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困境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7-29 04:54侯鹤楠罗鹏
成才之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立德树人提升

侯鹤楠 罗鹏

摘要:在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实现稳健前进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路径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成为这一任务的有力执行者。文章基于立德树人背景,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以及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及影响因素,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与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困境;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21;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0-006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吉林省职业教育科研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分析研究”(课题编号:2022XHY140)的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次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和教师工作,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将教师队伍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進步,为党和国家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高校教师必须坚持教育的初衷,增强自身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担当人才培养重任,把握立德树人的基础使命,以提升高校整体育人质量。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需要,是衡量教师教学行为的标准,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需要。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时代、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是提升高校教师群体能力与素质的需要。

高校教师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群体,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十分必要[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重,德育为先。高校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坚持严谨治学,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学生树立典范,从而积极地影响学生。本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表示能够非常理解或比较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只有少部分教师是一般理解(见表1)。一个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能够正确理解自身的教育职责,也能正确对待自我提升的要求。一个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能够给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在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教学能力属于教育技能,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获得教学成效所必备的能力,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必备技能,是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学能力能够作为核心因素体现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教学能力的提升贯穿于高校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2]。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能力可以分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及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涉及知识、情感和技能培养等方面的目标概念,其作为个人体征在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得以体现。教学设计作为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期工作,直接影响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学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者的视角有意识地发掘问题,并运用现代的教学理论及科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能力、运用科研成果的能力及教具操作能力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教学的能力,也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的能力[3]。

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高校应重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并为教师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困境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困境主要有:教学方式固定,缺乏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单一,教育理念认识不足;教学研究不够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1.教学方式固定,缺乏教学创新能力

目前,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多以课堂授课为主,主要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依然停滞于以往的机械性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生的充分交流和互动,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还不够。教师教学如果缺乏创新性思维,就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当前,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专业特长和教学水平,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固定单一的“满堂灌”授课方式。通过调查发现,56.36%的教师对教学目标非常熟悉,30.91%的教师对教学目标比较熟悉,但也有12.73%的教师表示对教学目标一般熟悉甚至不熟悉。究其原因,教师教学方式固定、课堂氛围差、教学质量低的关键在于教师缺乏教学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教学思想受传统观念束缚,因循守旧,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新模式、新思想、新方法存在排斥心理。第二,在教学方式上,对新媒体、新技术等缺乏创新性的应用。第三,在教学实践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活动少,理论与实践脱离。

2.教学内容单一,教育理念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遵循传统教育理念,以传统思维进行课堂授课,在授课时只是以规定的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不融入最新的、个性化的内容。这一做法,既无法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更无法适应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以致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调查显示,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的教师仅占37.27%(见图1)。可见,以教材为主的单一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传统的教育理念也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育需求。

3.教学研究不够深入

教学研究是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有目的、有计划且深入的一项活动,它可以促进教育理论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促进教师的教学改进和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经验的共享与传播,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然而,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目的并不单纯,他们有时候是为了达到某些需求而临时进行研究,属于功利性研究。例如,部分教师所开展的教学研究只是为了完成教研任务,教学研究行为浮于表面,并未深入,对教学研究的内容与意义并不熟知,项目结题的支撑材料也是东拼西凑。不重视教学研究的教师,通常只能是机械地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很难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这样的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无法体现自身独特的价值,也难以体会教学研究的乐趣,这直接导致其教学能力无法持续提升。

4.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目前,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对现代信息化能力的理解比较片面,不能很好地将自身专业素养提升与现代信息化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虽然绝大多數教师基本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操作方法,但其应用意识有待加强,而且能力发展相对不均衡。在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通常只是应用相对简单的信息技术工具,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和效果有待提升,而且缺乏利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受学校条件及自身因素的限制,许多教师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教学与科研上,外出参加实践学习的机会有限,不能第一时间接收到前沿的信息技术,这导致教师的现代信息化实践能力薄弱,视野狭窄[4]。

四、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机制不完善,教学和科研的投入有所失衡,教学评价机制单一,对现代信息技术理解和重视不足等。

1.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机制不完善

就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对象来讲,他们多为新入职的教师,而且培训时间较短,包括基础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在内的培训内容也不够深入,无法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教师的差异化需求(见图2)。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培训应满足各层次教师的需求。高职院校新入职的专任教师很多为非师范院校毕业,他们往往缺乏对教育学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只是在自身专业领域内进行研究,即使专业基础厚实、学历层次高,也难以在短暂的岗前培训中深入掌握教育学专业知识,这就需要高校在岗前培训中设计多样化的培训项目,采取更为有效的培训手段。在岗前培训中,部分高校存在培训后草率发放证书的现象,并不考评教师在培训中的个人收获及培训结果、效果等。在调查中,部分教师表示,在岗前培训中并未获得足够的教学工作指导,这种重形式轻实践的培训,导致教师对培训重视度不高,存在浮躁甚至敷衍学习的心理。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教学和科研的投入有所失衡

教学和科研是密不可分的,是相辅相成的,高质量的教学工作有助于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教学是科研的强大动力,如果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那么其科研水平的提升就会受到影响。然而,有些高校把教师的科研情况作为薪酬分配或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这会直接导致教师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导致教师对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不足。科研与教学相比,往往能够带来更为直观的利益,部分教师为了获取经费、名誉等一些眼前利益,更倾向于将大量时间花费在与科研相关的工作上。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能够较好地将科研成果用于课堂教学,但也有少部分教师不会将科研成果用于课堂教学,或效果一般(见图3)。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科研与教学的内在联系,并在日常工作中实实在在地落实这种“联系”,不可浮于教学做科研,也不可沉迷科研弃教学,而应该在教育之路上做到教学、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教学评价机制单一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学评价机制是监督和考核教师专业素养及能力的机制。现阶段,我国高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主要包括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学校评价主要是以具体指标对教师进行量化评价,即以授课时长、科研项目数量或水平、论文发表情况等内容为指标对教师进行评价。学校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但是缺少教师对自我的评价,可能会导致教师很难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反思。学生评价主要是学生通过学校的教务系统对教师进行评价,并未具体统计对象差异及学科背景等因素,这容易使评价相对片面。在同行评价中,受时间的限制,同行往往无法全面掌握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难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

4.对现代信息技术理解和重视不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许多高校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但仍有部分高校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浮于表面,认识不够深入,定位不够清晰,没能很好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表现为在授课过程中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演示工具,简单地用PPT演示文稿对授课内容进行讲解等,未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充分、有机结合起来,这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不利,也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五、結语

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和教师工作,在当前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高等职业院校要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工作,深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所面临的困境及影响因素,找到立德树人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进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斯钦,李建鑫.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效能、困境与提升[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06):45-57.

[2]史仪凯.一流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关键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50-57.

[3]许迈进,章瑚纬.应用型大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能力———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探索[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44(02):5-15.

[4]赵忠君,赵鸿菱,张伟伟.从“独角戏”到“分饰多角”: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嬗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34(06):91-115.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mproving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Hou Henan, Luo Peng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Changchun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22, China )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has become the key to the steady progres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o make moral educati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This mean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must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bilities through various paths and become powerful practitioners of this task.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proposing paths and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 word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improve; difficulties; influencefactor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立德树人提升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MOOC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