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研究

2023-09-02 04:02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林海燕
办公室业务 2023年9期
关键词:公共资源储存管理系统

文/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林海燕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不断拓展,在各项业务的交易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档案数据,而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档案管理需求。传统档案管理模式采用纸质存档,随着储存年限的增加,档案的保存难度越来越大,使得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推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很有必要。将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运用至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和管理业务流程中,能够对交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提供更加优质的交易服务。同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升交易服务效率,并且对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降低交易成本,促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机构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一、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档案管理中应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实际效益

在公共资源交易档案管理中,电子系统的建设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交易档案的自动化管理,对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档案资料进行采集和整理,实现档案信息的合理化利用。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相比,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用价值更高,能够对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促使档案管理的效率提升。除此以外,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能够减少管理成本,而且档案的储存时间更长,能够更好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一)电子档案管理成本下降。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模式,可以将储存的数据信息进行压缩并输入数据库内,从而减少纸张的使用,减轻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储存压力,使得档案管理成本下降。除此以外,我国现阶段正在大力推行绿色无纸化办公,电子档案管理的运用与之相符合,这对档案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二)档案储存时间更长。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实现以Web Service的标准数据接口对接方式,通过XML数据交换格式,与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对接。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安全储存,而且能够延长保存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时,需要做好系统维护和安全防护工作,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对储存的电子档案进行加密和权限管理,确保电子档案的数据安全。

(三)电子档案开发利用水平高。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档案管理中运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与前端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将各项业务开展中所采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自动化收集和归档,还能够根据档案资料的具体类型,将其进行合理划分,实现分类管理,不仅减少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从公共资源交易档案利用方面进行分析,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检索工具,通过输入关键词、编号等,在短时间内找到需要查阅的档案资料,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相比更加方便,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借阅人只需通过登录网络平台,在权限范围内就能实现在线借阅。而且在平台的支持下,这些电子档案能够实现快速流通,使得资源传递速度更快。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创建,能够使得档案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为各方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

(一)电子档案的采集。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档案管理方面,档案信息资源采集是其中的关键,这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不论何种档案管理方式,都需要重视对档案信息的采集和接收,以确保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因此,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想要完善电子档案管理,需要结合其特点和要求,做好电子档案的采集和接收。在实践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从如下方面开展工作,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一,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系统应当紧密联系,根据两者的数据信息,制定统一标准,实现两者间的数据共享,使得档案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保障,并且数据信息的完整度更高。

第二,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工作前,应当设置对应的目录结构;在业务招投标结束后,业务系统应当根据具体的信息资料,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档案目录结构,按照档案数据类型,使其能够自动进行类别划分,并储存至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内。录入档案数据后,系统能够快速展开工作,对内置目录结构中元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在数据的完整性不足且存在虚假数据的情况下,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此来提醒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让其立即对档案数据展开核实,这样能够进一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与此同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不仅需要具备自动传输功能,还需要配合手动上传,这样即使在特殊情况下,工作人员也能够通过手动传输将数据输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使得信息数据更加完善。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业务系统和档案系统应当保持绝对独立,并且传输应仅为单向,即档案数据仅可从业务系统传输至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反之则无法传递,这样能够防止工作人员私下更改,使得电子档案数据的真实性更高。

(二)电子档案的储存管理。公共资源交易档案随着业务的增加,档案数据信息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档案通常需要储存较长的时间,若是采用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档案储存难度会不断增加。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运用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电子存档方式,不仅能够压缩档案储存空间,而且档案储存的安全性有所提升。实际运用可从如下方面进行。

第一,电子档案案卷配置。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当提供文件目录配置功能,其中需要涵盖目录名称、编号等信息。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根据文件目录的具体信息,对其档案信息进行合理增添和删减。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可根据文件后缀限制、大小等,对文件目录进行科学调整。

第二,电子档案目录查询。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全宗信息配置功能,包括档案名称、编号、责任人、管理现状等。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创建案卷,并将其与全宗信息相联系,此后相关人员想要获取档案信息时,只需登录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输入想要获取的档案信息编号或名称,就能够不受时间和权限的限制,随时查阅档案信息,不仅大幅度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而且实现了信息价值的增值。

第三,电子档案统计功能。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自行完成电子档案归档、借阅、下载等工作,还能够以图表的方式,将档案信息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直观、清晰地展现,使档案管理更具条理性。管理人员可根据使用情况,对管理工作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电子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公共资源交易档案涉及多方面的信息,包括参与主体的个体和机密信息。因此,这些信息必须进行严格审批,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调取和利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标准(试行)》对公共资源交易的档案做出了有关规定,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查询制度,同时还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提供档案查询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仅需要做好档案的查询和记录,还需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核查,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因此,针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员的不同职能,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运用时,可将用户划分为两种类型:档案管理者与档案审核者。其中档案管理者需要负责档案日常管理,包括档案的借阅、归档等,同时需要对归档的信息进行梳理,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档案审核者的职责在于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档案进行查阅,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在权限内开展相关工作,对重大事项审核,应借助统计报表,以便更好地掌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在借阅人提出电子档案借阅申请时,档案管理者需要对所填写的信息进行审查,在确定无误的情况下,将申请递交至档案审核者,由其对借阅人信息进行再次核查;而在借阅后,档案管理和审核者均能够对借阅信息进行查看,包括借阅人相关信息、借阅内容及用途等,在审批通过之后,档案管理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开通借阅人的查阅权限,并对其查阅时间进行限制,在授权时间内借阅人能够随时查阅相关信息。而借阅人在授权时间截止后,电子档案则会自动归还,这时借阅人将无法再次对档案信息进行查看和阅读。

公共资源交易业务涉及的环节较多,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等。在这些交易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料,使得资料信息冗杂。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交易方式,在同一环节中,数据可能会出现变更,这就需要电子档案在不同方式的交易和环节中,能够有效应对变更情况,生成相对应的档案资料。例如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招标系统中,可以加入档案管理模块,有助于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促使管理水平提高,为档案信息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三、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策略建议

(一)加快档案标准的制定和贯彻。应当提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制定统一标准,尽快实现信息化的贯彻。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已有许多实例,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可加以借鉴,进行有效改进和优化,实现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二)安全性方面建议。在电子档案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管理,优化公开制度,这样不仅能够为档案的安全性提供保障,而且还能够确保信息资料的保密性,使得民众对电子档案的信任度提升。除此以外,还需要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增强民众的防范意识,严格设置档案的查阅权限,避免档案信息出现泄露。在档案储存后,需要对其进行备份,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备份的档案进行监督和管理。

(三)重视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档案电子化处理的难度较高,需要引进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管理效率。同时,能够确保档案的安全。除此以外,引进的人才不仅需要接受系统化的思想道德培训,还需要接受专业技术培训,促使其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以便更好地使用新型设备和科技。此外,应当根据现有工作人员的能力及素养,引进所缺人才,保证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化发展。

(四)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应当制定与之相符合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为档案电子化、信息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使得电子档案的设置及使用更加规范。

(五)合理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档案管理电子化。在公共资源档案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国家政策在此领域中提供了相应的服务支持。鉴于此,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档案管理的建设,能够帮助企业明确自身的不足,与其他企业进行对比,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已有多个企业完成了电子化档案系统项目,例如,国泰新点电子化档案系统已经成功上市,上海中信紧随其后,完成了项目的开发工作。因此,其他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可以向国泰新点和上海中信学习,对自身的系统建设进行合理改进,以加快建设进程。

四、结语

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存在诸多优势,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引进能够大幅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节省档案管理成本,延长档案的保存时间,使得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更高,有助于充分挖掘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档案数据的潜在价值。因此,对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档案管理者而言,应当提高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对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减轻纸质档案储存的压力,使得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在优化营商的环境下,对档案进行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节省人力和物力成本,这对公共交易中心档案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公共资源储存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云南省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工作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
云南省搭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