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探索

2023-07-29 15:22西米莎
成才之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教学模式

西米莎

摘要:高校专业课教学实施课程思政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计算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工作对促进计算机专业行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计算机行业人才的专业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及思想政治水平,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文章首先对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分析,然后探究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最后以“关系数据库基础”为例,对高职计算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學模式的构建及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0-004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各类课题校级培育项目“专业课中思政元素的融合与实践———以《关系数据库基础》为例”(项目编号:22mypy17)研究成果

深入落实课程思政,不仅是提升专业课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外,还要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及道德素养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计算机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价值引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并非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或隶属于某一学科的课程,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课程思政的内涵在于依托专业课这一载体,立足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基础,深度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及思想道德素养[1]。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见,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依托德育理念,提炼专业课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梳理专业知识点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及思想道德内涵等,并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及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达到隐性教育的目标。课程思政能够充分发挥专业课的思政教育价值。

课程思政最关键的目标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引导,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及理想信念,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先进性也体现在专业课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拓展与深化上[2]。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使专业课教学的价值传递更加丰富,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刻,能够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及手段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专业课的教学规律及思政教育的规律,还要兼顾学生的个人学习特征及心理特征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课程思政。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能够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除了能向学生传授基础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之外,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就是说,计算机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必然需求。

从目前计算机行业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可以看出,其不仅关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也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及价值观念等,而那些道德水平不高的人往往会受到企业的排斥。因此,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是学生适应当前时代与行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三、高职计算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

1.挖掘思政元素

专业课部分课程内容往往蕴含着一系列的人文思想,可以引发一系列的人文思考,比如专业知识及技能背后所蕴藏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人文素养、道德价值及人文关怀等。计算机技术也蕴含着一系列的人文关怀,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和善于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比如,计算机系统操作,有时会存在数据库泄露的问题,这会导致用户信息曝光和计算机病毒传播,以致给社会造成损失和危害[3]。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这类热度较高的社会话题不可避免,因此,要想引导学生正确、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深入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人才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同时,专业课教学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式,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而良好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哲学方法论,有利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及科学的信仰。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关于思维方法及方法论的内容,比如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印证了发展是第一生产力,而利用现象与本质的哲学理念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体系中的层次概念,帮助学生形成分层次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最终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理念,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2.创新教学模式

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应当避免生搬硬套,应当让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内容无缝衔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及手段。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时,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知识传授与启发教学有机融合,在保证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水平。计算机专业课程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而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内化理论知识。一旦脱离实践训练,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就会流于形式。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创新性教学模式,能够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实现精准化的教学管理,既能很好地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

3.结合时事热点

在计算机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并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热点案例,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由于目前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且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因此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目标性逐步增强[4]。从目前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学生都能紧跟当前技术发展趋势,主动在课外学习新技术和新理念。这时,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包括科技信息在内的时事热点,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认识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本质,认识到计算机专业知识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此外,由于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较为缺乏,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时事热点建立专门的思政教育教学资源数据库,并从中国科技、科技与法治等多个角度对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进行划分,进而弥补计算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不足。

四、高职计算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施

1.教学目标

“关系数据库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据库基础知识、创建及管理数据库、数据表、索引和视图、数据库编程、数据库的安全等单元,课程内容主要是介绍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数据库软件的安装与配置、数据的完整性、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表数据的操作与查询、视图及索引的功能、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编写、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数据的导入与导出及系统的安全管理等知识点。在“关系数据库基础”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引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数据库基础知识及数据库软件的安装与配置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讲解我国数据库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如TIDB数据库等,使学生了解我国数据库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技术[5]。还可以给学生讲解在数据库安装和配置的过程中遇到各类问题时,必须拿出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迎难而上。第二,在规范化数据库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了解规范的规定和要求,使学生能够设计出符合要求且结构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第三,在表数据的操作与查询和多表查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形成独立动手的能力及独立学习探索的能力。

由此可见,“关系数据库基础”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以下几点。第一,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职业责任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技术强国的情怀。第二,培养学生刻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帮助学生养成坚韧执着的优良品质。第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并引导学生学会灵活处理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第四,引导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努力提升技术水准,增强团队观念,明确在日常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够推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6]。第五,引导学生学会规范做事做人,不管是工作还是做人,都需要讲规矩,守住自己的底线。第六,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终身学习理念有深刻的认同。第七,培养学生利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使用发散思维。第八,培养学生利用先进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九,培养学生的个人规划能力,使学生能够按照个人的计划与规划稳定前进。第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安全理念,促使学生在未来工作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形成个人责任感及遵纪守法的理念。

2.实施过程及方法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时,首先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以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比如,教师可以以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为例,让学生尝试管理,引出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措施来管理图书馆的问题。教师要以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不提前告知学生答案,但是大部分学生往往缺乏明确的思路及专业的描述方式,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据信息的保存方式和数据信息的使用管理方式这两个角度梳理方案。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建议:数据保存过程往往会涉及数据结构方面的问题,数据使用和管理过程则会涉及数据的操作问题,这两个角度在数据库技术中是两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一旦数据量较大,用人工进行管理就会比较复杂,所以一般会采用关系数据库进行灵活管理,而如果利用关系数据库进行管理,那么应当如何保存这些数據呢?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表个人见解。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新知识,并启发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在关系数据库中往往是利用二维表格来表示数据,为了更清晰地对二维表格进行描述,往往会用到字段、关键字、关系模式等专业术语[7],而这些在教材中也有一定的说明,不需要死记硬背,就如同在教材中展示的二维表格。除了对图书这样的数据进行表示之外,同时借阅的相互关系也可以利用二维表格进行记录。尽管这一部分二维表格看起来并不特殊,但在关系数据库中要想成为有关系的二维表格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明确为什么需要有这些条件才能成为有关系的二维表格。那么,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则会为最终的数据管理带来怎样的困难呢?引导学生总结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格到底需要满足怎样的限制条件。这一问题的设置并非为了帮助学生整理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明确这些条件是为了让计算机更好地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应用。

在最终的交流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体会并表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关系数据库产生了怎样的认知。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三点问题:一是关系数据库是怎样表示数据的关系的,数据库在数据表示的过程中有怎样的优势和特征,二是关系数据库是怎样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管理的,三是目前有哪些较为著名的关系数据库,让学生小组总结之后在班级内分享。学生可以自主阅读材料,也可以阅读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最后总结出自己的个人观点。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日常生活中可以应用的关系数据库,如通讯管理数据库,让学生进行实践应用,达到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目的。

3.實践效果及体会

计算机专业课程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真正内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升职业技能。因此,首先教师要做好实践课与理论课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进行,避免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提前或滞后。其次,教师应当在课前制作实践指导任务书,让学生明确本章节学习的目标与任务。实践指导任务书应尽量联系教材内容,教师需要在学生实践之前讲解任务书,让学生完成实践之后上交实践报告[8]。最后,教师应做好学生辅导工作,在学生上机实践时,应当注意学生的实践状况及实践过程,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如此一来,最终的实践效果则会更佳。在最终考核过程中,应当以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避免学生出现考前突击的情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引导学生形成专业课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提升最终的教学效果,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及专业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钻研兴趣,形成阶段性成果,使学生始终保持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进而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政素养的根本要求。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课程思政元素能够真正融入计算机专业课日常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及思政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荆春萍.“课程思政”与计算机专业课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课堂内外,2022(10):155-157.

[2]贾惠珍,王同罕,高永平,等.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01):66-69.

[3]吴妮妮.“融”传统文化“动”专业课堂———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2022,21(07):17-18+32.

[4]丁艳珊.探析“三全育人”背景下融入课程思政的计算机专业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22(02):55-57.

[5]张策,吕为工,李剑雄.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J].计算机教育,2021(04):51-55.

[6]杜小杰,杨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法的探索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09):176-177+180.

[7]陈志勇,叶桦畅,张笑钦.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核心元素、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21(04):34-38+65.

[8]黄凯宁.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型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6):67-72.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Taking "Fundamentals of Relational Database" as an Example

Xi Misa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4, China)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current educational refor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computer cours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an further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literacy, ideological and moral literac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vel of talents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for talent quality. 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s, then explore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s. Finally, taking "fundamentals of relational database" as an example, it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s in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major cours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