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视野下的现代诗教学

2023-08-22 05:25王璐琪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6期

王璐琪

新课标设置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学习语言,感受其中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作为文学殿堂的重要组成,现代诗有自身独具的语言风格,入选教材的篇章,语言形象而富有情感,朴实、清新、自然,反复吟诵朗读,才能得以走入“诗境”,真正体会融解于文字中的意象、音韵、情感和趣味。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绿》为例,就应特别通过想象画面的朗读去体会韵味及文体特点。

活动一:感受节奏美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练读的形式开展,为读得更有节奏,每个小节之间可以稍稍停顿。遇到长句子,有时看标点,有时根据意思分解,合作读得更好听。

1.ppt展示: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通过想象画面,什么色的墨水瓶?(读出节奏)

谁再读读这句?

2.ppt展示: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1)从这些动词,你感受到了什么?(绿色多)

(2)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绿的多。

方法小结:在你们朗读的时候,语气有了变化,读得更好了。

活动二:展开想象朗读

1.体会第二小节“绿的种类”

师:这“绿”在作者笔下是不同的。阅读文本,发现了什么?

生:绿太多了,有不同种绿色。

师:把它们读出来。(生读)不仅如此,你关注到了后面的标点了吗?(省略号)还有更多的绿,数都数不完。

师:绿得多丰富呀。全班读读这一小节。

2.联系生活,绿色墨水瓶倒翻是什么样子?(借助图片引发想象)到处都沾染上绿色。多么奇特的想象呀!

3.再读第一小节。

4.体会第三小节“不同事物的绿”。

5.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读第三小节,勾画找到的绿。

生:我找到了风是绿的,雨是绿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师:原来在作者眼中这么多东西都是绿的。

学生朗读感受。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把“是绿的”和“也是绿的”读出语气的变化)谁来试试?

风雨是没有颜色的,可为什么在作者眼中都是绿色的?(被绿色浸染了)

活动三:创作自己眼中的“绿”

1.你认为还有什么是绿的?

是绿的,     是绿的,     是绿的,      也是绿的。

2.周围的一切仿佛都绿了,读第三小节。

活动四:体会不同作家笔下的绿

1.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请同学快速默读“阅读链接”,说一说。

2.比一比,它們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格式不一样。字数上也不一样。

师:它们一个是诗歌,一个是散文。

师:虽然它们文体不同,但都抒发了作者自己内心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道旁古木参天、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峰下蜿蜒的小径;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有的苍翠欲滴,

有的绿得发黑,

有的绿得发蓝;

刮的风是绿的,

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

(讨论艾青和宗璞的“绿”写法上一不一样)

本节课教学中,除引导学生围绕多样的方法朗读,达成教学目标,还应注意整合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复述、评述等多种方法学习,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使学生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独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