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本《归藏·齐母经》“瞿有瞿有觚”考释

2023-08-24 01:35陈丽红倪天睿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辞条文周易

陈丽红,倪天睿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1]1733“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 一曰《连山》, 二曰《归藏》, 三曰《周易》。”[1]1739《归藏》作为《周礼》所载三易之一,《汉书·艺文志》未曾著录,晋《中经》始有之,《隋书·经籍志》有十三卷。然其书今未见有全本,今之存者,一为清时由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佚之本(以下简称“传本《归藏》”)及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本;一为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秦墓出土的“易占”简(以下简称“秦简《归藏》”),王明钦、李家浩等学者认定其即为《归藏》[2]。传本《归藏·齐母经》中有“瞿有瞿有觚,宵粱为酒,尊于两壶,两羭饮之,三日然后苏。士有泽,我取其鱼”条文,诸多文献引用该条文时名其为“瞿有”,甚至认为其乃“瞿有”卦辞,而传本《归藏》有《瞿》一卦,二者间尚存异议,若不对卦名为《瞿》抑或《瞿有》做一辨析,《齐母经》所存条文之句意理解则将存误差,今试作释读。

一、《瞿》卦与《瞿有》卦

虽则传本《归藏》所列六十四卦中有卦名曰“瞿”,但因传本乃辑佚所得,《归藏》其书又距今远矣,后人未知其详细,故因“瞿有瞿有”之重叠结构,多有歧义,而文献又多引“瞿有”,将二字视为一体,因此造成卦名的多种解读。邢昺《尔雅疏》:“云‘两壶两羭’者,《齐母经》‘瞿有’之文也。”如此,则此卦当名之为《瞿有》。又丁晏《左传杜解集正》卷三:“《尔雅疏》引《归藏·齐母经》曰:‘瞿有觚宵粱为酒。’”其引邢昺疏中所言,但缺“瞿有”二字,可见丁晏也认为该卦名为《瞿有》。再则,洪颐煊《经典集林》卷一《归藏》:“案,疏云《齐母经》‘瞿有’之文也,‘瞿有’,卦名。”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古三代文卷十五:“《尔雅·释畜》注、《释畜》疏云:‘《归藏·齐母经》之文也’,‘瞿有’,卦名。”顾景星《黄公说字》亥集卷四十二曰:“按,《归藏·齐母经》‘瞿有’辞曰”,亦认为其为《瞿有》。罗愿《尔雅翼·释兽六》曰:“‘两壶两羭’者,《齐母经》‘瞿有’之文也。”林昌《衣讔山房诗集》:“《瞿有》:瞿有瞿有觚。”以上是认为卦名为《瞿有》之记载。

传本《归藏》一书列六十四卦之名,其一名《瞿》;马国翰于《齐母经》后注曰:“考《西溪易说》引《归藏》卦名有《瞿》,此即《瞿》卦爻辞也,邢昺谓‘《瞿有》之文’恐非。”黄畿《皇极经世书传》卷三言:“《归藏》用四十五策,卦名如:《坤》为《奭》,《坎》为《荤》,《震》为《釐》,《需》为《溽》,《无妄》为《母亡》,《随》为《瞿》,《剥》为《仆》,《咸》为《钦》之类。”将《周易》之卦与《归藏》进行对照,认为《周易》之《随》卦乃为《归藏》之《瞿》卦,其两卦对照得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很明显书中认为《归藏》中有卦名《瞿》。又孔广森《经学卮言》:“今按《归藏》卦名,以《睽》为《瞿》,其繇曰:‘有瞿有觚。’”孔亦以《周易》与《归藏》相较,认为《周易》之《睽》卦乃《归藏》之《瞿》卦,其《睽》虽与《皇极经世书传》之《随》不一,但《归藏》中有卦名《瞿》的看法是与之相一致的。此为认定其卦名《瞿》之记载。

据《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尽管《归藏》没有如《周易》一般完全流传下来,但它当是与《周易》相类的先人筮书,其文本书写、卜筮之用应与《周易》相异不大。考《周易》卦辞之中包含有卦名的有《履》卦与《同人》卦,《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履”字重。《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同人”二字重。因此传本《归藏·齐母经》“瞿有瞿有觚宵梁为酒”类上之二卦,存在以“瞿有”为卦名的可能。然而,若以“瞿有”为卦名,或可与《归藏》之《大有》相对,类《归藏》之《大毒畜》与《小毒畜》,《周易》之《大过》与《小过》《大畜》与《小畜》《既济》与《未济》,然“瞿”字未有“小”“少”之意,故“瞿有”与《大有》不相对。

刘德银在王家台秦墓的发掘报告中对出土竹简如此介绍:“其体例都均以易卦开头,随后是卦名及解说之辞。卦画都是以‘一’表示阳爻,以‘六’或‘八’表示阴爻。”[3]王明钦在《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中所言更为详细:“秦简《归藏》的体例非常格式化,首先是卦画,接着是卦名,卦名之后以‘曰’连接筮辞,筮辞皆‘昔者某人(请求贞卜人名)贞卜某事而攴(枚)占某人(筮人名),某人(筮人名)占之,曰:吉(或不吉)’,其后便是繇辞,繇辞多用韵语,最后是占卜的具体结果(利作某事,不利作某事,何时何方不吉等)。”[4]简列秦简《归藏》五条如下,试看其体例与行文:

少督曰:昔者口小子卜其邦尚毋有吝而枚□

同人曰:昔者黄帝与炎帝战□□,巫咸,巫咸占之曰果哉而有吝□□

丰曰:昔者上帝卜处□□而枚占大明,大明占之曰:不吉口臣左月右豊左月右豊牝□雉雉□

节曰:昔者武王卜伐殷而攴占老=。耆=占曰:吉。□

传本《归藏·郑母经》有文为:“《明夷》曰:‘昔夏后启筮:乘飞龙而登于天,而枚占于皋陶,陶曰:“吉。”’”其中,《明夷》为今本《周易》一卦名,秦简《归藏》亦有此卦名,故“明夷”二字在传本《归藏·郑母经》中乃卦名无疑,没有他义。依此,既然传本《归藏》中存在卦名前置、爻辞随后的体例,那么在已有卦名曰《瞿》的前提下,《归藏·齐母经》条文的首字“瞿”当如“明夷”一般作为卦名用之,则《归藏·齐母经》之“瞿有瞿有觚,宵粱为酒,尊于两壶,两羭饮之,三日然后苏。士有泽,我取其鱼”的前五字,不应解为“《瞿有》:瞿有觚”,而该卦应解为:“《瞿》:有瞿有觚,宵粱为酒,尊于两壶,两羭饮之,三日然后苏。士有泽,我取其鱼。”其中,觚、壶、苏、鱼为韵(鱼部),读起来如歌如谣,朗朗上口,正如林昌彝《衣讔山房诗集》所言:“绝似古谣。”

二、有瞿有觚

《诗经》之中,“有”字十分常见,如:“有鸣仓庚”(《豳风·七月》),“有栈之车”(《小雅·何草不黄》)等,还有“有瞿有觚”这样“有A有B”结构的句式,“有洸有溃”(《邶风·谷风》),《毛传》:“洸洸,武也;溃溃,怒也。”指人发怒和动武的样子;“有伦有脊”(《小雅·正月》),《诗辑》引《传》曰:“伦,道;脊,理。”[6]即道理;“有严有翼”(《小雅·六月》),《毛传》:“严,威严也,翼,敬也。”指军队威武谨严;“有冯有翼”(《大雅·卷阿》),《毛传》:“道可冯依以为辅翼”,郑笺:“冯,冯几也;翼,助也”,为辅助之义;“有壬有林”(《小雅·宾之初筵》),《毛传》:“壬,大;林,君”,有学者详释:“‘壬’之为言,任也,言其盛;‘林’之为言,君也,言其大。”[7]壬林即盛大之义。从以上所引诗句之中,可见在结构“有A有B”中,A、B二字语义相互联系,在使用时针对一个对象,大致表示同一个意思。《经传释词》:“有,状物之词也。若《诗·桃夭》‘有蕡其实’是也。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国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8]在《庄子·齐物论》中有语曰:“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9]其中,“左右”与“竞争”甚至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常用词。因此“有A有B”中的“有”字,没有实际意义,它附加在实词之前,作为节奏助词存在,起补充音节的作用。如此,若去掉没有语义作用的“有”字,“有瞿有觚”就可变形为“瞿觚”。

“觚”字,《说文》:“觚,乡饮酒之爵也。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此即酒器之义。《庄子·大宗师》:“其觚而不竖也。”《释文》引崔注曰:“觚,棱也。”即有棱角的器物。《淮南子·主术》曰:“操其觚,招其末,则庸人能以制胜。”许慎注曰:“觚,剑拊。”即剑柄义。但《系辞》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易者,象也。”学界目前多认为《归藏·瞿》卦就是今本《周易·睽》卦[13],观《睽》卦之象,下兑()上离(),互卦则下离上坎(),其中,坎为酒,对应《齐母经》文“宵粱为酒”;王肃《周易注》曰:“离大腹似壶。”《说卦传》曰其:“于人也为大腹”,离卦中虚,可容物,于人为腹,作物或为容器,双离则为双壶,即是“尊于两壶”文;兑为羊为泽为口,对应“两羭饮之”“士有泽”文。觚有酒器之义,此义于文中与卦象“离大腹似壶”是相通的,酒器与壶皆为容器,可装盛液体,“觚”所装盛的就是其后文的“宵粱为酒”,所以“觚”字在《齐母经》中应当作酒具理解。

传本《归藏·齐母经》条文的描述的大概是这样一件事:酿酒人看见空荡荡的酒具时惊讶极了,左右张望寻找,原来用黄粱酿的两壶酒,都被两头母羊喝了,它们醉了整整三日才醒过来。士有一片湖泽,我可从其中取鱼。“两羭”喝了我的酒,“我”从“士”的湖泽中取鱼,各有所得。物事与人事虽然相应,但描述的事情颇为稀奇怪异。

《睽》卦外卦为离,互卦下离,离可象目,双离即双目,“卦三至五两目相背,相背则视乖”[14]。《说文》:“睽,目不相视”,即两只眼睛不是集中视线看向同一处,与“瞿”字义相近,今本《周易》以“睽”字表象,传本《归藏》以“瞿”字表象,表“两目相背”之象。《序卦传》:“睽,乖也”,乖即背离、反常,《睽》卦上离()下兑(),《集解》引虞翻曰:“离火炎上,泽水润下。”《彖传》:“火动而上,泽动而下。”火势向上,水润地下,二者朝向相反,上下乖违。而从觚的外观来看[15],觚作为商周时代的酒器,一般中部较细,口部、底部粗大,假若以觚的外形作喻,将窄细的中部视为事物发展的起始状态,那么粗大的口部与底部则可作事物发展的两端,由细到粗,两端相背而行,渐行渐远,与火上水下的趋势相近。因此,以觚形为喻,也可象“乖”义,此种象征意义性质的文辞,在今本《周易》中有两处,《豫》卦九四“盍簪”与《剥》卦六五“贯鱼”,其使用可谓异曲同工。

如此,“瞿”“觚”皆合卦象,又可象“乖”义,在条文中表达的意义相近,“瞿觚”二字表反常之意,但被添“有”字写作“有瞿有觚”,再加之前有卦名“瞿”字,于是变作“瞿有瞿有觚”。因“瞿有瞿有”的重叠结构,诸多典籍将此条文字载为“瞿有”文,又因此致使许多学者误认“瞿有”作卦名。据上,传本《归藏·齐母经》之文最初实应为:《瞿》:“瞿觚,宵粱为酒,尊于两壶,两羭饮之,三日然后苏。士有泽,我取其鱼。”

三、《归藏·齐母经》与《睽》卦

今本《周易·睽》卦上九爻辞:“睽孤,见豕负途,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睽》卦下《兑》上《离》,互卦乃下《离》上《坎》,而《坎》又为豕,从传本《齐母经》以《兑》为羊“两羭饮之”到今本《周易·睽》卦以《坎》为豕“见豕负途”,取象不同,文辞有异,但是辞皆由卦象而出。文辞相异的背后,应当是不同的人对卦象的不同理解,但其中仍然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变化与联系。

传本《归藏》的六十四卦中,《瞿》卦无辞只一卦名,其字已经是“”字简化后的字形。秦简之《》、传本之《瞿》、今本之《睽》,这是三者卦名之间的不同。秦简《归藏·》卦条文记载的是殷王为国卜筮的情况(曰:昔者殷王贞卜其邦尚毋有咎口。)传本《归藏·齐母经》条文(瞿:有瞿有觚,宵粱为酒,尊于两壶,两羭饮之,三日然后苏。士有泽,我取其鱼。)只是平白地叙述了两件事情,已经与秦简所载的古史人物卜筮的例子大不相同。在今本《周易》三百八十六条爻辞中,大约三百三十条爻辞中有“吉”“凶”“悔”“吝”“利”“勿”“厉”“眚”“亡”“灾”“有喜”“亨”“誉”等对事件结果做出了指向性评价的断占之辞,但也有数条仅描述事件、不作是非判定的爻辞,如《井》卦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中孚》卦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由此观之,传本《归藏·齐母经》文辞所表达出的象征意义与今本《周易》部分文辞的行文风格一致,以人、物、事件为象征,具有一定的解释空间,意义可进可退。这是三者文辞风格之间的差异与相同。而传本《归藏》中既有《齐母经》这样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条文,也多荒诞怪异的神话传说及古史人物事例,其中文辞产生时间的上限与下限相当长,文本形成不在一时,因此对于传本《归藏·齐母经》文辞的理解,依然有赖于更多的《归藏》资料出土及讨论。

猜你喜欢
文辞条文周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条文修正前后对照表(七)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对《机车信号信息定义及分配》条文修改的分析
一本读不完的书
浅谈对国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写作教学方面的几点认识
甜甜的“蝴蝶茧”
咬嚼:让课堂建构更灵动
《周易》与《孙子兵法》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