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的创新体现

2023-08-07 09:16刘万翔
参花(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编导舞蹈创作

◎刘万翔

一、引言

舞蹈属于一种表演艺术,通过直观和动态的舞蹈形象表达舞蹈情感。若要打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的舞蹈作品,舞蹈编导就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利用创新思维展开舞蹈编创。舞蹈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舞蹈编导自身素质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编创的过程中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对舞蹈创作展开全方位的分析,尤其是要凸显新时代舞蹈编导应当具有的创新素养,让舞蹈作品结构完整,内涵丰富,为观众提供视觉的盛宴。

二、舞蹈编导创作概述

舞蹈编导职业比较考验舞蹈编创者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注重其舞蹈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它并不是单向度的职业发展,而是对舞蹈编导综合素质的考量。一个合格的舞蹈编导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对专业素质的鉴定标准要高于舞蹈行业的平均从业水平,同时舞蹈编导要有正确的三观,所创作的舞蹈作品能够符合新时代的主流价值审美,要具备强大的舞台组织能力和调配能力,让舞蹈作品能够按照创作的初衷在舞台上呈现,表达出舞蹈的意境和美感,获得观众的认可,只有符合以上条件才能称之为一个优秀的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的创作是舞蹈作品诞生的前提因素,也是编导的首要环节,舞蹈作品创作要符合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让舞蹈作品能够内涵深刻、动作优美,切忌内容空洞、徒有华丽的外表。舞蹈编导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普通民众的审美产生一定的导向性,因此它的创作方向非常重要。一些编导为了追求舞蹈动作的华丽和高难度,在创作上展开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处理,导致其舞蹈创作偏离正轨。因此新时代进行舞蹈编创要时刻不忘初心,要始终以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高质量的舞蹈作品为目标。

三、舞蹈编导的必备素质

(一)掌握相关的舞蹈知识

舞蹈编导的创作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舞蹈编导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作为支撑,熟练地掌握舞蹈知识是展开舞蹈创作的前提。具体来说,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尽可能多地了解不同类别、不同风格和不同形式的舞蹈语汇,如起范、主力腿、舞蹈场面等,能够准确认识舞蹈的艺术特征及透彻理解舞蹈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手法,从而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用更合理的舞蹈形式表达出来。舞蹈编导要对舞蹈表现艺术有更深刻的解读,包括动作语言的表达,通过挖掘人、事和物之间的关联性,在认识其变化本质的过程中提炼肢体语言,完成对舞蹈角色的塑造。要懂得运用气息、力度、节律等表现角色情感的变化,在准确拿捏人物内心活动的基础上,丰富舞蹈动作表现,用合适的舞蹈语言赋予人物以灵魂,达到传情达意,表现真情实感的效果。

(二)较高的文化素养

舞蹈属于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它和不同的艺术领域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彼此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舞蹈不是单独存在的艺术形式,其与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紧密相关,舞蹈编导作为舞蹈作品的创作者,要加强相关艺术领域的认识,不断拓宽视野思维,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更好地运用舞蹈语言创作作品,使舞蹈作品艺术形象更加饱满,更具艺术观赏性。由此可见,作为舞蹈编导要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例如舞蹈创作和文学的关系就相当密切,从我国先秦时期开始,文人填词、舞者跳舞就已经是常见的社会民俗。楚人的舞蹈和唱词永远是分不开的,先有唱词,后有舞蹈。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就经常被改编成舞蹈来展现出屈原高洁不屈、壮志难酬的文学形象。由此可见,文学功底对舞蹈编导的个人素质和舞蹈编创能力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舞蹈编导,要对其他类型的各项艺术都有所涉猎才能触类旁通,站在多元化的视角为舞蹈编创作品提供创新的来源。在日常实践中,舞蹈编导要多接触其他类型的艺术形式,展开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积累舞台经验,为塑造优秀的舞台作品提供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思想来源。

(三)敏锐的直觉和创新的思维

作为一名舞蹈编导要具有敏锐的体察意识,要具备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创新精神。舞蹈艺术绝不是空洞的无病呻吟,它一定是对现实生活的映照,舞蹈编导应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不同现象,并将其不断积累作为舞蹈素材,做好艺术性的转换和再度创作。比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灵》就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其对孔雀的模仿惟妙惟肖,用肢体语言塑造出活灵活现的孔雀形象。

四、舞蹈编导创作的当代局限性

(一)作品脱离现实

当前有些舞蹈编导创作出来的作品存在脱离现实的问题。有一些舞蹈作品中为博人眼球存在一些让人费解的肢体动作,这是背离舞蹈创作初衷的。舞蹈是传播情感与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美感是不言自明的,舞者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作品的深远意境,渲染舞蹈的美感,无论是传递喜悦还是悲伤的情感,都是借助舞台表演的现场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如果在舞蹈创作时背离了社会现实,就容易导致舞蹈作品不接地气,和群众的生活相脱节,也不符合社会大众的期待和欣赏习惯。舞蹈需要和大众产生精神互动,这种互动不是自我陶醉,而是要让舞蹈体现出真正的灵气,达到这一目标绝不是靠矫揉造作和过分浮华的肢体动作就可以做到的。

(二)作品内容和设计出现同质化倾向

近年来,一些舞蹈编导创作出的作品丝毫没有新意,舞蹈作品呈现出同质化的倾向,内容较为趋同,很多舞台作品在表演时给人带来的感觉较为相似,这就容易使舞蹈编创收获差评。具体而言,一些舞蹈作品的内涵和主题趋同,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安排上没有新意,大多数都是把经典的编排顺序打乱重组,缺少舞蹈编导自身的创新成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舞蹈编导缺乏经验,不敢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除此之外,在舞蹈设计和编排上也存在趋同性,例如在舞台灯光设计、音效设计等方面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

(三)受功利化意识驱动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对舞蹈艺术的需求不断增长,进而促进舞蹈艺术得到大发展。同时,这也使舞蹈产业商业化趋势明显。这种转变有利有弊,但是很容易造成舞蹈作品商业思维过重,功利化倾向过于明显。这种商业化的舞蹈作品主要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但是如果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舞蹈作品的质量。一些舞蹈作品质量与反响平平,同时在盈利思维的导向之下,很多舞蹈编导会受到快速变现的诱惑,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对舞蹈作品进行创新和打磨。

五、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的创新建议

(一)紧跟时代,更新创作思想

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作为舞蹈编导,在编创作品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在创作过程中寻求多领域结合和跨区域合作,在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中寻求创作之灵感。此外,还要注意不要盲目地依赖新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否则既会有抄袭之嫌,同时也会让舞蹈作品有过于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只有真才实学和真情实感的注入才能让作品更加丰满,塑造的形象更加立体并打动观众。在创作思想上也可以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舞蹈编导的创作经验,让我国舞蹈一方面体现出民族性特点,另一方面与国际接轨,推动整个舞蹈编创领域不断向前发展。在我国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背景下,舞蹈编创要处理好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关系,要让我国民族舞种走向世界舞台。总之,对创新思想的更新迭代不能离开时代的激励,要审时度势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丰富舞蹈作品内涵

新时期舞蹈编导在创作时要让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灵魂和内涵,否则舞蹈作品只有高难度动作的堆砌只会让人觉得空有华丽的外表,无法获得观众的认可。内容浅显的作品能够在短期为人们提供娱乐消遣,却不能够长久地留存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因此,作为舞蹈编导要树立正确的创作观,通过富有内涵的舞蹈作品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意识。如果舞蹈艺术要不断向前发展,就需要编导为每一支舞蹈作品都注入时代的血液,让它们具有生命的活力。舞蹈编导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一个有内涵的舞蹈编导才可以创作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使舞蹈艺术得到升华。

(三)创新舞蹈形式

舞蹈编导创作时要在形式上加强创新,这种创新需要发挥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精神,不仅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吸收,还要广为接纳国际上优秀的舞蹈作品对其精髓进行借鉴,把不同文化的优势发挥出来,摆脱舞蹈市场过于单一化的窘境。在形式上的创新是要思维国际化,通过发散思维和复合思维,让自己的舞蹈具有独创性精神。舞蹈编导要具有较强的创造力,运用想象力把不同类型的舞蹈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艺术化的再造。在复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引导下,我国民族舞蹈可以和其他类型的舞种相互结合,创作出符合社会审美价值的舞蹈艺术作品,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因此作为舞蹈编导一定要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坚持敞开的心态。要注意的是,新时代舞蹈编导开展创作要分清主次,舞蹈作品的创作不要过多地在意外表和形式,要遵循适度原则,在合理的框架和范围之内展开创新。

(四)开辟舞蹈新题材

舞蹈题材的选择关乎内涵的展现,也关乎观众的接受程度,因此非常关键。舞蹈编导的创作创新除了体现在形式上之外,还要体现在对题材的筛选上。具体而言,一方面舞蹈编导要加强对中国民间舞蹈角度的挖掘,比如《跳娘舞》是黎族民间舞蹈的代表,这部作品包揽了多个业界奖项,获得了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其根本原因就是题材的正确筛选和取舍,整个舞蹈求真、求善、求美,是对旧题材的新体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经典舞蹈热度的发挥,通过对传统舞蹈的不断改进,使主题得到升华,也使现代舞蹈领域能够绽放出崭新的魅力。我国舞蹈家杨丽萍老师就是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创者,在舞蹈编创时她不循规蹈矩,不是一味地仿照传统的舞蹈题材,而是对传统题材进行了突破,其作品《雀之灵》就是把人、孔雀和舞蹈动作三者结合在一起,是对传统舞蹈题材的开拓。该舞蹈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优秀品质,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接纳。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对舞蹈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蹈编导对舞蹈作品进行编创要从多个角度体现创新思想,突破传统舞蹈创编的不足之处,要让舞蹈作品抓住时代审美,反映社会现实,避免同质化倾向,在题材和形式上开拓创新,批判继承。

猜你喜欢
编导舞蹈创作
冰上舞蹈搭档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一墙之隔》创作谈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我和舞蹈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