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高校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以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为例

2023-09-02 04:02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陈晓媛高淑珍
办公室业务 2023年9期
关键词:合肥工业大学档案法校史

文/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 陈晓媛 高淑珍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是高校档案系统的重要任务。高校档案系统应深刻理解领悟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新方法,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落实行动,推动高校档案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高校档案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档案工作者也一直将“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而高校档案工作者守护着学校发展的历史,承托着学校的记忆和精神价值,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全校师生、毕业校友,衍生至社会。“为党管档、为校守史、服务于中心工作和师生校友”理应成为高校档案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一)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践行档案人“为党管档”职责。我国的档案工作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为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下文简称《档案法》)明确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为党管档”“档案工作姓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标志,也是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遵循。

作为高校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坚持党对高校档案工作的绝对领导,发挥高校档案的宣传性和教育性,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让师生从校史这段“小历史”中体悟到我党踔厉奋发、开拓进取的“大历史”,激发师生的爱国精神,促使全校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的核心内涵,践行档案人“为校守史”职责。高校档案馆要始终秉承“为校守史”的责任感,以科学的管理手段收集好、整理好、守护好学校的历史,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积累丰富素材,讲好学校档案故事。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自2021年起,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保证档案的保管条件,如针对破损的老档案卷皮进行更换,对库房的排架进行科学调整方便查询利用等。此外,针对地处一楼较为潮湿等情况,为库房加装了除湿设备,保障库房湿度控制在标准范围。档案馆还通过加强与校友企业对接,拟运用新技术方法与手段来逐步改善库房保管环境,有效改善馆内档案实体的保管条件。

(三)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使命,践行档案人“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和师生校友”职责。高校档案工作者应该始终践行“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责,坚持“以师生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提升档案服务实践、服务大局的能力,始终做到学校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高校更要加大档案开放力度,简化档案利用手续,建立档案线上利用平台,努力做到让师生“只跑一次或一次也不跑”。笔者所在的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积极践行党的宗旨,服务广大师生,开展了远程查档利用服务,利用者线上申请,档案馆办理完毕把档案快递到家,实现了档案查询利用的“无接触”“零跑腿”,体现了高校档案人对事业的坚守,也使得员工更注重工作的细节,加深了主动服务、全心服务的理念,力所能及为学校、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加强对学校红色档案的收集、梳理和挖掘,通过举办展览、红色档案汇编出版、开设红色校史公选课等形式,把高校红色档案的宣传利用与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与“四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与荣校爱校教育紧密结合,对于高校铸魂育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和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要加大征集高校红色档案广度和深度,对馆藏已有的和新征集到的红色档案进行科学系统地整理。档案部门要制定档案征集制度,与学校其他单位通力合作,寻找线索,确定征集对象。除了采用传统渠道公开征集以外,还可采取多种征集手段,如自愿捐赠、征购、代管、赠送复制件等。同时,做好征集对象的动员工作和思想工作,完整、准确、齐全地征集红色档案材料,丰富馆藏资源。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之际,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主动向全校各个单位征集红色档案,征集到离退休工作部保存的赖少其先生1982年秋题给合肥工业大学的书法作品《老兵吟》,并举行了移交仪式。收藏历史,传承文明,进一步丰富了档案馆馆藏红色资源,也是档案馆积极贯彻新修订《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的实际行动。

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高校档案工作法制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要求,高校档案系统必须坚持依法治档之路不动摇。

(一)继续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档案法》。高校档案馆可以选取“6·9国际档案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校园中开展《档案法》宣传活动,以搭设展板、发放宣传单、宿舍走访等形式,向师生宣传《档案法》的内容、档案的重要作用等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校园媒体平台,向师生普及《档案法》知识,提高师生档案意识,帮助师生认识档案价值、增强档案意识,在师生群体中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浓厚氛围。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组织校内各单位专、兼职档案员67人参加了全省教育系统档案业务视频培训会,强化档案人员法治意识,提升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同时,组织了全校专兼职档案员开展新修订《档案法》等一系列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学习,不断强化师生的档案意识,提高科学管档的能力和水平,营造了全校共同参与、关心、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在“6·9国际档案日”,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拟定宣传主题为“学《档案法》沿革树职业人新风”,详细梳理我国《档案法》的立法历程,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档案意识。

(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建设是推进档案治理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抓手。高校档案馆应完善部门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依据、处处有标准。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将2022年定为“制度建设年”,全员参与制度建设,充分调动馆内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制度服务于档案馆的统筹管理,成为每位馆员的工作规范和行动自觉。全馆多次召开制度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根据职责分工,梳理需新制定或修订制度22项,各项制度修订以全员参与为原则,责任到人,为档案馆内部管理和业务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取长补短、查缺补漏,积极迎接档案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检查。高校档案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绷紧一根弦,保证各项工作按时完成。根据执法检查通知认真开展档案工作的梳理、排查和整治,要高度重视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定期报告进度,确保存在的问题改彻底、改到位,推动档案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协调发展,不断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档案在高校中的文化育人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校档案记载着一个学校的发展史,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成果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一个学校文化精髓和深厚内涵。档案是高校中天然的文化育人素材,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形式熏陶大学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转变思维模式,提高育人意识。高校档案馆工作者大部分时间忙于日常基础业务,仅把自己定位为收集保管利用档案的部门,未能充分认识到档案的文化价值和育人作用。高校档案工作者要摒弃传统的工作模式,将思维方式由“保管者”向“传播者”转变,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育人自觉性。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组织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毕业生分批来馆进行为期三天的见习。档案馆的老师依次引导学生参观校史展板、整理间、办公室和档案库房。通过详细讲解,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合肥工业大学的校史校情,也熟悉了档案装具、库房设施设备、档案实体整理等基本知识,看到了各种载体的珍贵档案。此外,同学们在档案馆进行了工作实践,体验了档案标签打印、装盒、数字化扫描等业务流程,档案馆还为同学们颁发了实践纪念证书。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档案业务知识,也让他们接受了深刻的校史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档案馆“育人”作用,同时提升了档案工作者的育人意识。

(二)创新档案文化育人形式。高校档案部门参与育人工作大多只是被动配合其他部门提供档案资源,没有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档案馆应拿出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与其他部门合作联动,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搭建档案文化育人新平台。除了传统的开设公选课、举办展览以外,档案馆可以利用当下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构建校园文化传播新方阵。创新发挥高校档案的文化价值,将档案融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大业之中,融入高校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事业之中。

(三)提升编研水平,丰富编研成果。档案馆可以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编研工作,推出档案文化编研成果,为学校育人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生动鲜活的素材,以编研推动档案文化育人落到学生思想深处。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于2021年成立了编研小组,小组成员利用工作之余进行馆藏档案的梳理和编研工作。经过近两年的积累,2023年将出版校史文化读物《秉承“工业报国”理想,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和校史校情读本《从这里开启记忆》,以期帮助师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迅速了解校史校情,激发学生荣校爱校、学习奋进的精神。这一过程提高了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其编研能力,使其档案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结语

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开馆之际对档案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高校档案工作者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不断提升高校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贡献更大力量,在推进高校档案事业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在建设更高水平档案馆上激发新作为。

猜你喜欢
合肥工业大学档案法校史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昌宁县档案馆多措并举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档案法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省档案局馆举办新修订的《档案法》学习活动
大理州委办公室召开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专题会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吉林省档案局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三十周年组织举办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