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2023-07-29 08:25张云鹏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3年8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美术策略

张云鹏

【摘   要】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启发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具发散性,教师要“关注课前预习,网罗创新性学习资源;创设生活情境,营造创新性课堂氛围;立足观察体验,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注重积极评价,强化创新性学习成果”。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学科,美术学科中的问题大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些问题可以启发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具发散性。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还要针对教学内容,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视角展开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

一、关注课前预习,网罗创新性学习资源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寻找信息,或与同学展开合作,交换意见,形成新的感悟。教师要依据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合理的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搜索、小组讨论等方法,网罗学习资源,为课堂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穿编的乐趣》一课时,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情况和教学目标,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前抛出预习问题:什么是编织工艺?穿编的方法有哪些?如何结合设计图制作穿编工艺品?学生借助学习任务单,通过阅读书本、上网搜索等方式查找与穿编工艺相关的知识。教师则通过实地查看、视频记录等方式,了解当地的竹编文化以及编织技法,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交流。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桥和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的桥和塔有初步的了解,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课前预习任务单。学生在课前上网收集有关桥和塔的图片资料,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中交流,学生初步感知家乡的桥和塔具有的文化美、结构美和造型美。课前预习为本课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生活情境,营造创新性课堂氛围

生活是艺术创新的源泉。在宽松愉悦、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欲望容易得到激发,创新思维容易得到发展。教学中,教师应细读教材,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自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由地交流,大胆地表达,让创新思维在碰撞中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我是汽车设计师》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教师先用课件播放视频,介绍汽车对生活造成的影响,让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你会怎么办?你会设计什么样的汽车应对当前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组长对讨论内容进行记录,完成任务单,并在下一环节汇报讨论结果。任务单如表1所示。

有的学生说:“汽车发生碰撞非常危险,我要设计一款安全的汽车,像棉花糖一样柔软。即使不小心撞在一起,人们也不会受伤。”有的学生说:“我们家旁边的公路天天堵车,我和爸爸妈妈每天都要早早地出门,就怕堵车。所以我要设计一款海陆空遨游汽车,可以在天上飞,可以在地上跑,也可以在水里游。这样就不会造成拥堵了。”有的学生说:“汽车的尾气排放污染了空气,危害到了我們的健康。所以我要设计一款水动力汽车,这款汽车只要加自来水就能跑起来,具有安全无污染的特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创意,学生乐在其中。有了思维的碰撞,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设计汽车的灵感,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让美术课堂真正融入生活。这样的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由抒发情感,其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

三、立足观察体验,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

美术是一门审美的艺术。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技能和知识,还要让学生将美术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形成直观、真实的艺术体验。教师要积极开展有目的且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大街小巷,形成独特的感知、理解。在创新性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获得直观、开放的艺术体验,激活自身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做一道拿手“菜”》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美食有充分的了解,教师设计了“舌尖上的厦门”实践探究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带着任务单(如表2)走进“八市”,了解厦门的美食文化。之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舌尖上的厦门”PPT进行课堂汇报。

在家长和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来到“八市”寻找美食。他们品尝美食的味道,观察美食的造型、色彩,询问店家有关美食的故事及其蕴含的美好寓意,了解厦门的美食文化。通过实践探究,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和认识。他们了解了厦门的多种美食,感受到了闽南人的勤劳、拼搏精神。在观察、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其创意表现的欲望得到了激发。

课堂上,学生小组轮流上台展示PPT,汇报实践成果。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分析、总结美食的特点:造型美观,有球状、条状、片状、粒状等;色彩诱人,有红色、绿色、黄色等。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激发,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出了许多呈现厦门美食文化的作品。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立体的画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浮雕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周末到厦门海沧湾公园、漆线雕商店等地寻找“立体的画面”——浮雕。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等方式,初步了解了浮雕的艺术特色。教师引导学生从浮雕的题材、材质、造型、色彩和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把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用文字和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到课堂上进行交流。有了实践探究活动带来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学生对课堂学习充满了兴趣。他们利用超轻黏土和生活中能找到的各种材料,创作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品。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在富有创意的审美活动中,学生获得了学习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四、注重积极评价,强化创新性学习成果

小学阶段的学生内心较为敏感。他们非常在意他人,尤其是教师的评价。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激励性的评价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成果给予肯定,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超越自我,更有创作的动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天然的纹理》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根据拓印形成的天然纹理的形状进行联想,从而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先出示拓印的半成品,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发挥想象,完成成品的创作。有的学生说:“我要设计蜻蜓,给这个作品添上眼睛和脚,再印一些荷叶和荷花,呈现荷塘的景色。”有的学生说:“我要添加几个亭子和松树,再添一叶孤舟,让这个作品成为一幅园林山水画。”有的学生说:“我要添上手和脚,表现小朋友穿上树叶制作的衣服玩耍的情景。”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充满了创意。教师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你的想法很有意境,老师很喜欢!”“你的创意很好!这一定会是一幅优秀的作品。”这样的评价意味着学生的创意得到了认可。

在此基础上,学生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作品:有的学生很好地利用树叶的肌理,创作出了秋日景观图;有的学生利用树皮和玻璃的肌理创作出了“动物世界”;等等。教师在给予肯定评价的同时,分别授予学生“创意达人”“创意小画家”“小小设计师”等称号。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创作自信得到了强化,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前预习,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并开展积极的评价,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阿代尔.创造性思维艺术[M].吴爱明,陈晓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小学美术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