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3-07-29 05:16俞瑞祥
成才之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原则意义价值

俞瑞祥

摘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游戏化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强化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文章在分析游戏化教学原则的基础上,阐述游戏化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探究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数学教师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學;小学数学;原则;价值;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0-0085-04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比较低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学习难度。游戏化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将相关数学知识以更直观、更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遵循适宜性原则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因此,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遵循适宜性原则,对游戏活动的内容进行科学选择,确保其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2.遵循趣味性原则

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性活动,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并对知识进行深度理解、有效吸收[1]。相关调查显示,数学教学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陈旧的、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发展中,其对抽象的数学符号、数学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基于此,数学教师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游戏的趣味性,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互动作用和启发作用,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

3.遵循创新性原则

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促进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游戏具有多样性特征和灵活性特征,可在教学过程中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数学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对游戏形式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对游戏环节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积极探究,从而全面、准确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最大程度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发展。

二、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意义

1.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前要引导学生准确掌握相关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让学生在玩耍过程中积极思考其中涉及的数学知识,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更加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比如在玩积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掌握积木的搭建方法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于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这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数学学习效率。

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多元化的游戏教学模式能够不断增强数学课堂的新鲜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受到一定刺激,达到兴奋状态,进而对相关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稳步提升学习效果和质量[2]。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即使没有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学生也能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这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数学教师挖掘更多有吸引力的游戏,充分发挥其优势,可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实现既定的数学教学目标。

3.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促进数学课堂的创新发展,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会逐步提高,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能力和知识,逐步提升学习效果和效率。

4.有助于强化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大部分游戏都来自生活。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相应的数学知识,还能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师以多元化的游戏方式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吸收,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三、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以游戏化的方式导入新课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具有重要作用,是整堂课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高质量的课堂导入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有的教师对课堂导入环节缺乏正确认识,在教学中不设铺垫,只奔主题,直接讲授相关知识点,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也无法集中精力高效完成整堂课的学习任务,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大打折扣。基于此,数学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如以游戏为载体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导入。数学教师要选择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营造活跃、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拓展和发散,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在构建游戏化课堂导入环节时,数学教师一定要找准契机,将课堂导入环节与游戏紧密关联起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激发出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并以最快速度进入学习状态。这对学生高效、高质量学习具有积极作用和帮助。以“找规律”教学活动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数学教师可以“找规律游戏”为载体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导入,提前为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卡片,并按照不同规律将卡片组合在一起,然后将组合好的卡片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每组卡片,看谁能以最快速度准确找出每组卡片的规律。充满竞争的游戏活动不仅可发散、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渐进入学习状态,为接下来的正式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再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在课前导入环节组织学生开展“找得快”游戏,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这样,学生可轻松掌握相关知识,实现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

2.开展情境式的游戏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保持太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出现分神的情况。基于此,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创设相关游戏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探索,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教学情境一方面要体现游戏的趣味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另一方面要发挥游戏的吸引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以“认识人民币”教学活动为例,数学教师可创设购买文具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学会应用数学知识。首先,要将文具的单价一一呈现给学生:铅笔1元1支、作业本2元1本、橡皮0.5元1块、削笔刀1元1个、尺子0.8元1把。然后,可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购买任务,如要求学生购买5块橡皮、3支铅笔、2本作业本、1把尺子、1个削笔刀。同桌之间可模拟购买情境,并在此基础上计算需购买的文具总费用。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通过创设具体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可充分展现出游戏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3]。

3.开展生活化游戏教学活动

为有效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价值和作用,一方面,数学教师要以游戏为载体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高效理解、吸收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要以游戏为载体,挖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具体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相关游戏内容,引导学生在游戏场景中灵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以“测量活动”教学为例,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测量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数学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个生活化的游戏任务,让学生结合所学的测量知识对身边物品的高度等进行测量,比如桌子、椅子的高度或自己及同学的身高等。生活化的游戏任务既可引导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又可强化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4.开展合作游戏教学活动

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游戏化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对此,数学教师可根据数学教学目标在游戏中融入更多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学生爱上数学学科,并积极探究数学知识。根据素质教育理念,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丰富数学知识储备,使其掌握相应的数学学习技巧,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学生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游戏,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相关的游戏任务。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调动、合作精神的培养,还有助于促进游戏化教学作用和价值的发挥。

以“克和千克”教学活动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如果数学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知识,不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无法对相关知识实现深入理解和掌握。基于此,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游戏。首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织每个小组开展“称一称”的游戏。然后,可分别为每个小组配备一个电子秤和不同重量的物品。接下来,数学教师可引导每个小组模拟超市购物情境。对其中的店主、顾客等角色,每个小组可自由分配。顾客在超市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后,可将其交给店主。接下来,店主就要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准确称重,并将称重结果告知顾客。以上合作游戏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克与千克”知识的理解,还可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以及合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4]。

5.利用多媒体开展游戏教学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数学游戏化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数学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数学游戏化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可对数学知识形成更深的感悟、更扎实的记忆。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数学课堂的常态。这其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游戏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为学生构建更加直观、生动的数学课堂,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游戏中蕴藏的相关数学知识,逐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5]。

以“图形的运动”教学活动为例,在本节课教学中,数学教师可引入七巧板玩具,引导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图形的运动进行深入探究。为让学生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学习体验,数学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直观、形象地展示七巧板的平移过程和旋转过程,让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运动过程形成直观感受,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成更深的理解和认知。这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还可进一步提升游戏教学的效果和质量[6]。

6.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选择游戏活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奇心强,对游戏非常感兴趣。因此,游戏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大。为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数学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科学合理设计游戏的内容、模式,结合教学内容高质量編写数学教案。一方面要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另一方面要对课堂教学中需要的道具以及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准备。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游戏内容、模式,精心设置课堂教学环节。为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数学教师不仅要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形式,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学习能力对游戏内容、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游戏的吸引力,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这样,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高效掌握相关知识。

以“10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活动为例,数学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编写本节课教案的过程中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加法的法则。同时,要提供相关教学资源,科学选择、设计相关游戏内容、模式。小学二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其在理解100以内进位加法的相关知识时存在一定困难。对此,数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开展“数字接龙”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探索相应数学知识。在游戏中,第一个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字,第二个学生也任意说出一个数字,并将两个数字相加,以此类推,一直到相加的数字和达到100。这个游戏兼顾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如果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弱,就可在游戏中选择比较简单的数字进行相加,如果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就可在游戏中选择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数字相加。这可提高学生对课堂游戏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对于数学游戏内容,数学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以积极状态参与其中,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奠定基础。再如,在教学与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超市购物游戏。超市购物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因此其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并能在参与中进一步提升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能力[7]。

四、結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具有积极价值和推进作用。对此,数学教师要重视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游戏化教学的多元呈现形式,遵循适宜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价值和魅力,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探索和认知,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目的,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奕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开展策略和方向[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31):50-52.

[2]赵琪.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3]陆庆能.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20(29):126+128.

[4]李治.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33):47-49.

[5]徐晓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观想象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1):86-88.

[6]丁韵颖.数学实验在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7]潘琳.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07):119-121.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Gamified Teach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Yu Ruixiang

(Huating City Shenyu School District, Gansu Province, Huating 744106, China)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 gamified teaching mode is more in line with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stimulating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It is also conducive to creating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ctual life and mathematical knowledge, meeting students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needs,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inciples of gamified teaching,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gamified teaching mod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gamified teaching mod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hopes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for mathematics teachers.

Key words: gamified teaching;primaryschoolmathematics;principles;value; meaning; strategy

猜你喜欢
原则意义价值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诗里有你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