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红色教育干部培训的问题及路径
——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

2023-09-02 04:02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周宇杰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杨峰
办公室业务 2023年9期
关键词:延安市延安红色

文/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周宇杰;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杨峰

新时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时代的任务和挑战,要加强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必须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措施上更加务实,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延安市注重充分发挥红色精神思想教育的作用,依托延安革命圣地,面向全国开展红色研学实践,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有水平的领导干部队伍,充分发挥了红色精神教化育人的功能,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对当前延安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意见与建议。

一、延安市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取得的成效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爱国主义和延安精神的教育基地。近年来,延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内涵式发展,努力为全国领导干部提供更多精神“钙片”,培训成果上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且受到省委领导的支持。 2019年,各类培训机构培训学员达150万人次,延安已成为全国第三大红色旅游城市。

(一)依托革命圣地,整合教育资源。延安市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基础上,依托延安革命圣地红色资源优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许多培训教育基地正式挂牌对外开展非学历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并迅速整合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等红色教育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以理想信念、党性修养、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为重点的干部教育培训的圣地。许多教育基地自成立以来,面向全国高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开展教育培训及理论研究工作,依托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坚实的理论研究平台、丰富的红色资源,提供模块化组合、个性化定制的选学方式。同时,注重创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让每一个知识点成为一部“活”教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好评,目前已成为全国红色干部教育培训的首选之地。

(二)丰富的红色课程与教学资源。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延安这所“大学校”的作用,做好红色教育干部培养工作,延安市多所干部培训院校充分发挥革命旧址思想阵地的作用,运用特殊性提炼普遍性教学方法,实现点面、个人与集体相结合,让学员深入了解延安红色文化,形成了以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体验教学、场景教学为主体的五大教学模式。延安具有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遗址等革命旧址445处,拥有大量珍贵文物和摄影资料,是全国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全、内容最丰富的革命旧址所在地。延安市将多处革命旧址确定为党性教育的现场教学点,搭建红色资源与党性教育的桥梁,引发培训学员的情感共鸣,提高红色教育培训的实效。

(三)理论联系实际,内涵式发展红色教育培训。“党中央在延安13年”“延安时期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与现实启示”等课程是每一位学员来延安参与红色教育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也是延安红色教育干部培训的一大特色。“洛川县阿寺村:‘苹果+旅游’带来百姓生活好前景”“宝塔区柳林镇后孔家沟村:小苹果助力脱贫攻坚大事业”都彰显了延安老百姓用延安精神实质拔穷根、摘穷帽、致富奔小康的生动实践,让延安精神成为党员干部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的营养剂。此外,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等教育基地始终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它们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强红色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建设,真正使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按照革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发展理念明确建设标准和规范要求,真正实现红色教育培训内涵式发展。

二、延安市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延安红色教育干部培训依托延安革命圣地,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开发了丰富的红色课程与教学资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一定实际成效,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发现其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受训单位及学员重视程度不够。培训单位的领导干部对党性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培训学员自身认知上存在偏差,对红色教育培训的意识淡薄,无法很好地把红色教育培训融入现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中,没有把党性教育作为日常任务去贯彻落实,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使红色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部分学员主观认为红色教育培训重在参观革命旧址和纪念馆,对集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培训单位缺乏对个人培训结果和组织目标考核的激励机制,导致培训学员参与培训和学习的主动性较低。

(二)红色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不足。延安市委组织部于2017年设立了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目前,延安市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中配备教师260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52人、讲师75人、助教18人、领导干部和先进模范40人、教学助理20人。并实行动态管理方式,不进入教师库的教师不允许教学,此对策对授课教师的水平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的师资队伍主要来自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大学等高校,工作环境及其经历较为稳定单一,把握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需求和要求存在一定难度;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年龄断层较为严重,缺少新鲜教师注入。同时,师资培训机构部分老师局限于枯燥乏味的基础知识,跟不上时代形势的发展,现场教学能力不够,导致学习培训满意率不高,降低了培训实效性。

(三)缺乏对红色干部培训机构的监管。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个过程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管理。随着新时代红色教育干部培训的需求增加,大量机构主体也相继成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但是对于这些新成立注册机构的教学能力、基础设施、教学条件等方面,管理部门没有及时进行现场调查和监管措施,导致投机分子利用这一漏洞在互联网上进行虚假宣传,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造成延安红色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混乱、培训机构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导致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红色旧址和历史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如果日常人员总流量过大,会造成人员容纳过多、讲解员相对不足,带来较差的培训体验,影响外界对延安教育培训的整体印象。

(四)红色教育统筹力度不够。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教育育人,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如旧址保护、旅游开发、史料研究等,但缺少负责管理、协调配合、整合资源的统筹机构。延安市红色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凤凰山、清凉山、枣园地带,这一区域资源丰富,历史事件、时间较为集中,但是对延安县域红色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资源浪费严重,教育育人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开发红色资源方面,注重对主要领导人、主要历史事件的开发挖掘,而对延安其他军事、文艺等方面挖掘不够;旧址文物全部由延安文物局管理,但缺乏专门的红色教育统筹中心,导致各部门未能对红色资源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历史研究和探索,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能力有待加强,新时代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不够,未形成串联主线的集体效应。

三、新时代加强红色教育干部培训的路径分析

(一)提高培训意识,增强内生动力。坚持提升受训单位及人员的培训意识,健全相应的选拔考核机制。参与培训的单位和领导干部要认识到红色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和理论认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开展好教育整顿,在深化思想认识上走在前、做表率,才能有效提高本单位人员对红色教育的培训意识。教育培训的关键是提高受训人员的内在动力。受训单位应从条件选拔、结果考核等方面不断激励受训人员,将其综合评估结果与就职晋升、个人年度考核挂钩,学用结合,以此来提高本单位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二)加强师资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师资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课程建设、教育培训组织质量与培训目标的实现。应当坚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大师资人才的培养力度。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聘用专家学者等参与干部教育培训教学,与党政机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红色教育培训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逐步提高课程水平。在师资队伍方面,加大支持授课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外聘专家、教授授课等工作力度,保证红色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成果;坚持贯彻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针,以学术研讨、外出培训为契机,拓宽教师视野,在实践中提高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建立健全教师队伍评价机制,干部培训学院要实行竞争淘汰机制,从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实践认知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有效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队伍建设。

(三)统一规范管理,明确主体责任。干部培训管理部门应强化培训政策制定、过程监督管理、事后考核评估等建设,理顺干部教育培训监管机制,加强引导,从根本上确保延安红色教育培训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对于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政府需进行严格的审查与管理。培训机构负责人作为红色教育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坚持政治领导,强化责任担当。人事组织部门要承担各培训企业工作,确立机构工作职责,便于追踪各培训企业培训规划的实施情况。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实时掌握人流量动态情况,并利用培训时段高峰期,合理采取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等信息化平台进行授课,通过创新培训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学员的培训体验。

(四)强化统筹力度,构建统筹中心。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培训统筹中心建设,创立专门的红色教育统筹中心,对涉及红色教育领域的各部门进行协调安排,建立健全规范程序,相互配合,使产生的社会效益叠加成为合力。同时,红色教育统筹中心也应对师资力量、课程内容、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提高延安红色教育培训的严谨性和知名度。激励培训教师深层次研究,加大红色资源文化内涵的充分挖掘,丰富对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等革命精神的研究。对延安时期的文艺、经济产业、社会、高校建设进行深入的历史研究和探索,挖掘新时代文化资源的价值,加大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力度,为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养料,从而更好地为红色教育干部培训服务。

四、结语

加强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因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机构的功能定位、办学理念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延安市红色教育干部培训虽然取得重大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参与单位培训意识欠缺、干部培训管理部门监管缺位、缺乏对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红色教育统筹力度不够等。新时代,红色教育干部培训应提高受训单位的培训意识、完善干部培训管理部门的监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强化培训统筹中心建设。只有切实抓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新时代红色教育干部培训提供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干部培训质量,提升培训效果。

猜你喜欢
延安市延安红色
延安市关工委:用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是什么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红色在哪里?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追忆红色浪漫
延安市文物古迹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走进延安
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关系研究——以延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