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置策略探析

2023-07-29 05:16李春荣
成才之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文本

李春荣

摘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英语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在核心素养培养中发挥“中流砥柱”的效能。对此,英语教师要站在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角度去审视英语阅读教学行为,优化常用的问题导学法,积极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阅读教学;问题;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0-0089-04

问题导学法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模式,其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思考状态,快速了解阅读文本内容,从而高效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提升,是评价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准,此时的阅读问题设置,就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锻炼、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文化品格培育、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1]。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英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基准,保证阅读课堂的提问是有效益的、有效率的、有效果的。本文根据教学经验,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置优化的必要性及具体策略,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方法借鉴。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置优化的必要性

1.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

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对初中英语阅读提问教学有效性进行评定的时候,要以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基准,由此保证阅读课堂实现提质增效。理想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一定是有效果的、有效益的、有效率的[2]。为此,教师要正确理解新课标对初中英语阅读提问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其一,要满足工具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促进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

其二,要满足人文性的要求。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依靠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综合素养以及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以更开阔的眼光审视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三,要满足提质增效的要求。在“双减”背景下,英语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使其清晰了解阅读目标,发展阅读素养,实现阅读教学的提质增效。

2.從改变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教学格局的角度来看

以英语核心素养培育为尺度,对当前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判,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其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针对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提问处于不均衡的状态,课堂提问的主要焦点放在学生的语言理解上,很少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锻炼,由此,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并不理想。这种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英语教师只关注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做法,其在教学中以灌输的方式为主,导致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阅读教学效率也处于比较低的状态。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有的教师对此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问题,不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输入和加工能力,问题难度也比较低,且焦点放在字面意思理解上。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就难以有效提升。

其二,文化品格的培养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不紧密。部分英语教师在阅读课堂上以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探讨段落大意,即将提问的焦点放在语言知识运用上,而不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文本涉及的文化内涵,不关注学生的情感升华。这样,英语阅读课堂的价值观导向效能就难以发挥。另外,有的英语教师不注重构建文化传播机制,只借助文化比较活动、文化理解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没有与对应的课堂问题关联起来,导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自然不利于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

其三,在阅读提问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锻炼,设计的问题比较浅层,以让学生去观察、去比较、去分析、去判断为主,学生简单地用“yes”或“no”回答即可,很少让学生去归纳、去构建、去批判、去创新,这就使得学生的思维僵化。另外,问题的层次性不强,自主思考类型的题目较少。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处于持续激发的状态,思维品质难以提升。

其四,阅读问题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关联性不强。在设计问题时,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忽略培养学生的意志、自信以及自主、合作等方面的能力素养,这就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低效化发展状态,不利于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不利于英语课堂的提质增效。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置优化策略

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教师要积极优化阅读提问策略,借助问题的科学设计、有效设计、精细化设计,引导学生进入理想的英语阅读格局,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3]。

1.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的锻炼,是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由此,教师可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完成语言输入、输出等语言加工任务,以改变英语教学的困境之一———“哑巴英语”格局。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主要意思,分析段落大意,研判文章的行文脉络,是阅读的基础性工程。对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并通过问题锻炼学生的上述语言能力。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Playing sports Section C教学为例,教师可在教学伊始提出如下问题: Would you please give the article a name?以此引导学生判断阅读文本的大概内容。学生反馈:“Anns favorite sport.”可见,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主题判断是正确的,这可为后续的深度阅读奠定良好基础。然后,教师可以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相应话题,促使学生在自身生活与文本之间建立联系。例如,问题“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就可迅速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他们总结自己的运动经验,并想象对应的画面,实现画面与词汇、语句之间的对应,继而表达出来。在此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与同桌进行交谈,交谈的内容以“favorite sport”为主,以此让学生进入语言输出状态。另外,教师还可提出新问题,如“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ir favorite sports,now look at the students in the passage to find whats sports do they like. Please read it and summarize it in your own words.”,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总结文本内容,使阅读活动成为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平台。在上述教学案例的各个环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用英语去表达,可使其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语言组织能力、运用能力的提升效果较好。

2.在阅读参与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挖掘阅读文本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品格的培养目标[4]。

其一,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将关注点放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上。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信息接收的过程。由此,教师不能将文本看作简单的文字信息堆砌,要以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背后的文化价值、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 Feeling excited Section C的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可先在课堂上播放相应的英文影片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思考问题:What kind of inspiration do you get from such musical stories?有的学生这样回答:A sad story conveys a beautiful emotion,they care about each other.很显然,上述问题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背后的情感内涵,使其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二,构建文化传播机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向学生传播文本涉及的文化,逐步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反馈,搭建师生交互的平台,借助问题让学生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以此实现相应文化价值观的有效传递。例如,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Our local area单元阅读的主题是“my home”,文本的字里行间都表现出对家庭的热爱之情。家不仅是一个空间,还是个人成长的区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Think about what your home looks like. How the author highlights his love to home?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文本内容关联起来,使学生进入深度思考状态。

3.阅读问题设计中融入思维品质培养内容

对学生而言,英语阅读活动有助于锻炼其思维品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设计课堂提问的难度和梯度,使学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进入深度思考状态,以此提升思维品质[5]。

其一,要设计有助于高阶思维发展的问题,促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真正理解文本内涵,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在思维品质培养中,高阶思维问题还可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共同发展,形成更加理想的阅读教学格局。但从当前的英语阅读问题设计来看,部分教师不注重师生交互,设计的问题难度也较低,学生简单地回答“yes”或“no”即可。很显然,这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而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优化问题设置,以高阶问题作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载体。例如,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Topic 1 I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的阅读环节介绍了主人公喜欢的各种运动。对此,教师可提出高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Who is the most healthiest person in one group?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在探讨中,不同小组提出不同观点,为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科学性,各小组积极借助各种渠道寻找相关资料,进行深度思考,而不是停留在对教材的思考层次。由此,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朝著更理想的方向发展。在上述问题思考中,教师还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运动经验进行总结,使学生以批判性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其二,在阅读教学中设计问题时,英语教师要考虑问题的难度和梯度,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跟随问题进一步发散、拓展。例如,在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Keeping healthy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以及认知特点,科学调整阅读的难度和梯度,设定对应的层次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第一个问题是:What happened to Michael?很显然,这是根据相应的文本内容设计的,关注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第二个问题是:Why do these accidents happen?其关注的是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及经验进行回答。当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发现其安全运动意识比较强时,可提出第三个问题:How can we keep ourselves safe from accidents when participating in new sports?这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运动经验进行思考。上述三个问题充分展现出基础-提高-发展的思维发展轨迹,可使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化。教师也可根据这些层次性问题,科学控制对应阅读文本的难度,提升学生的阅读参与积极性,使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处于相对理想状态。可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4.立足学习能力培养,优化阅读教学模式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以讲授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也未合理地将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引入阅读课堂。这不仅影响到提问教学作用的发挥,还影响到学生对阅读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要立足学习能力培养,优化阅读教学模式。

其一,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解答阅读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乐于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可尝试引入一些非语言因素,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应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思考。这既能丰富提问的形式和内容,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阅读复习教学中,阅读文本的主题是“The History of Olympics”。教师可让学生暂时放下课本,看一段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短视频,即以动画的方式呈现文本内容,之后提出对应思考问题:请同学们用思维导图总结刚才观看的视频内容,然后围绕思维导图回答“What do you think the Olympics look like?”思维导图绘制环节的引入,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用这种方式去进行信息整理。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文本信息整理方法,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处理信息的过程,可对上述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知,这可为后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二,注重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构建积极的自主学习环境,使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阅读教学内容以及阅读课程进度,科学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将自己的疑惑讲出来,然后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探讨,以此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这可充分发挥提问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例如,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2 Saving the Earth主要讲述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可设计一个小组合作探究环节:What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 around us?How does thi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me about?What do you think should be done to avoid the pollution?首先,教師要将学生科学划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各小组分头开展调研工作,将每个组员看到的污染情况总结起来。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可在组内探讨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并思考解决污染问题的策略。通过这样的合作阅读活动,学生不仅可对环境污染问题形成深刻认知,还可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聆听,学会团队合作,其合作意识、学习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英语教学的目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问题导学法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并优化问题设置策略,将其应用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即将阅读提问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关联起来,以此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白瑞.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10):79-81.

[2]李冬丽.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2(36):93-95.

[3]孙晓慧,李阳,车向军.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06):89-93+111.

[4]崔丽华.内容、语言、思维整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变革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9(11):93-96+88.

[5]樊川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2018(11):129-131.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ies for Setting Question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Competence

Li Chunrong

(Shanghang County Rentian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Shanghang 364218, China)

Abstract: Develop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is an important path for the English subject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n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competence such as language ability, cultural character, thinking qua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into every teaching process.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 which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ultivating core competence. In this regard,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examine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core English competence, optimize commonly us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 a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ading teaching, and enhance students core English competence.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core competence; reading teaching; problem; language proficiency; cultural awareness; thinkingquality;learningability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核心文本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