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点

2023-09-03 04:06
工友 2023年6期
关键词:保持沉默试用期自律

对“外放”毛病不能一味妥协

5月25日,福建龙岩某小学一名老教师在工作时间公然外放视频,影响到周围其他教师备课。另一名青年教师提醒后遭反怼:“你一个临时的。”前来劝和的女教师也被恶语相加。(5月26日《杭州日报》)

点评:

毋庸置疑,老教师在办公室外放视频属于不文明行为,对其他教师办公造成了干扰。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保持沉默,但一味妥协可不行,社会需要更多像这位青年教师一样的人,敢于对不良行为说“不”。

在公共场合不影响到他人的正常活动被视为一种默认的社会礼仪,仅仅依靠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依靠“他律”。“他律”是接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老教师在工作时间公然外放视频,对周围其他教师备课造成干扰,青年教师站出来对其制止就是一种“他律”。在社会大环境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保持自律,“他律”比自律更高效。

对于善意劝告不听甚至反怼的,应当借助更高级别的“他律”,“他律”往往要求其必须为之付出代价。例如通过新闻媒体的曝光,相关部门的处罚等等。保持沉默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助长无理取闹和不正之风。

试用期不能成“白用期”

一餐饮公司招聘厨师、服务员后,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无工资发放记录,3个月内就将他们辞退,利用这些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怕维权时间长、程序多,容易放弃索要工资的特点来侵犯其合法权益。(5月26日《工人日报》)

点评: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被证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即便应聘者在试岗、试用期确实不符合岗位条件和要求,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依法有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仍然应当对劳动者已经履行的劳动义务,承担支付劳动报酬的责任。

一些用人单位通过不断招聘和辞退试用期员工,以动态维持一定数量的用工人员。而“试完不用”,又不给任何报酬,则是赤裸裸的侵权行为。对这种行为必须采取措施防范和严厉打击。一方面,各地劳动监察等部门,应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特别是试岗、试用期情况开展定期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试完不用”等违法行为,应揭开其侵权的“遮羞布”,并给予严厉的惩罚,同时支持和帮助劳动者维权;另一方面,劳动者应当坚决抵制试岗和试用期内各种侵权行为,并及时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如果遭遇用人单位“试完不用”或不支付报酬、不缴纳社会保险,要敢于说“不”,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保持沉默试用期自律
能自律者为俊杰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保持沉默
带薪年休假资格与是否试用期无关
以他律促自律
从中外试用期规定的法律比较看我国试用期的法律发展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试用期为两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试用期为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