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中气息与演唱技巧的研究

2023-08-07 09:16慕渊渊
参花(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美声唱法演唱者音色

◎慕渊渊

一、引言

美声唱法最初诞生于意大利,是一种常见的声乐艺术演唱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歌唱技巧,演唱过程中对气息控制和共鸣的运用要求较高,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完美掌控气息的运用,以展现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因此,在美声唱法中,演唱者要灵活运用气息,从而实现声音的准确控制和优美表现。为了更好地演绎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应正确认识到美声唱法中气息和演唱技巧的关系,结合不同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气息控制运用技巧,以此来丰富作品的层次感,增强演唱效果的感染力。

二、美声唱法中气息运用的重要性

在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演唱者的音色、音准和音乐表现。演唱者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和气息运用,也会直接影响演唱效果。所以,演唱者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并能够结合不同声乐作品的特色,在演唱中正确运用气息的变化,优化声音特色,保证演唱效果。很多演唱者正是因为未能掌握正确、合理的气息运用技巧,以致演唱效果不够理想。[1]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美声唱法中气息运用的重要性。

(一)确保歌唱的稳定性

在美声唱法中,气息的合理运用可以确保声音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例如,演唱者在唱高音时准确调整气息流量和压力,以避免声音破裂或颤音。同时,在唱长音或长句时,掌控气息的速度,避免出现气息断断续续或突然断裂的情况,以确保声音的平稳流畅。[2]

(二)实现音乐表现的情感传达

美声唱法中的声乐表演注重情感的传达和表现力,而气息在表达情感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演唱者通过气息的调整,可以掌握音乐的节奏和声调,进而实现歌曲的情感传递,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例如,演唱者在歌唱时通过气息的运用控制好声音的大小、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自然地表达出歌曲中的悲伤、喜悦、愤怒等情绪,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内涵。

(三)提高声乐技巧水平

在美声唱法中,气息的运用是提高音乐技巧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演唱者通过不断训练和调整、改正自身的气息运用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不同的歌曲演唱中,以达到更高的声乐表演水平。例如,演唱者在表演时通过调整吸气的姿势、加强腹肌的控制力、提高喉部的舒展度等方式,来提高气息控制的能力和技巧,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表演,增强声乐作品的感染力。

由此看来,美声唱法中气息的运用非常重要,不仅影响着音色和音乐表现的情感传达,还是提高音乐技巧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整个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对气息的掌控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提升演唱水平的关键所在。因此,演唱者在进行美声唱法训练时,更要重视气息的掌控和调整。[3]

三、美声唱法中气息和演唱技巧的关系

(一)气息和音色

在美声唱法中,气息和音色的关系非常密切。气息的运用直接影响音色和音质。吸气的姿势和气息流量的调整可以改变音色,因此在美声唱法中演唱者可以通过调整吸气的姿势和气息流量的大小,来控制音色的变化。例如,当演唱者要唱出深沉浑厚的音色时,要用更深的吸气方式,使空气充分进入肺部,然后通过胸腹联合呼吸的方式,让气息流畅地经过声带,产生丰富而深沉的音色。当演唱者要唱出轻柔悦耳的音色时,要使用更轻柔的吸气姿势和气息流量,以实现更柔和的音色。同时,在美声唱法中,演唱者也可以通过掌控气息的速度来转换音色,具体要求根据不同曲风,适当加快或减弱呼吸速度和强度,来实现音色的变化。例如,通过延长气息流量,加大呼吸强度来实现高音的演绎。[4]此外,气息的稳定掌控还可以保证音色的质量。例如,在唱高音时,演唱者要稳定控制气息的流量和压力,避免出现颤音或声音的破裂,以保证高音的准确性和音色的清晰度。

(二)气息和情感

在美声唱法中,气息不仅是演唱声音的基础,还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手段。首先,气息的变化可以传递情感,表现歌曲中的情绪起伏。例如,当需要表现歌曲悲伤的情感时,演唱者可以通过拉长气息,减慢呼吸速度的方式来表现出心情低落和沉郁的情感,吐字要顿挫分明。而当歌曲需要表现喜悦的情感时,演唱者的气息要保持平稳,腹部要有一定的弹性,呼吸肌也要保持灵活,并通过加快呼吸速度,增大气息强度来表现出愉悦和轻松的情感。通过合理运用气息,演唱者就可以将演唱情感传递给听众,增强音乐表演的感染力。其次,气息的运用可以表现音乐的细节和变化。例如,在音乐中要表现连续的音符或颤音时,演唱者要稳定掌控气息的流量和时间,以实现连贯而平滑的演唱效果。而当需要表现强烈的音乐节奏时,演唱者要通过加强气息的强度,来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感。最后,保证气息的稳定掌控,能够取得较好的演唱效果。例如,在唱高音或高难度的歌曲时,演唱者要通过调整气息的流量和强度,来实现高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而当表现连续的快速音符时,则需要演唱者通过快速而稳定的气息流量,来实现音乐的快速变化和流畅转换。[5]这种高长音与低短音的转换十分考验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只有平时加强气息的训练,才能利用气息的变化来实现不同音域的自由转换,进而使得演唱者的情感随音乐的节奏缓缓而出,不仅提高演唱效果,同时为听众带来高质量的审美享受。

(三)气息和发声器官

在美声唱法中,气息和发声器官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对发声器官的调节非常重要。从美声唱法中气息的运用情况来看,演唱者可以通过合理的气息调节来控制发声器官的运作,以达到美化歌声的效果。当演唱者唱高音时,增加气息的流量和强度,能激活喉部发声器官,使其能够产生高音。而当演唱者唱低音时,只需要降低气息的流量和强度,减轻喉部的压力,就能更轻松地唱出低音。同时,在美声唱法中,演唱者还能通过稳定掌控气息的运用来协调喉部、口腔、鼻腔等发声器官的运作,以实现声音平稳的效果。在唱高音时,通过调整呼吸,同步协调喉部的声带张紧度、口腔的调整和鼻腔的使用,可以使发出的声音真实、高亢而圆润。此外,发声器官的健康对气息和演唱技巧有决定性影响。[6]因此,演唱者应该在日常训练中控制好训练强度和时间,并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使用喉部和声带而造成损伤,影响演唱效果。

四、美声唱法中运用气息提升演唱技巧的策略

在美声唱法中,如何运用气息来提升演唱技巧,保证演唱效果,需要演唱者结合不同乐曲旋律、风格,来选择正确的呼吸方法,同时加强日常的呼吸训练,保证能在演唱时供充足的气息支持,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提升。

(一)演唱中保持气息平稳、连贯

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只有保证稳定的气息,才能够保证音质的稳定性,规避因气息不够导致发声力度受到影响。因此,演唱者在运用美声唱法演唱时,应学会正确的呼吸技巧。在演唱前要深呼吸,将空气充分吸入肺部,并且将空气压缩到腹部,以便在演唱时将气息逐渐释放出来。要学会控制气息的流量、压力、速度,以确保在演唱过程中气息的平稳和连贯。通常呼气时适当降低气息流量,可以维持气息的稳定。同时,日常的气息训练必不可少。通过合理的气息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呼吸技巧和气息控制能力,常见的训练方式有:急呼急吸、慢呼慢吸、急吸慢呼。人的发声器官主要是口腔、喉腔等,只有它们之间相互配合,才能为完整的演唱提供科学合理的气息支持。具体训练方法如下:(1)急呼急吸。短时间内完成气息快速循环流动,训练时快速扩张胸腔,然后下腹收紧,两侧扩张胸肌,以此来实现快速呼吸。(2)慢呼慢吸。缓慢地呼气和吸气,肋骨放松、张开,收紧腹部,然后缓慢打开胸腔,跟着放松的身体缓慢呼吸,维持气息平稳,此种方法熟练运用后,可以满足节奏缓慢且情感充沛的歌曲演唱需要。(3)急吸慢呼。快速吸气,保持几秒钟后缓慢呼气,在吸气练习时两侧肋骨和胸腔快速扩张,然后下降横膈肌。[7]同时,也要选择合适的姿势和身体状态,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姿势和身体状态也对气息的平稳、连贯有着重要的影响。演唱者要保持身体的放松,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以便演唱过程的呼吸更加自然、平稳。

(二)学会气息的灵活变化

在美声唱法中,让气息可以灵活变化来适应不同节奏曲调的高低起伏和情感表达是提升演唱技巧的重要手段。使用美声唱法演唱歌曲时,演唱者要根据不同的音乐情境和表现需求来调整气息的强度和流量,并选择合适的气息处理方式来呈现。对于低声部作品,要保证声带整体放松,声音更加自然地发出;中声部美声作品演唱中,发出的声音同日常说话相近,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因此气息控制较为自然,结合不同歌曲情感、风格特色巧妙转变;高声部美声作品,要求声带紧绷,加强气息控制,尤其是调音的处理,借助横膈膜力量快速调节气息,使得气息具有跳跃性和弹性,声音整体更富变化和美感。另外,美声演唱时,换气同样是一个重要内容,换气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分句的流畅衔接。美声演唱中,要结合具体作品歌词、旋律和节奏等要素,提前编排好“气口”,准确地运用换气技巧。例如,高声部美声作品演唱中,使用深沉换气法在深呼吸位置上换气,如果呼吸过浅则会导致气息支点上移,发音偏差,影响到最终的演唱效果。[8]

(三)将气息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深度融合

在美声唱法中,气息的运用对演唱中情感的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唱者要通过合理的气息控制技巧,将气息与情感表达深度融合,以便更好地传达歌曲中的情感。

一是要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变化,使气息与歌曲的情感变化相匹配。高水平的气息节奏控制技巧,能够大大提升美声演唱的艺术性。二是演唱前要仔细分析乐曲风格和谱例,掌握节奏变化速度和位置,掌握作品潜在的情感元素。同时,演唱过程中还要根据情绪递进变化动态调整气息和节奏。例如,情绪高亢的乐段在演唱时,借助横膈膜力量来控制肌肉有节奏地振动,在保证气息平稳、连贯的同时,发出更加激昂、嘹亮的声音。在情绪低沉的乐段,结合作品特色适当放低音调变化速度,吐字轻盈、清晰,有助于更加生动、鲜明地表达歌曲情感思想。例如,演唱《花非花》时,作品的整体旋律是悠扬动听的,旋律中流淌着丰富的情感元素。因此,演唱时要加强气息转换控制,确保气息均匀,以便于演唱出更有质感的声音,以此来更好地传递情感。

二是根据情感调节气息运用。对于美声唱法而言,情感元素起到的是助推器的作用,同时也是气息调节的主要依据。美声作品演唱中,要沉浸到作品营造的情境中,将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角色,进而与创作者产生情感交互,依据节奏律动和情感递进变化来调节气息的运用。确定美声作品中的情感基调来控制气息,避免出现气息凝滞、苍白无力之感。演唱者只有深层次领会和感悟作品中的情感,才能实现情感元素和演唱技巧的交织配合,寓情于声,令歌声更加动人、有魅力。

(四)增强对气息的控制力

在美声唱法中,发声器官会影响音色、音准,而气息变化则会影响发声器官,因此演唱者在日常训练中加大气息控制力度训练十分重要。笔者结合美声演唱实践经验了解到,对于同样的美声作品,多数演唱者音色丰富、圆润、饱满,能够发出更具感染力的声音。但部分演唱者所发出的声音则会略显苍白、单薄,无论是张力还是穿透力均有所不足。究其根本,是因为其气息和音色结合形式有所不同。训练时,如果能将喉部和腹部结合在一起,使吸入的气息顺利流入发声器官,保持良好的发声状态,声带所发出的音调也将更为丰富。如果演唱时声带闭塞,可以稍微降低气息流速、流量,尤其是要做好漏气量控制,这样可以避免闭塞声带对音色、音质的影响,还可以避免声音苍白、单薄。因此,演唱者要想持续增强自身的气息控制能力,就应根据自身情况,科学选择合理的气息控制方式,令音色和气息更好地融合到一起,才能带给听众更加丰富、优美的视听体验。

五、结语

综上所述,美声唱法中气息与演唱技巧有着密切的联系,气息运用技巧是否正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的音色效果和情感表达。所以,美声演唱中要保证气息和演唱技巧协调配合,并且保证气息连贯,结合歌曲节奏旋律来调节气息,为美声演唱效果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美声唱法演唱者音色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