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探赜

2023-07-29 15:22熊未未
成才之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主动精神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

熊未未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中,历史主动精神是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历史主动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与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秀精神,是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精神主线和红线,蕴含着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丰富育人资源。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高度的历史自觉精神加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基础认知,以坚定的历史自信精神开展大学生“四个自信”认同教育,以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引导大学生将“四个自信”内化于心,以伟大的历史创造精神鼓励大学生将“四个自信”外化于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大学生;“四个自信”;历史自觉精神;历史自信精神;历史担当精神;历史创造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0-0029-0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这一重要命题。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内涵具体表现为“高度的历史自觉、坚定的历史自信、伟大的历史创造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的融合发展”[1]。《决议》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2]。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不断前行,坚守不忘初心的原则,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了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人民必将以更加昂扬、更加自信、更加主动的精神状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应主动继承和弘扬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英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因此,探讨如何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丰富内涵

1.顺应历史规律,树立历史自觉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灾难深重的特殊历史时刻,党的诞生本身就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精神。纯粹的情怀和担当,决定了我们党坚如磐石的初心和使命。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次次从困境中崛起、从绝境中重生,靠的正是高度的歷史自觉精神,并以高度的历史自觉精神对历史方位、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和历史规律有充分的认识,这也是我们党能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复杂形势中,始终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秘诀所在。在中国革命、改革、建设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心怀天下,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作为,立足国情,精准把握所处历史方位,主动顺应历史潮流,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2.把握历史大势,坚定历史自信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不仅是国强民富、政通人和环境下的自信,还是国家生死攸关时刻坚定的自信。井冈山时期,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环境,毛泽东同志鲜明地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思想。再者,毛泽东的不朽名篇《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年初党中央到达陕北不久,当时国民党调集重兵企图形成“围剿”之势。在万分危急的情势下,我党领导人精准预测到中日民族矛盾将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坚信革命形势必然会朝着有利于我方转变,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自信,是建立在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基础上,是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一边,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百年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自信精神,我们党才历经风雨而愈加勇毅笃定,满怀信心,砥砺前行。

3.总结历史经验,推进历史创造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坚如磐石的初心和信仰,以强大的精神意志,身先士卒、模范引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带领中国人民一次次成功化解危机、克服困难,抢抓历史机遇,牢牢把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七一”讲话中用“四个创造”精辟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伟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英勇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跨出站起来的关键一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家园,使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还立稳了。当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困难和曲折是难以想象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始终坚定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并在这一时期创造了许多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踏出富起来的关键一步。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带领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守正创新,走出强起来的关键一步,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4.推动历史进程,践行历史担当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在主动承担和解决中国两大历史性课题上充分展现出崇高的责任意识、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昂的斗志。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问下去、答下去。无私者无畏,无畏者能担当。从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和奋斗目标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政党没有自己任何特殊利益诉求,党追求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全面深化改革,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精准扶贫,从“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反腐败斗争,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斗争,都是因为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才始终无私无畏、勇于担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精神。

二、从“四个自信”中感悟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

“四个自信”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发展新阶段的历史境况下提出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断取得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也遇到很多新的挑战,如一些社会思潮的涌现。为正本清源、树立信心,我们党审时度势、主动作为,适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1.道路自信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

“道路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将深刻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民族的前途命运、人民的安康福祉。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的最大梦想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但是实现目标的路在何方?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曾无数次站在何去何从的历史十字路口,一些仁人志士和优秀团体也曾心怀天下、雄心壮志,但最后都落寞退场。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民族和人民的命运才得以根本转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次又一次以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历史和现实证明,我们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是因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才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一个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同样证明,党带领人民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无比英明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是因为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才在解决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向时代给出了满意的答卷。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目标清晰、团结一心。当下,我们正全力以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要以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坚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理论自信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坚定的历史自信精神

近代有无数仁人志士寻找救亡图存的出路,当时进入中国的社会思潮很多,经过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反复研究、比较推求,马克思主义最终凭借其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等特征脱颖而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成功被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接受并作为最高信仰,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心声的主动作为和坚定的历史自信。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情况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书写华丽篇章,绽放真理光芒。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再次立足国情,研判新形势、瞄准新问题,以高度的历史自信精神,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朝向中国化时代化的方向发展,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不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我们今天的理论自信,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信仰和笃定践行。

3.制度自信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精神

我们之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才取得的重大成就。我们党始终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根据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矛盾的变化,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及时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有效化解风险与危机,牢牢把握历史变化,使得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不忘初心、主动作为、勇担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是我们坚持制度自信最好的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结构科学,涵盖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等事关国家治理各个方面的重要制度。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驾护航。继往开来,我们既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民族复兴事业不断前进,又要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文化自信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创造精神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如今的道路选择、理论凝结、制度形成,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基础上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总是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创造着、丰富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伟大的历史创造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与担当,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精神自觉。党带领中国人民锻造了优秀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滋养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可以说,中华文化共同滋养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三、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现实路径

历史主动精神是引领青年自立自强的重要动力,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强国一代,应深刻领会和积极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勇于创新创造和强化责任担当方面下功夫。对青年学生“四个自信”的培育,需要“遵循‘知‘情‘意‘信‘行的认知发展规律”[3],引导学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四个自信”的强大力量。

1.以高度的历史自觉精神加强大学生“四个自信”思想认知

学校是对大学生开展“四个自信”教育的重点场所,教育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练好内功、提升素质,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教师身份有着天然的角色光环,更应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主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师应高效利用思政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基本架构、价值追求,准确认知“四个自信”。由于基础性的学习和认知是情感认同、意志坚守、信仰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四个自信”的认知教育,通过搜集大量真实准确的资料,引导学生形成对“四个自信”的感性认知。

2.以坚定的历史自信精神开展大学生“四个自信”认同教育

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四个自信”培育应实现從感性认知到理性认同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体现出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更是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揭示历史规律、主动作为的生动体现。我们党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以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意志,以坚定的历史自信不断朝着既定目标前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我们遇到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强大定力和高度的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思政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挖掘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精神的相关逻辑性,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和彻底的思想理论,引导学生从学理层面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认同。

3.以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引导大学生将“四个自信”内化于心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是责任担当、担当什么责任、怎样担当责任。在“四个自信”教育中,教师应以历史主动精神涵养大学生责任担当,遵循青年成长规律,特别是青年“知”“情”“意”“信”的认知发展规律。“四个自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将“四个自信”升华为自觉信奉的信念信仰。高校应重视研究“四个自信”教育内化规律,按照知识学习、情感养成、意志坚守、信仰生成的逻辑顺序,帮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同再到天性使然,最终形成坚定的“四个自信”价值信仰。高校可以引进新媒体技术,发挥网络优势,使“四个自信”走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历史担当精神。还可以进行校园网络建设,借助网络宣传“四个自信”,并组建高质量的宣传队伍,彰显校园文化的特色。另外,高校还可以以线上课堂讲座的形式,邀请精英人士帮助学生处理关心的问题,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

4.以伟大的历史创造精神鼓励大学生将“四个自信”外化于行

任何真理,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勇于开拓、攻坚克难,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顽强意志,以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不断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勇于创新创造的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在“四个自信”教育中,高校应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育人功能,结合大学生常为新、敢创造的性格特点,鼓励大学生将“四个自信”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教师应该尽可能创造条件和机会,通过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红色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树立“四个自信”理论学习先进典型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强化“四个自信”,并促成其升华为个人行为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英才。

参考文献:

[1]骆丹,王永友.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丰富内涵、主要特征及弘扬路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9):1-8.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百年大党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

[3]蒋永强.试论“四个自信”教育的基本规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4):23-27.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Historical Initiative into the "Four Confidenc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Xiong Weiwei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Wat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230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PC,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is a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spirit is the excellent spirit formed by our party in the long-term revolution and reform practice, is a spiritual thread and red line throughout the partys hundred year history of struggle, and contains rich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our confidence" education.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spirit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four confidenc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t should follow the growth law and education law of college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basic cognition of the "four 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a high degree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carry out the "four confidence" identific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a firm spirit of historical self-confidence, and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internalize the "four confidence" with a strong spirit of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encourage college students to externalize the"four confidence" with the great spirit of history creation.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roactive spirit of history; college students; "four confidence"; the spirit of historicalconsciousness; the spiritofhistoricalconfidence;thespiritofhistoricalresponsibility; thespiritofhistoricalcreation

猜你喜欢
主动精神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探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来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研究述评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以“三原色”为导向开展数学教学的思考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