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的阅读推广服务探讨
——以湖南省宁远县图书馆为例

2023-09-02 04:02湖南省宁远县图书馆罗丹
办公室业务 2023年9期
关键词:群体图书馆服务

文/湖南省宁远县图书馆 罗丹

我国对社会群体的阅读途径以及阅读资源不断进行优化和整改,是增强社会群体阅读意识和提升文化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公益性以及普遍性的特点是公共图书馆向社会提供阅读服务的核心要素。

一、图书馆特殊群体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中,特殊群体也参与了工作和社交,也有了更高的阅读和学习需求。然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基础设施,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视力受损者而言,使用传统书籍并不可行,他们需要使用阅读机,通过声音来获取知识。因此,图书馆应该拓宽渠道,使特殊群体能够方便地阅读书籍。

(一)保障特殊群体阅读权利。我国公共图书馆作为基础设施,受众群体不仅包括普通社会群体,还有一大批自身文化水平不高、阅读能力不强的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流动人口等。这些特殊群体由于各种实际原因无法享受阅读的权利。这种现实条件的限制使得特殊群体与其他普通社会群体之间的阅读差距越来越大,会导致社会文化发展朝着不平衡的方向发展。为了缩小特殊群体与其他普通社会群体之间的阅读差距,推广特殊群体阅读,保障他们的阅读权利,提高整体社会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公共图书馆具有公益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应该为特殊群体提供适当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以达到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促进社会文化的平衡发展。以宁远县文化志愿服务图书分队为例,他们通过与特校老师沟通,了解到特殊孩子们的需求,为他们带去适合阅读的图书和教具学具,并与孩子们一起互动、讲故事、做游戏,传递温暖和关爱,为文化的传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服务体现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责和使命。

二、公共图书馆面向特殊群众进行公益阅读推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一)主观服务意识不够。公共图书馆在面对特殊群体时,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存在不耐心或不公平对待的现象,缺乏同理心。这种服务态度的差异化需要从公共图书馆管理思想的根本上加以整治和改进,以提高对特殊群体的服务质量。

(二)条件的局限性和服务方式的单一。我馆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虽然处于县级中心的位置,但布局老,馆舍面积不大。一楼大厅左边大房间是报刊室,右边是少儿室,其他的都是小房间;二楼虽然有大房间,但一些特殊群体无法直接上二楼。考虑到他们行动不便,把一楼大厅后面的小房间设为视障阅览室。然而,由于书籍设备占用了空间,能容纳的特殊人群比较少。馆舍正大门和右边都是阶梯,左侧的才是水泥路通道,大门处只能在左侧设计特殊群体通道,在墙上张贴特殊群体通道标志。但由于读者习惯,很多人都没有走台阶,而是走特殊群体通道,这样对特殊群体而言,使用仍不够便捷。同时,我馆提供的服务类型,依然遵循的是传统的服务方式,平时服务读者是面对面现场服务,但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无法到图书馆现场享受服务的情况来看,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推广和实际应用,依然存在着很大特殊受众群体局限性,不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缺乏公共图书馆配套设备以及专业人员。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加大了对基础服务设施的投资。然而,在日常服务能力方面,与社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服务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特殊群体对公共设施服务的要求更高,公共图书馆中的特殊硬件设施因此变得更加重要。目前,我馆的专业设备种类与服务类型较为简单,数量不足,难以为特殊群体提供适合的服务。此外,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性的服务培训,对特殊群体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较差,无法为特殊群体提供良好的服务。这严重影响到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提供社会服务,对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四)经费投入不足。特殊群体的阅读推广活动缺乏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相对于普通群体的阅读推广,特殊群体阅读推广效果显现慢且需要更多的财力和人力。县级图书馆由于经费较少,一年只能开展少数特殊群体阅读推广活动,难以满足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因此,希望政府能够关注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让公共图书馆向更加公益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三、面向特殊群体的公共图书馆公益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加强制度建设、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全民阅读热潮。为此,国家提出了有效的建设策略,以推动社会群体阅读能力和文化素质水平的高质量、先进化发展。同时,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社会特殊群体的服务水平,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障特殊群体的社会基础服务权利。公共图书馆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其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也是面向特殊群体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制度保障。为保障特殊群体在公共设施服务事业中合法享有权利,公共图书馆需要确保自身的正常运营,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制度规定来保障特殊受众群体的权益。因此,借助国家福利政策和法律规定,形成针对公共图书馆特殊受众情况的规章制度,是保障特殊受众群体阅读权利的必要手段。

(二)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素质。公共图书馆的创建旨在提供公平公正的阅读服务,保障特殊群体读者的基本阅读权益,推动社会整体知识水平的提升和发展。然而,当前社会现状下,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整体运行结构、服务水平能力等方面,因此需要加强资源配置,以满足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和推广阅读。公共图书馆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交流传播组织,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权利去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和学习。在“以人为本”的国家建设理念下,不允许因为社会成员特征造成教育程度不公平的现象。

为实现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平等阅读和学习权利的要求,公共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必须具有针对性、具体精细且可实施。公共图书馆不能区别对待某些特殊群体,而应同等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阅读和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图书馆唯一提供服务的主体,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设施服务的主力军。因此,必须增强自身的公共服务意识并提高专业素养,正确对待每个读者,并尽可能满足每个读者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个读者在公共图书馆拥有良好的服务体验。为更好地服务特殊群体读者,我馆开展了“特殊群体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中,工作人员以特殊群体的身份,亲身体验了特殊群体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不便和挑战,更深刻地理解了特殊群体的无奈和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工作人员能够用平常心和更多的耐心对待特殊群体读者的阅读诉求,给予他们更优质的暖心服务,帮助他们享受知识阅读的权利。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人员不仅是提供书籍和阅读场所的工作人员,更是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因此,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公共服务意识并提升专业素养,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满足每一个读者用户的学习需求。无论是对于特殊群体读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应该摆正服务态度,用良好的服务形象对待每一位读者。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在公共图书馆有良好的服务体验,享受到公平公正的阅读权益。

(三)增强馆员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满足特殊群体读者的需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由于特殊群体读者的个体差异和阅读障碍,部分工作人员在服务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例如,当聋哑人士来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时,因为双方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难以提供有效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在服务特殊群体读者方面加大投入,培训部分工作人员掌握手语等相关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为特殊群体读者提供服务。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应该及时了解特殊群体的需求和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以此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形象,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促进社会整体知识水平提升和发展中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服务特殊群体,我馆计划建立一支专门为其提供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为此,我馆计划招聘从特殊学校毕业的专业人士,专门服务特殊群体。计划开设特殊日,每周末为特殊群众提供上门借阅服务,并开通热线,为特殊人群提供阅读查询等方面的服务。在具体实施中,也面临一些困难,比如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来教授手语等知识,再加上我馆工作人员以中年群体为主,让他们重新学习手语等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提升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特殊学校毕业生前来图书馆工作,将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特殊群体服务,让他们享受知识阅读的权利,实现平等接受教育的目标。

(四)联合县残联、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阅读活动。2019年5月19日是“全国助残日”,我馆与县残联合作举办“因爱发声,为你阅读”爱心公益活动,图书馆发布公告和提供书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寻找合适的爱心大使录制书籍阅读的音像资料,并上传到图书馆网站和视障阅览室供特殊人群学习。同时,在馆里提供画笔等用品,联系县莲花小学老师带领一部分有绘画特长的学生来馆作画,画好后贴在特殊教育学校走廊和视障阅览室。一般这种针对特殊群体的大规模的活动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租录音棚需要一大笔费用,而我馆经费不足,举办有点吃力,一般与特殊教育学校合作较多。2021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馆长与7名馆员带着绘本与串珠来到特殊教育学校,少儿室工作人员挑选了绘本《会说话的点点》,这本书除了色彩感知以外,还让图片具有了发声的功能。活动现场,孩子按照图形的大小、色彩、距离、数量、节奏、幅度、心情、发出声音,这些点点还会变成一段音乐或一阵争吵,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们笑出来,说出来,跟着点点动起来。既让孩子感受哭泣、吵架、和好的情绪,又让孩子们能在绘本分享中把各种情绪表达出来,学会像普通孩子一样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调节情绪。绘本活动结束后,又协助特教学校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做串珠、玩玩具、拼拼图、做游戏,互动逐渐频繁,孩子们很开心,整场活动其乐融融。我馆还特意在特殊服务学校设立了特殊图书流动点,方便特殊学校孩子课后带回家阅读学习。2022年“六一儿童节”,在馆里举办关爱特殊儿童群体绘本阅读推广活动,活动现场讲述了《活了100万次的猫》和《帕西爷爷有办法》两个故事。馆员用夸张的表情和语气讲故事,像放电影一样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也积极跟着互动,共同参与到故事的讲述及表演中。通过活动讲述有趣的故事与孩子们产生了共鸣,把阅读的小种子“润物细无声”地播撒到了这些孩子们的心中。同时,图书馆提供了合适环境和书籍供特殊孩子学习,除活动推广外,更要注意馆里为特殊群体提供的日常服务。总而言之,图书馆要加强与残联、特殊学校等组织合作,提供场地和阅读推广服务。让更多的特殊群体不仅“读”上书,还能“读”好书。

(五)推出线上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为了让部分特殊群体能够享受到阅读服务,我馆利用信息技术系统的发展与湖南省图书馆联合开通电子资源共享,推出数字阅读平台,将纸质书转换为电子书,为特殊群体提供了更加方便的阅读方式。图书馆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满足特殊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让他们无须出门就可以阅读图书。同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丰富,设置了专栏,方便特殊群体开展阅读活动、交流读后感、提高阅读水平,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最近,我馆为了让全省读者能够便捷地享受阅读乐趣,举办了“因爱发声,为你阅读”爱心公益阅读活动,孩子们录制了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书籍片段,并用爱心小卡片和绘画表达了对阅读的热爱,这些爱心语音故事将以数字资源的方式存放在图书馆,共享给视障人士和留守儿童,用声音和图画丰富他们的阅读世界。

(六)线下设立特殊人群阅览室。我馆根据自身馆舍条件,在一楼设置了视障阅览室,采购了盲文书籍和磁带等传统阅读辅助工具,由于经费不足,视障阅览室提供的书籍种类较少。希望未来政府能更多关注这些特殊群体的需求,提供资金支持,使公共图书馆更加公益化、人性化。

四、结语

特殊群体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对特殊群体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围绕这条路,宁远县图书馆从未停下脚步。尽管工作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也会一直努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公共图书馆应当更加关注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使书香有爱,阅读无碍。相信今后公共图书馆围绕特殊群体的工作会越做越好,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群体图书馆服务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