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中英语思维构建的难点与对策

2023-08-07 05:35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主格分词语法

黄 绮

(韶关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一、英语写作难度解析:英语思维构建困难重重

“英语思维”,顾名思义,可以翻译为“Think in English”。那么,究竟“How to do it ?”这应该是令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最为头疼的问题。因为在中国学英语,最大的劣势在于语言环境的缺失。就拿国际通行的雅思考试(IELTS)来举例说明,中国考生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的测试中普遍写作得分偏低。主要原因是中国考生受母语思维的负迁移作用影响,导致考试时习惯运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写英语文章。由于英语与汉语在句子结构、篇章衔接、行文习惯以及逻辑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得分自然不高。那么,这个难题应该如何解决呢?怎么才能提高中国考生的英语作文能力?有学者认为,“增强语感,养成英语思维习惯”至关重要。[1]笔者赞同此观点。众所周知,语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举足轻重。但是,究竟怎样做才能提高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有人认为早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法。但是,光靠语言输入没有语言输出,效果甚微。那么,还有其他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吗?本文试图从思维与语言两个层面探讨解决以上难题的途径与方法。

二、英语思维构建难点追根溯源

1.思维差异的文化源渊

英语思维倾向分析演绎,汉语思维则擅长综合归纳。汉英两种思维方式的迥异与两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渊源有着深层次关系。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道家思想就一直倡导“无为而治”,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思想崇尚顺其自然的潇洒俊逸与“出世、遁世”的洒脱悠闲,仿佛世间事均与我无关。造成这种处事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近代中国的故步自封、闭关锁国,最终导致自己沦为列强侵略、宰割、瓜分的对象。而同时期的英国则一直励精图治、野心勃勃,致力于拓展领土与征服世界。正如凯撒大帝所说:“I came, I saw, I conquered.(所到之处,所见之事,所向披靡。)”这也就是为什么20 世纪初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达到历史之最,英语最终成为全球通用语。“入世”才是英语民族所提倡的积极治世方式。正如“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决定一切。)”中所表达的理念。中英两国在近代不同的治世、处事态度,最终使得一个险些沦为殖民地,另一个则成为侵略者。

2.思维差异的外在表现

依据《写作教程》(Successful Writing)(教师用书)[2]第93 页内容:英语句子根据其语法结构,可分为简单句、复合句、复杂句与复合复杂句等四大类型。英语简单句依据构成成分包含五种基本类型,分别是主谓(SV)、主谓宾(SVO)、主谓间宾直宾(SVoO)、主动补(SVC)、主动宾补(SVOC)。简单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而复杂句与复合句则有两套或者多套主谓结构。英语句子呈现出树形结构。树上一般会有根、茎、叶、花与果实,层级明显。对于复杂句而言:主干为主句,分支为从句,一个从句嵌套另一个从句,其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从句与主句依据其表达观点的重要性而区别开来,主句表达主要观点,从句表达次要观点,层次分明。主从句通过连接词或者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也可使用现代分词、过去分词短语或者独立主格形式修饰句子,灵活变换句子形式,使形式与意义吻合。英语的思维模式喜好直抒胸臆,讲究开门见山,不允许绕弯子,看上去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英语文章词、句、段、篇层层细丝紧扣,恰似一幅栩栩如生的油画,细节堪称精湛,让人啧啧称奇。英语文章与西方油画在表现手法上有着诸多类似之处,是西方思维方式的绝佳体现。

王文斌在其2019 年出版的《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一书中曾提道:“英语以形制意,而汉语以意驭形。”[3]汉语句子多为流水句,其结构更像是竹子,一节一节往上长,中间没有层级,几乎均为平行结构。即使没有像英语一样的形式标记,其意义仍然可以一目了然,不需要连词的连接,其逻辑与层次不证自明。汉语往往顾左右而言他,铺垫足了再进入主题,极少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汉语文章云笼雾罩,宛如一幅粗线条的山水画,想象空间十足,读完给人意犹未尽之感,余音可以绕梁三日。汉语文章与中式山水画存在着异曲同工之默契,因为两者都是中式思维的典型代表。

3.小结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英语的语法规则密不透风,以严谨闻名于世;而汉语则崇尚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语言不愧为文化的载体,文化早已如基因一般编好了程序等待着语言表达输出;与此同时,语言反映思维,折射出说此种语言人民的思维模式与文化传统。

三、英语思维构建的解决对策

1.摆脱偏见:写作与语法关系密切

有人认为:学习英语写作不需要前期系统讲授语法知识作为铺垫。其实,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核心有两点:一是语法,二为逻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为只有熟悉英语语法规则,按照英语行文的规则写作,方能“write right”。然而初学者往往受母语思维牵制严重,难以跳出汉语的思维框架,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全篇皆是中式英语,句子碎片随处可见,丝毫找不到英语行文的法则,更别提英语逻辑了。

写作与语法关联紧密,相辅相成。语法是学习英语的规则,写作则是运用规则实践创作。前者为理论基础学习,后者为实践运用操作,两者结合方为理论联系实际。语法知识应该成为写作的必要前提与充分铺垫。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前期语法学习时存在诸多疑难杂症,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遗留到写作中就成了阻碍他们写好与进步的障碍,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四不像”。作为英语文章语言不够地道,因为中式英语的痕迹太多;作为汉语文章结构出入太大,谋篇布局已经西化了。反倒成了夹杂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的“夹生饭”,一言难尽。所以,中国学生英语写作学习效果甚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语法知识的重要性。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怎么可能写出逻辑清晰、条理严谨的好文章呢?因此,搞清楚语法与写作的关系,是构建英语思维的前提。

2.积累词汇量

词汇无疑是英语写作的基础。词汇量不达标,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不可能写出高分作文的。然而英语词汇依据其难度又可细分为基础词汇:如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中级词汇:如英语专业四级与大学英语六级词汇;高级词汇:如英语专业八级或雅思、托福、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词汇等三个不同级别。一篇好文章并不需要全篇皆是高级词汇,而应该是不同级别的词汇均在文章中出现,这样的文章才能够体现作者的词汇丰富程度。所以,要想考场作文得高分,平日里词汇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词汇的数量与质量达到了应试标准,考试时才有可能游刃有余,甚至超常发挥,出类拔萃。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类的记忆规律为:“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对于单词记忆,头三天里的遗忘是最快的,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率逐渐变慢。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提高与巩固记忆效果。在第四天需要对之前三天记过的单词进行回顾,温故知新。如果写英语作文是建高楼大厦,那么词汇就是建大厦的砖块,是基础中的基础。词汇量不够,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想要把英语作文写好,首当其冲就是需要具备相当的词汇量。

3.清晰灵活的句子结构

句子结构不完整是影响中国学生英语作文得高分的关键因素之一。甚至,不少毕业生的学位论文中都会出现句子缺谓语或者一句话同时存在几个谓语动词的现象。众所周知,英语简单句一般只会有一个谓语动词,该谓语动词的标记是体现时态;其他动词应该为不体现时态的非谓语形式,即现在分词、过去分词或者不定式。但是,不少学生往往弄不清楚到底哪个动词是谓语动词,究竟应该使用何种时态,导致句子不但结构缺失而且时态混乱,更有甚者从头到尾全都使用一种句型,毕业论文质量可想而知。句子结构不完整与类型单一的问题在考场作文、课程论文与学位论文等文体之中都时有出现,足以说明此类问题的普遍性。从英语的单词到短语、从句、句子、段落与篇章,句子处于英语整个语言结构的第四层。清晰的句子结构是通顺段落的基本前提。换句话说,如果句子结构都不明不白,那怎么可能写出层次分明、条分缕析、符合英语逻辑的段落呢?只有熟悉了英语的基本句型,掌握了英语遣词造句的方法与规律,习得了英语的句法规则,才有可能写出地道、完整、正确的英语句子。句子写对了,才有可能写好段落乃至写出上乘篇章。句子是构成段落的基本单位。具备一定的词汇量之后,构建英语思维就应该着手科学合理地利用英语灵活多变的句子结构。因此,把句子写好是英语写作的第二步。

4.避免标点符号误用

英语的标点符号最容易被中国学生忽视与混淆,因为各类标点符号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作用与功能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还有一些语法现象,诸如“一逗到底”,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都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不少中国学生往往习惯性犯此类错误。尤其是某些标点符号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作用差异很大,最为典型的就是逗号。根据《写作教程》(Successful Writing)(学生用书)[4]第87 页的内容:在英语中,逗号仅仅表示短暂的停顿,不能用来分隔句子中的观点。如果需要表达完整观点的结束必须使用句号,而需要分隔句子中的观点时则可以使用冒号、分号等标点符号,唯独除了逗号。因为它的句法功能太弱了,除非与连词一起使用,否则又会出错。中国学生往往受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直接把汉语标点迁移到英语中,导致错误不断。因为英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在汉语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物,即使找到了功能也不一样,不能简单画等号。不少学生感概英语写作真得步步为营,稍不留神就会处处犯错。因此,标点符号在构建英语思维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5.绕开分词结构与独立主格错误

英语的分词结构,包括现在分词v+ing 与过去分词v+ed 两种形式。现在分词依据意义有四种形式,分别是原型doing、完成体having done、被动态being done(其中的being 通常省略)与现在分词完成体的被动态形式having been done。然而过去分词只有一种形式,即原型done。因此,同一形式“done”有可能是过去分词,也有可能是现在分词的被动态。我们需要根据句意、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识别,这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不过,无论是现在分词还是过去分词,两者都包含动词,均表示动作。我们一般用现在分词修饰动作的执行者,用过去分词修饰动作的接受者。

分词结构与独立主格结构是英语句子中另外两个较容易出错的地方。不少学生分辨不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其实独立主格属于一类特殊的分词结构,即拥有自己逻辑主语的分词结构。“独立”的含义就是指句子主语不是此种结构的逻辑主语,因为它们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逻辑主语。也就是说,分词结构包含独立主格结构,独立主格是分词结构的子类。其实,仔细研究便可以发现,独立主格结构大多是以名词开头,少数以限定词开头,限定词修饰其后跟随的名词,名词即该结构的逻辑主语,它的出现是为了与句子主语区别开来;而其他分词结构一般都是以动词开头,因为它们的逻辑主语就是句子主语,不需要重复出现,否则又犯了另一类语法错误——冗余(redundancy)。因此,绕开分词结构与独立主格错误至关重要。

四、结语

针对中国学生而言,英语写作的突破口在于能否胆大心细地先破后立。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差异背后的深层次文化渊源;而后摆脱母语思维的禁锢,走出思维定式;最后重塑英语思维:辨析汉英差异,按照英语的逻辑构思作文、谋篇布局,从而跳出中式英语的误区。其实,汉英语言差异为英汉思维方式悬殊的外在表现,即思维与语言是内核与外壳的关系。英语思维能否顺利构建,涉及语法、词汇、句子结构、标点符号、分词结构与独立主格结构等关键语言要素的科学重组与合理运用。要想在构建英语思维时游刃有余,在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我们唯有迎难而上,一方面引导学生注重英语语言要素的理解与积累,授人以渔;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尝试换位思考,培养国际视野,不断开拓眼界,跳出误区,打破藩篱,坚持不懈,突破创新。

猜你喜欢
主格分词语法
有关独立主格结构的几个考点归纳
分词在英语教学中的妙用
独立主格作状语,六种语义大作用——例说独立主格在读后续写中的应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丽克 在人性深处探险
结巴分词在词云中的应用
结巴分词在词云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论英语不定式和-ing分词的语义传承
全面透析独立主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