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绿色时代 共创农业未来 加快推进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开发建设

2023-09-03 14:17张国坤
上海农村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新洲产业园现代农业

■张国坤

千年的农耕文化滋养中华大地,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当前正向农业强国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横沙新洲地处万里长江最东端,环江临海,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战略空间。开发建设横沙新洲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上海践行农业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一、横沙新洲开发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得到重视和长足发展,生态岛、水源地、农业发展和造船工业等,对上海整体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特别是横沙新洲,经过近20年的滩涂整治,目前已成为新的陆地,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净土,土地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南北毗邻长江深水航道和崇明东滩、九段沙自然保护区,东临横沙浅滩,具有独特的生产生态资源禀赋、航道岸线资源优势和未来战略空间价值,既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也是一座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金山银山。

推进横沙东滩农业产业园建设,对于上海农业产业发展、国家现代农业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9月,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现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强在横沙岛调研时强调,横沙岛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和都市现代农业的主要承载地,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的前瞻研究、科学规划、综合配套和精细管理,推动横沙东滩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2022年12月,市委书记陈吉宁在横沙新洲调研时指出,要深化对园区定位内涵的认识,把握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着眼生态绿色农业方向,大力发展高端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提升生态空间综合效益,实现发展和保护相统一,更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为强化产业园建设的统筹推进,2021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协调和指导产业园规划、建设、开发和运营。同年12月,市政府批复同意筹建上海市现代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市属功能保障类国企,承担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的开发建设的主体责任。

二、横沙新洲规划形成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按照《上海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要求,2022年3月,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牵头开展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规划国际方案征集,对标国际一流、着眼长远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规划建设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全力打造匹配超大城市目标定位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高地。

同年9月起,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崇明区人民政府按照区域联动和空间一体的原则,联合开展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3-2035)编制工作,加强横沙新洲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和建设。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充分衔接落实横沙新洲发展战略,集中开展三家设计单位关于空间格局的多方案比选,同时本市相关职能部门也分别牵头开展若干专题研究。经综合优化深化,形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

在规划编制中,横沙新洲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聚焦农业强国建设和现代化农业园区发展要求,树立都市现代生态绿色农业的示范区;坚持生态优先理念,落实“长江大保护”和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战略要求,强化长江入海口区域总体生态空间锚固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循环使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构建能充分发挥横沙战略资源优势的空间格局,为破解超大城市发展瓶颈,支撑上海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三、横沙新洲规划内容

今年1月,市政府发布了《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发展战略规划(2023-2035)》和《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3-2035)》,具体擘画了横沙新洲的美好愿景和蓝图。

根据规划,横沙新洲将立足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大力发展高端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着力打造世界级现代都市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区和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园区发展新标杆。预计到2035年,横沙新洲园区总体框架全面建成,生产水平国际领先,设施服务体系健全,生态绿色特征鲜明,农业科技资源有效集聚,农业改革创新功能基本实现,园区总产值达到300 亿元以上。

规划明确,横沙新洲将形成“一原点、两轴线、三组团、十方田”的空间结构。“一原点”:智农原点,承载园区核心功能,打造园区综合性管理服务中心。“两轴线”:东西综合发展轴,集中呈现现代农业生产场景;南北综合服务带,主要承载农业产业服务功能。“三组团”:一是中部科技引领组团,将引入全球领先的顶级企业,形成全球农研科创的标杆和未来农业试验基地;二是东西两侧的的生态农业组团和规模生产组团。“十方田”:园区由主要道路分隔形成10 片近万亩的现代农业生产空间,集成先进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实施远程控制、实时监测、智能反馈和精准作业。园区的现代农业生产空间超过10万亩,其中,耕地6.5 万亩,设施农业用地等其他农用地3.5 万亩。此外,还配置了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同时,在园区最东侧预留了约2 万亩的战略空间,可打造高品质的生态场景。

横沙新洲将坚持规划引领,建设现代农业“五大高地”:一是高品质农产品供给高地,强化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保障城市居民主要农副产品10%-15%的供应量,成为上海优质绿色副食品核心供应基地。二是前沿农业科技示范高地。强化高科技设施装备农业发展导向,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装备农业、循环农业,大幅度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三是和谐发展生态价值高地,坚持近零碳、零污排放的发展导向,全面构建种养循环产业体系、农业生产废弃物全量化利用,推进绿色能源等应用实践,推动发展和保护相统一,打造长江口绿色循环生态农业样板。四是宜农宜游宜学品质体验高地。强化“园区”即“景区”理念,依托长江河口独特地貌和未来农业示范场景,植入科普教育、休闲体验、展览展示等功能,打造青少年现代农业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小手牵大手”效应,吸引亲子游、研学游,实现宜学宜游多元功能。既能满足小朋友们学习现代农业、家长们体验美好空间的需求,也能大力促进园区产业的品牌建设、品质管控以及营销推广。五是制度创新合作开放高地。强化农业资源配置能力,先行先试开展制度创新,构建符合大都市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制度体系,彰显上海农业综合改革成果。推动研发、生产、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布局,促进一、二、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吸引国内外现代农业领军企业入驻。

规划强调,横沙新洲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农业园区,坚持生态绿色发展,突出循环农业特色,强化智慧科技赋能,推动多元融合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基础保障产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畜类养殖三大主要产业。二是积极发展新洲特色产业,主要聚焦蔬果种植、花卉种植和食用菌种植。三是联动发展延链增效产业,聚焦现代加工、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等产业。四是稳步发展融合创新产业,包括科创研发、智慧设施、绿色农业集成服务、生物育种、检验检测等。通过构建“四大”产业体系,园区还将同步形成教育科普、休闲文旅、开放合作、要素市场“四大”支撑功能,支持整个园区产业更好的融合发展。这里展示的是横沙新洲的产业布局图,我们对园区内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各个板块进行了系统谋划。产业布局总体按照“南部种植、北部养殖”的构想进行设计,整体形成种养循环的生态产业体系。

四、下阶段工作设想

横沙新洲是一片充满希望,有着无限想象、无限可能和生机活力的热土,作为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横沙新洲)的开发建设主体,上海市农投集团将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深化对产业园定位内涵的认识,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国有资本优势,与国内外现代农业行业领军企业、一流研发机构及专家团队合作,共同开辟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彰显中国现代农业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引领全球现代农业产业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力量,为世界贡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

1.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 围绕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世界级现代都市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区和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园区发展新标杆的发展目标,按照找准对标方向、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领、科学推进建设、高效运营管理的思路和原则,聚焦重点、集中布局、远近结合,按照目标清单化、清单项目化、项目节点化的要求,细化方案、突出重点、挂图作战、滚动推进,尽快将资源要素投入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场景。到2025年,基础设施先行启动,土地整治及项目实施成效显著,基础保障产业、特色产业等重点项目启动实施,核心区建设基本完成,现代农业园区管理架构和运行体系初步成型。

2.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 在规划建设推进过程中,科学把握规划总体目标与园区产业功能定位之间的关系,从满足农业生产功能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园区已经形成的农田、水系、海塘大堤等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把握好基础设施建设强度,做到规划建设与产业实际需求相匹配。合理安排建设步骤,聚焦重点区域开展首期项目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配置效率,体现集聚示范效应。园区农用地占比70%以上,生态空间占比80%,深化风貌研究,注重体现乡村肌理、自然生态风貌,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形态特色,塑造独特的“横沙新洲印象”。

3.进一步创新投资方式。 始终坚持以高品质农副产品供给作为园区主责主业,加强对园区土地资源的统筹,不出让土地,坚持由国资运营园区,创新产业投资发展模式。一是涉地资产国资投入。园区土地不出让,涉地产业基础设施由农投集团“量身定制”,建成后租赁给项目主体;生产经营性设施设备及生物生产资源由产业主体投资,或与农投集团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投资和运营。二是优质产业共同投资。发挥国资的产业引导和门槛准入功能,募集“志同道合”的社会资本和产业主体,共同参与项目投资,发挥产业主体高效、专业的运营能力,培育优质产业项目。三是市场营销合作拓展。充分发挥“国有+民营”“线上+线下”“传统+创新”各类渠道特点与优势,与合作方一起创新共建适合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高品质农产品销售模式,共同打响“横沙新洲”品牌,实现产业链增值收益。

4.进一步推进平台建设。 为更好、更快、更加科学地推进园区开发进程,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海市农投集团将着力打造“资源整合、资产经营、金融支撑、管理服务、产销对接”一体化平台。一体化平台将链接科技、资本、生产、市场、信息等各类要素和资源,发挥国资的统筹优势和引导作用,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配置,切实解决好大家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为投身横沙新洲现代农业发展的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努力为横沙新洲创造良好的营商投资环境。□

猜你喜欢
新洲产业园现代农业
让阳东新洲的腊味飘香各地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现代农业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深圳新洲商业文化广场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