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最好的作品”素材运用指导

2023-08-04 00:44何丹妮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碗面画作学生

何丹妮

【2023年中考作文备考金题】

以“最好的作品”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导引】

写好这道作文题,需要认真思考几个问题:

一、题目中的“作品”指什么?

通常意义,作品指的是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属于文学、艺术或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但写作时不应局限于此。“作品”可以是一个物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事情、场景或者只是某个值得纪念的瞬间。比如它可以是“我”亲手做的蛋糕,也可以是某次对自我能力的挑战、对自我的超越。同时,“作品”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它可以是用心创作的一段旋律、一幅書法作品,也可以是用青春书写的一段激情岁月、用心营造的一种温馨氛围。

二、这个作品为什么是“最好的”?

可能是因为作品本身做得很出色,抑或是作品本身并不那么出彩,只是因为其中凝结了创作者无数的心血、珍贵的情感,也可能是因为这个作品给人以重要的人生启迪,让人有了与众不同的人生体悟,甚至因此对生活、生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相比而言,挖掘作品背后的精神品质内涵比单纯写作品创作的成功要更有深度,更能感染读者。比如:创作一幅画的过程中勾起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往往要比画面本身更能打动读者。

三、“最好的作品”是已经完成了的,还是正在完成,抑或只是一个构思?

三者都可写。当然,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写已经完成了的作品,但是我们可以尝试拓宽思路。比如:“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便是个不错的立意。它启迪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不应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应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因为,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人才会真正成长,人类文明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推荐素材】

素材一:被问到“你最好的作品是哪一部”时,作家刘震云幽默地应道:“我最好的作品一定是下一部。”

素材点拨:刘震云创作了《一地鸡毛》等许多优秀作品,2009年更是出版了被誉为“中国版《百年孤独》”的《一句顶万句》。但面对掌声他并没有自满。“最好的作品是下一部”是一种谦逊的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有了这样的智慧,创作道路方能行稳致远。

素材二: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一家点心店主李沙庚曾因货真价实赢得顾客青睐,但赚钱后因掺假且怠慢顾客导致生意日渐冷落。一天,书画名家郑板桥进店用餐,受店主之邀为店铺题“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却故意少写“心”一点。后来李沙庚终于恍然大悟,痛改前非,重新赢得人心。

素材点拨:郑板桥画的竹子天下闻名,然而,他为点心铺题的这幅字警醒店主,更警醒世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称之为“最好的作品”。

佳作示例一

最好的作品

广东省汕头大学附属中学刘承昊

父亲是学美术专业的。结婚后,他在家办了美术兴趣班。那时我还没出生,听母亲说,那段日子里,父亲经常没日没夜地忙着。母亲心疼父亲,要他悠着点,可他总是很精神地指点学生、批改作品,不亦乐乎。

一年后,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为了照顾我,父亲停下了工作。只是在突然心血来潮时,他会带我到画室看看他曾经的学生的画作。走进画室,桌椅早已蒙上一层灰尘。一阵风掠过,尘灰扬起,一股墨香味慢慢飘散开来,朦胧中似乎又现出神采奕奕的父亲为学生指导画作的身影,高大而又充满活力。我看看画,又看看父亲。我发现,父亲看着学生作品时,眼中总闪烁着骄傲的光。

后来,父亲开始教我作画,许久未动笔的父亲又重拾颜料。指导我时,父亲是那样耐心。那模样,使我想起母亲时常提起的当年悉心指导学生时的父亲。

因为学画,我开始注意起家里画室以外的画,尤其是客厅墙上正中间的一幅《斗鸡图》——那是父亲的作品,挂在那儿多年了。画纸已泛黄,画中的鸡毛也早己褪色,可那昂首挺胸、气场十足的样子一点没变。每次大扫除,他总要持刀轻拂去上面的灰尘,还用纱布从头到尾细细地擦拭一遍。我想这该是父亲最得意的画作了。

令我惊奇的是,那天他却把《斗鸡图》换成我的《夜色天香》了,看着脸上写满惊讶的我,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拉着我后退了几步,看看墙上的《夜色天香》,又看看我,笑而不语。哦,换上去的并不是一幅多优秀的画作,那其实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无声鼓励。

到底什么才是父亲最好的作品?是他十几年里所教的几千名学生?还是客厅的《斗鸡图》?我迷惑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了答案。

那天,父亲领着我到水库边上漫步——小时候,家里怕我偷偷下水游泳,总不允许我到水库边玩耍。我沿着水库阶梯往上走,惊异地发现水库后面居然另有乾坤:沿路的桃树迎风摇曳,教学楼高低错落。正当我疑惑这是怎样一个世外桃源时,父亲快步赶在我前头,激动地指着前面的教学楼说:“我之前曾在这儿学了六个月的画呢!”我赶紧跑进教学楼,竟然发现走廊里挂了父亲的好几幅作品,它们或苍劲雄浑,或秀美端庄,不管怎样,对初涉绘画的我来讲,这些作品似乎已经很完美。

“老爸,这些该是您最好的作品了吧?”

父亲摇摇头,“你妈生下你后,我放弃了办培训班,在家陪你,十几年的精雕细刻,才勾出你的经脉,勾勒出这个温馨的家,这才是我的至作呀。”

原来,十几年的风雨兼程,只为守护这个家——这就是父亲心中最好的作品。其实,无论是父亲教出的学生、创作的画作,还是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的这个家,哪一个不是凝结了父亲的心血!

用心打造的作品,便是最好的。

【评点】

文章通过对“父亲最好的作品是什么”这一疑惑的解答,一步步展现了父亲对这个家倾注的许多心血。当然,这篇文章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表现这样的主旨的层面上,而是能透过父亲对学生、画作和家庭的全身心付出,来提炼出“用心打造的作品,便是最好的”这一主旨,很好地升华了主题。

佳作示例二

最好的作品

广东省汕头大学附属中学赖子何

冬日的红木桌上氤氲着暖烘烘的蒸汽,我手持辣酱来到桌前,满意地打量着桌上的三碗臊子面。每一个碗里都鼓鼓囊囊,挤满五颜六色的蔬菜,沉底的面条和浮起的平菇一同浸在鲜艳喷香的番茄高汤里,令人垂涎欲滴。这是我一大早起来为父亲准备的生日礼物,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做面,作品的样子虽不难看,但我仍不确定能否令父亲满意。

不一会儿,“寿星”老爸已经被我推到摆好面与佐料的餐桌前了。“你给我做的?”父亲惊讶地问。我微微点头,又把那碗面朝父亲推了推,示意他尝一口。

当他高悬筷子,将呼呼流汁的面条从一层蔬菜下面捞起来,正要张嘴的时候,我猛地记起一件险些遗忘的事,连忙提醒:“盐加多了!”

“嗯?”父亲的面不改色和他停在半空的筷子不太匹配。“看看会不会把我咸到了哈。”话音刚落,一筷子面条已经塞进嘴巴。父亲腮帮子一鼓一鼓地嚼了几下后,连连点头:“嗯!鲜!很鲜!”紧接着又埋头呼噜呼噜吃起来。

看着写在父亲脸上的那份满足,我心中窃喜。看来连续几天的筹划和努力没有白费。我端起自己的那碗面尝了一口,确实,面中的蔬菜已经炖得绵软——父亲向来喜欢吃软一些的食物,高汤和平菇也起到了提鲜的作用。欣喜之余,我想起了当时选择生日礼物时的踌躇。

我一向擅长制作贺卡和装饰品,也喜欢在特殊的日子里将家中装点得花花绿绿,但父亲对这些饰品提不起兴趣,觉得它们并不实用。相反,他很喜欢我分担各种家务,会因为我帮助家庭分担任何一件小事而欣慰很久,于是便有了这碗面的诞生。

正思索时,“啪嗒”一声,父亲手中的碗筷已经搁在桌上。我瞅了一眼,那碗面已经吃得一点不剩。像是在宣告什么似的,父亲打了个响嗝,全身顺势朝椅背上靠去。这一刻,我依稀看到,父亲因繁重的工作而稍显憔悴和紧绷的脸庞竟然难得地红润和舒展开来,而他那长期被刺眼的屏幕直射而干涩的双眸也重新散发出喜悦的光泽。我想,这可能是他很久以来收到的最好的一份生日礼物吧。

也许这碗面会因为我手忙脚乱的制作过程而略显普通,也许它的模样跟精致的贺卡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它和父亲的心意相契合,这样的作品也许才称得上是最好的作品吧。

【评点】

文章写的虽是生活中很普通的小事,却生动地呈现了女儿对父亲的体贴:“我”擅长制作贺卡,但为了让繁忙工作的父亲能有片刻的放松和喜悦,“我”选择了自己并不十分熟练的煮面作为父亲的生日礼物。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對父亲的神态、动作的观察很细致,对“我”的心理描摹也很细腻,值得细细品味。

猜你喜欢
碗面画作学生
少年时代的那碗面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画作欣赏
治愈系良药,先生煮的那碗面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学生写话
10碗面怎么分
10碗面怎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