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融入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3-09-05 05:54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公安总书记

卢 琪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公安政治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听取公安工作汇报、发表重要讲话、会见公安英模代表、为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等重大活动,提出一系列关于我国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融入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公安院校教师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方向、找准课程思政元素、打造具有公安特色的课程思政品牌。同时,将重要论述融入公安院校专业课教学之中,也是目前及未来公安院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重要支撑。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的价值维度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既有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公安工作宏观的整体把握,也有对人民警察队伍性质、特点和担负主要任务的微观具体诠释[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笔者主要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三方面论述其融入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维度。

(一)为谁培养人:始终把握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警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公安工作之魂,是强警之要[2]。为党和人民培养新时代公安人才,是公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的。对公安院校而言,政治上是否合格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历次讲话中,其核心指向均是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从公安机关阶级属性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决定了公安院校为谁培养人的政治属性。从公安机关的职能使命来看,我国公安机关由我党创立并始终接受党的领导。周恩来总理说过,“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3]。因此,公安院校要铸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始终把握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

(二)培养什么样的人:牢牢把握公安队伍的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刻的人民情怀、鲜明的法治精神和严格的纪律要求,为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培养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

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忠诚意味着什么?《说文解字》解释为“忠,敬也,从心;诚,信也,从言”[4]。忠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崇敬,诚是心口一致的坚信。“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极其高贵的政治品质,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高价值追求。当前,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战略意义重大,必须让公安院校师生深刻认识到公安工作在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使命,忠诚履职尽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公安的根本属性是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多次讲话中强调公安机关要深化机制改革,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懈努力。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始终强化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意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对人民群众充满真挚的感情,筑牢学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

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追求,以教学为牵引,将公正执法的思想融入专业课堂。

坚守纪律严明的作风要求。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警一刻都不能放松。要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公安院校要充分利用警务化管理优势,坚持“严在平时、管在日常”;利用课堂主渠道,培育学生“四个铁一般”意识,使学生对法规纪律产生敬畏之心。

(三)怎样培养人:准确把握公安队伍改革方向

关于如何培育新时代公安队伍,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中体现了具体实践意见。一是充分利用公安实践工作经验。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枫桥经验”不是停留在工作经验的分享层面上,而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讲好一线公安工作经验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途径。二是充分发掘公安英模精神。2017 年5 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公安英模代表时深情指出,“广大公安英雄模范身上体现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2022 年5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公安英模立功集体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公安英模精神宣传与培育,是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路径,要通过典型案例深刻地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共鸣和职业认同,筑牢核心价值观。三是精准面向科技兴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要求,“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公安院校要以大数据等专业课程为支撑,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观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也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思政内容资源。将重要论述融入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单单是思政课的责任,专业课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致力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公安院校积极推进重要论述融入专业课堂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责任不明,有待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目前,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存在着任务层层发包、层层转包、最终指定到个别教师的现象,从而形成了指定教师承担课程思政建设任务的包干模式[6]。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包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或教学团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全员参与的上层设计、没有明确的行政化任务、没有整体的责任分工,就背离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二)针对性不强,影响知识系统的重构

调研发现,一些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试图融入重要论述内容,但对于思政元素通常强行“植入”,效果不明显。在不少专业课程大纲中,教师虽将重要论述相关内容列入素质目标中,但在教案中却没有思政元素的具体融入路径,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原因在于一些教师没有深入理解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没有根据专业课程的学科特点遴选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7]。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公安院校教师需要系统研究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梳理重要论述的课程思政元素,结合专业课的知识结构,将重要论述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精准融入。

(三)主体性不突出,有待师生的有效互动

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重要论述的内容更多停留在教师的讲授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与教师互动较少,没有以主体身份参与到课程思政教学中。因此,作为主导者的教师不仅要加深对重要论述的研究和理解,同时也要对学生有更全面、精准的把握,根据学生对公安工作或公安理论产生的思想困惑因材施教,将重要论述的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得更具有针对性。此外,要进一步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生成性不明显,缺乏充分的实践设计

对重要论述的学习不仅需要深刻全面的理论研究,更需要解决实践问题。将重要论述所强调的忠诚意识、人民观、公正观念、纪律观落实到学生的意识中和行动上,体现在未来公安工作中,是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目的。调研发现,很多公安院校的理论教师缺少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在理论结合实际上显得较为薄弱。重要论述内容和精神多停留在教师的讲授中,让学生“知道”而非“实践”,因而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缺乏必要的行动支持。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针对目前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指导,优化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从顶层设计、育人内容、育人主体、育人方法等方面切入,构建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坚持整体化与个性化,推动课程思政协同共建

将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和使命,并非单一部门、单一专业或单一教师能够完成的工作,融入路径的规划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树立整体化思维,统筹“大思政”格局,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同时,课程思政并非简单的“课程+思政”,是在尊重学科内在规律基础上,将价值目标与知识目标相融合,所以,课程思政建设还必须兼顾学科的个性化,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应坚持整体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路径导向,将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路径相结合,构建课程思政整体运行机制。

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相结合,形成整体运行机制:从顶层设计上,始终坚持党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公安部党委、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委—教研室党支部的作用,全面覆盖、层层递进、相互支撑。在具体课程实施上,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和学科特色,充分研究重要论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增强重要论述的价值引领导向,形成学科独特的课程思政路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学科专业知识建构为支撑,扎根公安工作实际研究重要论述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具体运行途径包括:一是实施教学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建设,将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标准、教案、案例等;二是以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口;三是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落实“三集三提”,即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

(二)把握内容性与价值性,夯实课程思政价值支撑

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内涵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中,梳理重要论述的课程思政要素是关键。以林崇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3领域、6要素、18要点模型为参考[8],整合梳理重要论述课程思政元素的具体内容表达。将重要论述从方向、宗旨、使命和保障四个方面进行价值维度构建,面向公安机关对复合型警务人才培养需求进行精细化梳理,建立“4 个维度、8 个核心思政元素24 个基本思政要点”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课程思政内容框架(见表1)。

表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课程思政内容框架

(三)追求主导性与主体性,关注课程思政互动模式

重要论述融入公安院校专业课程的行动与成效,教师队伍建设是核心。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学生是课程思政的主体,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公安院校要培养和打造政治过硬、有情怀、有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队伍,教师日常的为人处事作为一种隐形教育,是课程思政的“第二课堂”。二是完善教师培训机制。组织并鼓励教师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重要论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等相关内容的培训,结合课程思政规律把握重要论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三是组建教学团队。鼓励教师跨学科交流,发挥思政课教师在教师团队中的理论优势作用。四是健全考核评估方式。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考核体系中,如在职称评定中细化课程思政工作年度评价标准,以专家评估、学生评价、教学效果等为依据,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不仅要主动提高思想认识,而且要对教学对象有更准确的把握,才能使课程思政更有针对性、导向性、亲和力,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是建立优秀教师参与学生中队管理机制。让教师能更多参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加深师生情感交流,拓宽课程思政教育渠道。二是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等途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对重要论述等核心价值导向的深刻认识和情感认同。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充分开发MOOC、SPOC 等课程资源,在已经成熟的教学资源中融入重要论述的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堂上以问题情景为导向,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实现对思政内容的感悟、体验、内化、巩固和生成,在各阶段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将重要论述的课程思政内容以“盐溶于水”的方式内化到学生的认知体系中。

(四)丰富理论性与实践性,强化课程思政效果生成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包括理论学习和理论实践两个方面。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如无源之水,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如无本之木。强化公安院校教师“人民警察+人民教师”、警校学生“预备警察+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把课堂搬到社会上、搬到公安实践中,把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融入教学全过程[9]。

调研发现,一些老民警对实习生说,“你们在校四年不如在我这里干四个月”。这些观点不完全准确,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安机关对人才需求的一种态度。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基本目的,因此亟须进一步健全校局联动机制:一方面,建立教师到公安一线工作、调研常态化机制,统筹学生实习见习任务,一定要让教师和学生带着任务去、带着课题去,实打实地参加工作、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重要论述在公安实践中的价值内涵;另一方面,公安院校邀请基层民警、英模代表、民警家属走向讲堂,聘请驻校教官开展系统教学训练,用最真实、最贴合一线的方式开展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

四、结束语

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清正廉洁的职业化队伍,需要经历较长时间严格的理论学习、正规化培养和实践锻炼,公安院校责任重大,课程思政建设意义深远[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了公安工作的经验、成就,为新时代公安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武装,为公安教育提供了不竭动力。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梳理重要论述的课程思政价值意蕴,以顶层设计、规划实施、内容构建、师资培养和学生参与等为途径,切实加强落实。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公安总书记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公安报道要有度
总书记的告诚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