英语学科的根本要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工具,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作为核心素养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使学生多元学科能力品质得以同步发展。

一、英语阅读与核心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

在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的首要发展目标,而阅读则是英语教学的必要存在要素,二者存在紧密联系。首先,从阅读材料的角度出发,阅读是核心素养的教学工具。不同内容、主题和体裁的英语阅读材料能达到差异化核心素养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恰当阅读材料的方式落实核心素养教育,以阅读材料为阵地,依次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思想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其次,从阅读水平的角度出发,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英语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教师可以将阅读作为考查学生学情的抓手,围绕阅读文本设问,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得以外显化;最后,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出发,阅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存在共性。阅读能力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等要素,学生核心素养水平越高则阅读能力越强,反之亦然。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存在着互促共生、协同发展的内在联系。

二、培养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积极意义

(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持续性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对高中英语课堂效率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阅读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学生对阅读材料语言的解读能力、对阅读信息的理解能力、对阅读中蕴含的文化要素的提炼分析能力、对阅读文本结构的归纳能力等。具备较好阅读能力的学生能深度阅读,把握文本细节,在以阅读为主体的课堂中有良好的表现。

(二)培养良好自学习惯

阅读是学生摄入英语信息和积累英语语言应用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工具。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能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自读习惯提供必要条件。学生易于从熟知的能力或领域中建立学习自信心。落实英语阅读能力教育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英语整本书阅读任务或群文拓展阅读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爱好,使学生受积极学习情感的驱动,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以语言能力为抓手,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语言要素是构成英语阅读内容的基本要素。学生对英语阅读中词汇、短语、时态、句式的理解能力越强,则阅读理解能力越强。因此,语言能力是阅读能力教学中首先需要攻克的学习任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语言教学指导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结合文本中出现的语言要素设计实践活动,以此扩充学生的语言运用经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储备。在系统讲解前期,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灵活利用插图、标题、单元主题和上下文来分析语境,借助已知信息推理陌生词块内涵,以攻克阅读中出现的语言认知困难,提升学生阅读的流畅性;在系统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教、做”结合,为学生精讲语言部分知识内容,设计语言练习微任务,如选词应用、遣词造句等。学生在实践中加深语言知识印象,锻炼部分语言要素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一课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结合语境分析陌生词块的能力,引领学生高效处理阅读中存在的疑难,深度把握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要素知识。在讲学前期,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指导学生完成自主阅读,圈画陌生词块,并结合插图、标题和上下文推测其内涵。如学生对第一段中的“eagerness”一词感到表意不明,通过初读,学生可知本段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展现了新入学的高中生面临新校园生活的激动心情,课文的插画也体现出男孩兴奋、期待的情感信息。在本词汇出现之前,“wake up early”“rushed out of the door”等为开学做好准备,可见这里的“in my eagerness”也在为开学准备服务,且“eagerness”在文中的“rush out of the door”之后,最可能是表示状态或修饰性词汇,因此学生初步推测该词汇是积极心情类词汇,如激动、兴奋等。后经过证实,该词汇内涵热切、急切、热情,与学生推测的方向存在一致性。学生对陌生词汇的正确判断对后续阅读有着积极影响。在教学阶段,教师向学生直观讲解该词汇的含义和应用语境,还为学生找到“eagerness”的同义词汇“anxiety”进行对比教学。教师为学生分析其内涵差异,并设计“选词填空”练习题:

(1)He had a great to join the army.

(2)They show great concerning their re⁃tirement allowance.

在语言教学环节,教师采用主观指导的方式引领学生自主推测词义、突破阅读困境,并在讲解环节指导学生感知新知词汇在语言运用中的注意事项和细微含义差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度掌握本课语言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以文化理解为抓手,锻炼学生阅读拓展能力

1.选择指向性群文材料,培养学生文化敏感性。

英语阅读材料是英语语言文化的载体。在实际教学中,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解读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深度,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发展。教师可以将指向性强的群文阅读材料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把握群文与课文的文化共性,从中提炼文化观点,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久而久之,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文化要素的敏感性,提升阅读拓展能力。

例如,在外研版必修二“Unit 1 Food for thought”教学活动中,本单元课文“A Child of Two Cuisines.”蕴含着中国(四川)与英国两个国家的饮食文化,着重介绍了“stinky tofu”“blue cheese”“pigs’ears”“full English breakfast”等中英传统美食。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群文材料“The blue-green texture of blue cheese is due to what is formed”和“Chang⁃sha Preserved Smelly Tofu”,这两篇文本分别详细描述了蓝纹奶酪和长沙臭豆腐两种美食文化,学生从中提炼文化要素,增强对英语阅读中文化要素的敏感性,深度感知中英饮食文化差异,对本课作者的写作主旨产生深切体会。

2.布置主题式阅读任务,增强学生文化解读能力。

为学生布置指向文化主题的阅读任务,是增强学生文化解读能力的有效措施。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关键词检索任务,让学生在课前自主查阅资料,利用互联网检索教师提供的文化关键词,了解相关词汇的中英文化信息,建立相关文化要素的初印象。该活动能有效拓宽学生的文化视域,提升学生课堂阅读效率。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问答任务,以问题搭建支架,促使学生自主发散思维,提炼并分析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文化信息,立足文化视域解析阅读文本内涵。文化理解力是隐性阅读推手,助力学生阅读理解,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外研版必修三“Understanding ideas”模块教学中,本课时阅读材料为书信体。一名高中生写信向知心阿姨倾诉烦恼,知心阿姨为其回信。文中蕴含校篮球社团、美国俚语等趣味文化要素。在课前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资料查阅任务,请学生就课文中的美国俚语“Loose lips sink ships.”展开自主探究,分析其内在含义,并找到与之类似的其他外国俚语。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到该俚语“嘴巴不牢,大船也沉”的表面含义,借此推测出“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深层内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文化专题任务,让学生就个人收集的美国俚语进行分享交流,获得文化解读乐趣,感受美国人乐观幽默的国家文化。专题任务的布置能有效增强学生对阅读文本中英语文化要素的理解能力和探究兴趣,促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三)以思维品质为抓手,延伸学生阅读思考深度

阅读是学生摄入英语信息的重要方式,学生唯有运用思维活动将摄入的信息加以整理、分类、分析、评价、创新,才能最终化为己用,形成对阅读材料的正确判断。思维活动是决定学生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阅读能力培养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品质作为教学抓手,设计教学支架,延伸学生阅读思考维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课堂思考支架,借助思维导图工具,为学生梳理整体阅读逻辑,促使学生深度把握文本结构,锻炼逻辑思维、归纳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问题作为思考支架,借助灵活设问活动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促使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思维、理解思维等思维品质获得有效锻炼。

例如,在外研版选择性必修一“The Best Medi⁃cine”教学活动中,本课围绕“笑是万灵药”这一中心句展开,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涵,感受作者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为锻炼学生英语阅读思维品质,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课堂思考支架:

(1)思维导图支架:请学生阅读课文,补充思维导图的留白部分,通过读图提炼文本结构,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性把握。

(2)任务支架:寻找中心句(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并分析说明产生判断的原因。

(3)问题支架:你如何评价医生的做法?

上述三个支架分别指向学生整合归纳性思维、分析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三个思维品质,学生在与思维支架的互动中拓宽最近发展区,引导自身阅读思维由浅入深地延展,从而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以指向性强的教学支架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和阅读能力获得同步发展。

(四)以学习能力为抓手,丰富学生英语阅读收获

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能力的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渗透阅读方法、组织交流活动等方式予以学生学习层面的启示,增强学生自我提升意识。首先,教师可以结合个人英语学习经验,与学生分享高效英语阅读方法,并将方法应用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指读法能聚焦学生的阅读专注力,增强学生的阅读记忆力;批注法能帮助学生一次性圈画重点和困惑,梳理阅读重点、记录阅读观点等,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方法意识,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论;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定期组织指向阅读技巧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就一个学习话题展开合作探讨,分享个人阅读经验。分享学习经验可以将经验的价值最大化,丰富学生的阅读学习收获,促进全体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外研版选择性必修二“The Age of Ma⁃jority”教学活动中,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自主捋顺文本大意,学会运用重点词汇“ celebrate,gener⁃al,vote, chapter, rented apartment”,并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本课文本共分为导语段和三个学生的自白段落,句子较长,为提升学生课堂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渗透指读法,并让学生结合批注法展开自主阅读,在指读过程中标记重点要素和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个人阅读感想。在课堂尾声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合作,以“口语朗读技巧”为主题,引发学生讨论。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轮流分享个人朗诵经验,在阅读情感、阅读节奏、阅读语气方面进行分析。方法渗透与经验分享相结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反思意识,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持续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指向阅读能力培养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可以结合核心素养的四个发展方向分层展开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强化指导、创设情境,以增强学生对文本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可以将思维导图和指向性问题作为教学抓手,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可以借助群文材料和主题任务培养学生的文化推展力;也可以通过渗透高效学习方法、组织交流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从而构建系统的阅读能力培养体系,多渠道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思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