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文化融合调研与探索

2023-07-29 15:22李久霖宗嘉杰张依璐
成才之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基因

李久霖 宗嘉杰 张依璐

摘要:【目的】通过调研的方式探索党史学习教育与徐州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的着力点,力求以“沉浸式”打通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纵深发展路径。【方法】以徐州各种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史料典籍、新闻文章为文献理论基础,结合访谈进行调研分析,最后以社会实践的形式探索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新形式。【结果】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与徐州红色文化融合具有可行性,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的一条创新性道路。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沉浸式;红色文化;融合;红色基因;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0-0033-04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时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对红色资源的使用和红色基因的传承,其目的是让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如何充分利用红色基因库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是当前非常值得研究的内容。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是江苏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徐州大地上,英勇的革命先辈们留下了大量作为历史见证的革命遗址、遺迹及纪念物。这些红色文化蕴含着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是激励当代大学生砥砺前行、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年来,“沉浸式”一词成为热门,其原指为参与者提供完全沉浸的体验,使参与者有一种置身于虚拟世界之中的感觉。当前,“沉浸式+”已俨然成为一种全新的载体,探索“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能够为赓续红色精神、践行红色使命提供全新的生命力。下面以徐州本土红色文化为例,对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进行调研分析。

二、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文化融合调研

1.调研目的

探索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与徐州本土红色文化融合的新形式;调动大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奏响理论学习最强音。

2.调研方法

(1)文献法。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本次调研结合了徐州的各种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史料典籍、新闻文章,并以其为文献理论基础。

(2)访谈法。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研究方法。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本次调研对徐州市的党史纪念馆负责人、社区代表、市民、高校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徐州本土红色文化传承的看法。

3.调研背景

(1)徐州的红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徐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一座红色城市,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徐州这片热土上,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吹响了保家卫国的战斗号角,立下了不朽功绩,这些革命史诗为徐州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红色营养。先辈们的英勇斗争留下了大量作为历史见证的革命遗址、遗迹及纪念物。从中国共产党创立伊始,其革命足迹遍布徐州城乡。目前,徐州有革命历史类遗址遗迹等140余处[1]。徐州的红色基因库中有淮海战役纪念馆、碾庄圩战斗纪念馆、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小萝卜头”纪念馆、王杰烈士陵园等,它们对徐州红色文化传承影响深远。“八号门事件”旧址、徐州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成立旧址、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徐州社会主义青年团诞生地、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办公旧址、国共和谈军事三人小组徐州活动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成立旧址、贾汪起义旧址等,记载着我党胜利生命线的标志,描绘出一幅幅革命战斗热血画面,是徐州本土深刻而又感人的红色城市印记。这些红色景点分散于徐州的各个区县,它们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相联系、相交融,足以证明徐州这座历史古城的红色文化底蕴。现在,徐州地域红色文化资源除了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以外,在网络平台中也涌现出许多衍生的精神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据相关调查,就现在来看,徐州市共有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151处、精神类红色文化资源134篇(部)。但是,徐州市区及所辖县区等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不均,相对分散。比如,市区的淮海战役纪念馆为市民所熟知,县区的邳州市的红色文化资源较为集中,以碾庄圩战役和王杰精神为代表,而其他县区虽然也存在一些红色景点,但影响力较小。精神类红色文化资源则以市区产出居多[2],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共有36篇作品。相关文艺作品几乎全是以“淮海战役”及“淮海战役精神”为主题而创作的,新闻报道则主要涉及“淮海战役”和新时代“马庄精神”等。可见,精神类红色文化资源也显示出一种不均衡的情况,红色基因关键词有待于进一步挖掘、诠释。

(2)徐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率较低。徐州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利用率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不足,除了著名的淮海战役以外,徐州其他地域的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并不高,很多红色文化景点也只是被认定和记录,并未进行深度的开发和广泛的宣传,仅被部分本地居民所知晓,且了解程度也不深。第二,本土硬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土红色文化的发展。目前,徐州红色文化资源正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被逐渐挖掘出来,徐州的红色文化气质在逐渐凸显,在这种趋势下一种诉求被彰显,即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红色文化体验方式。但是,徐州本土的区域位置、资源配置、品牌打造路径等都制约着这一诉求的实现。第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不够。目前现存的一些红色文化遗址、旧址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甚至受到一定的损毁。这是徐州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被消耗、没有被很好利用的表现,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红色文化资源与党史学习教育的融合需要进一步推进。在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下,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形式,是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而立体式地、多维度地呈现红色文化资源,最大化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不仅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库推陈出新,以数字媒体、虚拟现实等形式各异的表现手法增添红色资源的活力,而且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也借助创新性的形式,跳脱了传统理论学习模式,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资源利用双线互动发展[3]。徐州市对红色文化传承也有推陈出新的立意,例如泉山区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党课授课形式,创编“红色情景沉浸党课”,让广大青年以喜闻乐见的角色扮演形式,与革命先辈进行一场“隔空对话”和“头脑风暴”,而这是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与徐州红色文化融合的有力见证。

4.调研过程及发现

(1)走访调研的内容。在2021和2022年这两年时间里,笔者走访调研了淮海战役纪念馆、碾庄圩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等红色基因库,采访了徐州居民对徐州红色文化的了解与看法,对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承的相关建议进行了访谈。走访调研的情况如下。1)多种形式展现党史资料,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内核。通过对淮海战役纪念馆、碾庄圩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等多个纪念馆的走访后发现,徐州红色基因库在对党史进行复原的同时,也丰富了展现形式,如碾庄圩战役纪念馆利用原场景模拟碾庄圩战役的情景,尽量为观众呈现更立体的战争场景。除了有讲解员的讲解以外,还提供声光电的多重刺激,以便使观众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切、深刻。淮海战役纪念馆为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对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支前小道等进行了改造升级,使其成为江苏省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并积极探索沉浸式的游览形式。2)红色基因库投入产出比率低,宣传力度不足。本次走访调研发现,战役纪念馆和党史学习馆的人流量较低。以2021年暑期为例,某展馆的日均人流量为50人左右,展馆的投入与观众人数比例不协调,这侧面反馈出这些承载历史的红色文化并不为更多的市民所关注,吸引力不足。另外,除淮海战役纪念馆以外,其他党史学习基地存在宣传力度不大的情况,在对市民的随机采访中发现,对于某些与党史相关的红色文化景区,居民的熟悉程度较低。本调研以徐州红色文化关键词为切入点,调查参观红色景点的人数,了解红色景点在居民面的知晓范围,探求去过红色景点的部分居民对所去过的红色景点的熟悉程度。调研数据显示,知晓徐州红色文化关键词5个~10个(包含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受访者占40%,去过5个以下红色景点的受访者占比为62%,去过5个~10个红色景点的受访者占比为38%,掌握5个及以下徐州红色文化历史常识的受访者占比为66%。通过对前往红色景点的居民的访谈发现,主动前往红色景点游览的人数占比为10%,因单位组织或以工作为目标前往红色景点游览的人数占比为60%。这反映出个人主动进行红色基因库学习的居民较少,但单位组织的团体党史学习教育是宣传徐州红色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徐州红色文化的展现,市民存在一定的诉求,80%的受访者对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表示感兴趣。3)创新红色文化展现形式,激发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坚定信念。通过对徐州市100名在校大学生的访谈发现,大学生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党史学习的占比为80%,这说明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利用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校内外志愿服务等形式接触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大学生占57%,这说明实践类教育形式比较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在对红色景点的游览中进行党史学习的大学生占77%。通过对大学生的访谈,可以感受到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与红色景点的看法已跳脱了以往固有的观念,期待以更新颖的形式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30%的大学生表示以沉浸式剧本杀等活动形式接受过党史学习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这说明新形式的红色文化表达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当代大学生的生长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4],随着信息化、科技化的快速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也必须体现出创新性,这样才更易被当代大学生接受,更易激发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做徐州红色基因传承的守护者的坚定信念。

(2)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的探索。通过以上调研发现,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党史学习教育与徐州红色文化的融合。为此,笔者对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开拓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天地。沉浸式演出,是指沉浸式的艺术形式,可以简单归结为“观众走进艺术作品之中”并“与之产生交互”[5]。沉浸式演出要求作品具有故事性,其实故事性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市场甚至整个文化产业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元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社会公益活动。基于此,高校可以借助公益活动向社会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貌,让大学生将红色经典作品融入沉浸式演出活动,将红色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社会面前。这种全新的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以公益志愿服务为平台,以徐州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出发点,以“走一段红色之旅、演一幕党史岁月、奏一曲青春赞歌”为主题,以游学党史纪念馆、编排导演沉浸式剧目、送沉浸式表演下基层为主线,探索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与徐州本土红色文化的有力结合。第一步,充分挖掘徐州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搭建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设计革命经典游学路线,组织大学生到淮海战役纪念馆、王杰纪念馆、碾庄圩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基因库缅怀英烈,重温历史岁月,鼓励广大青年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第二步,以“咏诵+表演”“合唱+光影”等创新性的文艺表演形式,定期组织演出活动,丰富大学生第二课堂。在校内文艺表演的热潮中,吸收成立志愿讲演员队伍,在校外与淮海战役纪念馆合作,走进展馆,走进实地,进行沉浸式表演,为徐州市民生动展现我军在战役中的英勇事迹。第三步,探索“公益+市场+志愿服务”的有力结合,以红色资源整合品牌发展,促进公益服务事业效益最大化,积极对接社区、村部等基层组织,将沉浸式表演送入千家万户。目前,依托校地共建,笔者所在学校已和徐州市的永安、新光、兴南等数个社区进行合作,上演了《车轮滚滚》等三台原创剧目。在本阶段沉浸式黨史学习教育的探索中,实践团队的大学生及基层居民、展馆观众在经历过“沉浸式”学习后,都对党史学习教育有了全新的理解。参考荣聪老师的研究[6],可通过以上三步逐渐探索党史学习教育新形式,以沉浸式表演拓宽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途径,促进党支部党日活动作用的发挥。沉浸式表演既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激励大学生及观众奋发向上。人们在欣赏红色文化的沉浸式演出时,不仅能够得到感官上的享受,愉悦身心,而且能够追忆那些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付出热血乃至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从而生发出一种豪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厚植爱国情怀。

5.调研思考

通过对相关调研的分析与思考,可以归结以下三点。第一,徐州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其保护力度、开发力度和宣传力度都有待加大,红色基因库的利用率有待提升,需拓展出适合徐州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独特模式。第二,创新性形式可以拓宽党史学习教育的途径,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第三,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可以激发徐州红色文化传承的热情与活力。

三、結语

本调研历经两年时间,通过对徐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的探索,找到了一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的创新道路。徐州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丰富的,但缺少宣传,以致影响到其利用。实践证明,以沉浸式演出这种全新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有意义和效果的。在实践过程中,参与的大学生的感受是最为强烈的,他们能够以自身的力量与表达践行红色使命,都感到非常荣幸。以更加高涨的热情不忘红色初心、践行红色使命,是每一位大学生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徐州红色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经“沉浸式”形式再加工、再探索、再利用,打造了“沉浸在‘心、沉浸在‘新”的服务实践体系,以专业化团队、校外共建、实践基地多层次平台,依托建设,促进发展,并以沉浸式表演的形式下社区、下基层、进校园,让红色基因融入每一个人的血液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蒋玉玲,张韧韧.徐州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1):22-24+28.

[2]吴心羽,黄垚.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析———以徐州地区为例[J].科教文汇,2021(09):59-61.

[3]王芳.红色文化资源助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以徐州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3(04):69-72.

[4]王华敏,张玄益.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05):32-38.

[5]黎晓凤.“互联网+”视域下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J].广西教育,2022(24):24-28.

[6]荣聪.文化基因视角下大运河徐州段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06):1-3.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Immersive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with Red Culture

Li Jiulin, Zong Jiajie, Zhang Yilu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Xuzhou 2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ocus of the combination of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nd Xuzhou local red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rough research, and strive to open up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path of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by "immersion".【Method】Based on var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news articles related to red culture in Xuzhou, combined with interviews, research and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Finally, a new form of immersive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was explored through social practice.【Result】The integration of immersive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with Xuzhous red culture is feasible, and it is an innovative path to inherit the red gene and continue the red spirit.

Key words: partyhistorylearningand education; immersive;red culture;integration;red gene;inherit

猜你喜欢
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基因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初中语文沉浸式散文教学研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沉浸式”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艺术与技术:“沉浸式”的历史对话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