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分析

2023-09-10 08:42钱小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外活动教学管理

■钱小莉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创新能力是现阶段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重点,为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间的矛盾,高校教育期间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驱动创新式开展教学工作,从第一课堂(专业课程)、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三个角度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完善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以此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效。

一、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解读

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创造力,是产生或提出适切性、新颖性成果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创新能力结构复杂,可基于创新能力衍生出不同新思想。此外,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不再循规蹈矩,突破传统。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信息科技加速了产业创新,导致社会发展需求发生改变,在该形势下,传统育人思想与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人才需求。因此,高校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阵地,应着眼于社会实际与产业需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工作,加强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教育模式,继而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1]。由此不难看出,从创新能力培养角度出发展开教学管理工作,可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竞争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顺利进入就业阶段,使他们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重新定位了高校的教育功能,可使学生适应当代就业结构及社会环境,从这一角度可见,以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应从多个角度入手,从第一课堂(专业课程)、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三个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深度结合专业课堂

专业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课堂,在专业课教学期间,应在传授技能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载体之一,在实践教学期间,应基于专业知识特点个性化设计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第一,采用项目研究法,根据专业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性自主探究项目,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期间形成创新思维,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条件。第二,对于理工科专业,可借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基于经典实验进行创新,通过开放实验、改进实验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2]。第三,宽松的课堂环境更易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需灵活运用讨论教学法,使学生各抒己见,在思维观点碰撞中提高创新能力。此外,还可引入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形式,以此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基于专业课堂实现创新发展。第四,专业课堂教学多由高校教务处负责,教务处应根据第一课程项目探究情况制定专项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为规范约束与指导教学工作,继而使专业课堂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专业课堂贯穿高校教育各个教学阶段,可持续化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去,且受众范围广,能够有效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效果,但若仅基于专业课堂开展创新培养教育,则会导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单一,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在借助第一课堂(专业课堂)实施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辅以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

(二)开展科技型课外活动

高校教育体系灵活,课外时间充足,为学生发展爱好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创新能力培养目标驱动下,高校教育期间可开展各类竞赛活动、科研活动,还组织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展示活动,用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科技型课外活动多以高校学工会、团委等部门负责,通过双创成果展示、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创新式看待事物,而学生基于教师指导,逐渐将创新理念、创新思维转变为具体的科研成果与学术成果[3]。科技型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将创新能力培养教育落到实处,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钻研探索热情,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是近年来高校教育的重点,各地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期间开设了科技型课外活动,各地高校踊跃参加“双创”竞赛,部分高校还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举办“双创”大赛,例如,复旦大学的“光华”校园生活创新大赛,科技型课外活动极易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复旦大学“光华”校园创新大赛中,有团队基于净化设备创新性研发了“餐厨垃圾处理专家”,该专家系统可通过净化设备培养功能菌,借助功能菌将餐厨垃圾充分分解,应用性强,现已在当地垃圾处理中心实现应用[4]。高校教育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教学管理期间,可将科技型课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借鉴复旦大学科技型课外活动模式,结合高校自身专业体系特征开设特色创新大赛,采取科技型课外活动内化吸收专业知识,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现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并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在高校教育整个教学体系中,科技型课外活动属于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第三课堂之间扮演着衔接桥梁的角色,且课外活动管理主体为学工处、团委等组织,能够举办的创新类活动更为多样,能够起到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更佳。但在科技型课外活动实施期间,由于该类活动参与主体相对有限,短期效果不佳,高校需长期性举办与实施科技型课外活动,以此发挥出科技型课外活动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三)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现代高校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实现了开放式、合作式发展,大部分高校与科研机构、产业企业达成了紧密合作,在该情况下,可基于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完善高校育人体系。社会实践活动属于第三课堂,是在高校教师带领下,引导学生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内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具体应用成果,借助该过程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在第一、第二课堂基础上,学生具备初步创新意识后,使学生运用创新思维与专业技能解决现实问题,该方式所形成的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较高,但具有一定操作难度。现阶段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产业企业实习、企业生产工序参观、科研机构学习参观等,借助实习活动与参观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创新思维。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与科研机构、产业企业深度合作,使学生团队能够参与到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简单项目内,以此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实效。在高校教育创新教学管理过程中,应根据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特征构建相互衔接的一体化创新培养课堂模式,构建完整体系,最大限度保障高校创新能力培养质量。

三、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对高校教学管理的新要求

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其总结为先进性、开放性、主体性与整体性。

(一)先进性

先进性主要指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理念先进、模式先进与技术先进。在理念先进性指导下,高校需积极转变传统育人思想,革新教育理念,从多个方面同步推进创新教育工作。模式先进是指创新育人模式,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内,基于创新能力培养优化人才培养计划。技术先进性则指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如VR 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以技术为驱动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效果。先进性是保障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基本要求,若先进性不足,沿用传统理念、模式与技术,会限制创新能力培养效果,因此,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期间,必须重视先进性要求[5]。

(二)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指高校教育教学主体的开放性,其核心在于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借助产学研协同教育实现教育开放,使学生能够在高校教育阶段内学习与接触产业企业、科研机构相关的项目,开拓学生视野,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开放性是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开放性不足容易制约学生思维,进而局限创新能力培养实效,因此,高校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式时,应将开放性视为基本要求与原则。

(三)主体性

主体性的核心在于“以生为本”,即高校以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活动、实施教学计划时,需要坚持“以生为本”,正确认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站在学生角度策划创新活动、确定育人模式,学生认可的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可以呈现良好效果,由此可见,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期间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主体性要求。

(四)整体性

结合上述分析可见,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独立分离则会制约创新能力培养效果,因此,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时应构建一体化模式,满足整体性要求,以此保障创新能力培养质量。

四、高校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教学管理路径

(一)革新教育理念

第一,教学目标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相结合。高校应以教育部门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为依据,将创新能力培养内容融入教学工作中,转变以往说教式教学模式,消除应试色彩,根据当代社会需求及产业形势转变教学理念,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革新教育理念。例如,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的课程教学目标,基于课堂特征组织创新性活动,兼顾专业培养与创新教育。第二,渲染创新教育教学环境。在日常教学期间,采用“精神引导+物质熏陶”的方式营造创新式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借助讲座、智慧竞赛、“双创”竞赛等活动在高校内部渲染浓厚的创新气氛,同时辅以条幅、标语、宣传栏等物质,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并加强学生对创新思维的重视。第三,坚持“以生为本”听取学生需求建议。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主体性要求,需在创新能力培养期间认识到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为切实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可引导学生参与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听取学生建议与想法细化与优化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彰显个体价值的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期间实现创新成长。为便于学生表达观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可基于“三微一端”新媒体构建学生反馈渠道,学生建议与想法可通过反馈渠道传递给教学管理人员,为学生表现自我、传递创新想法夯实渠道基础[6]。

(二)创新教学模式

1.改革教学内容

第一,实施柔性教学计划。高校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驱动改革教学内容时,应打破传统模式桎梏,基于柔性思维制定弹性学制,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实践教学期间,完成通识课程教学工作后,可增设兴趣测试、能力测试环节,以学生测试结果为依据动态化调整教学目标及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彰显“以生为本”育人思想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兴趣指导下形成创新思维。

第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内生动力,创新思维是产生创新能力的核心,而创新思维以学生基本知识为基础。因此,高校教育为保障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效,需对原有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例如,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以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为驱动增设创新类基础课程,如《创新思维》《创新与创业基础》等,将创新类基础课程视为通识课,采用公开课、公选课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借助创新类基础课程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现阶段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现已在各行各业内得到普遍应用,面对该产业形势,高校可从技术角度出发开设热门课程,引入前沿技术提高创新类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站在技术角度上形成创新思维。

第三,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深度。在创新能力培养目标驱动下,高校需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整合多方主体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效果,使学生可在自身知识体系支撑下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可构建创新成果转化部门,该部门由科研人员、技术骨干、高校教授及学生构成,用于集成统筹创新性观点,探究各类创新性想法的可行性。除此之外,高校还可基于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聘请科研专家、技术骨干兼任创新类课程教师,完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在校园内接触到不同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2.制定创新能力培养计划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应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基于创新能力培养展开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因材施教、按需培养、学科渗透、注重素质为原则制定创新能力培养计划,使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优异的创新能力及道德品质。

第一,培养目标方面。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兼顾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时代,可借助网络教学模式,基于“以生为本”思想因材施教,将创新思想、创新精神视为关键性人才培养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实施教学管理工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专业设置方面。为最大限度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效果,应转变“专业口径过窄”“专业划分过细”的现象,可借助大数据等技术预测专业人才数量,通过人才预测确定专业人才比例及社会需求情况,同时结合产业形势、经济结构合理规划专业,既满足人才需求,又瞄准新兴产业需求。实施大专业、大学科式教育,做好学科渗透,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大专业、大学科体系下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完整扎实的专业技能支撑下完成创新发展,形成创新能力[7]。第三,培养模式方面。转变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需求为依据构建动态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可借助“互联网+教育”模式实施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便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借助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第四,开设创新基地。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高校可构建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基地,为学生验证创新想法、开展创新实验提供场地、设施条件,同时在人才培养计划内体现创新基地,引导学生借助创新基地进行科技实践,以此切实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三)选用科学举措

1.建立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转变传统化结果性人才评价模式展开全过程性过程,在结果性评价基础上,从第二课堂、实验环节、项目实践、课堂互动等方面实施过程性评价,同时在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内增设创新能力指标,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人才评价的全过程中,以评价为手段督促学生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第一,应用多元化评价考核方式。转变以往单一化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笔试评价,构建集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为一体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不再过于看重知识测试,而是增强对创新能力等素质水平的重视,构建理论实践并重、知识能力结合的评价方式。例如,除采用经典的闭卷考试外,可引入社会调查报告、产品设计、论文写作、开书答卷等人才评价方式,通过丰富人才评价考核方式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注重学生的答题思路及思维过程,继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实施创新评价激励措施。为保障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能力培养实效,在建立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的同时,构建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对创新行为、创新观点予以肯定。例如,基于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增设创新奖学金,建立“创新基金”,若学生在各级创新创业竞赛内获奖、获得发明专利、独立发表论文,在可运用“创新基金”给予学生物质奖励,辅以证书、公开表扬等精神奖励,以此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并借助激励措施驱动学生实现创新发展[8]。

2.提高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效果,为推动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需增强其综合素质。第一,优化结构,强化业务水平。构建一支具备创新思维的专业管理团队,借助岗前培训、短期培训、脱产进修等方式长效化提升教学管理人才素质水平,同时引导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学习计算机、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促使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出良好教育作用。第二,健全激励,调动管理创造性。为确保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可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设置激励机制,若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作出贡献,可给予以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同时借助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等机制督促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落实就业指导

1.改革就业指导课程

在创新能力培养目标驱动下,高校可从就业指导角度入手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补充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可基于就业指导课程了解当代产业形势,并可借助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在高校课程体系内增设就业指导课程,要求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根据产业实时发展形势拟定教学内容,使就业指导课程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就业。在此期间,可聘请合作企业自身HR 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中,用于提升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效果,使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自身就业情况。此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高校可灵活运用前沿科技构建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借助在线模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学生获取就业信息,了解岗位评价。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就业情况,从就业角度入手更易衔接融入创新教育内容。因此,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期间,在现有教学体系内增设就业指导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培养质量。

2.组织创业模拟训练

创业就业与创新能力息息相关,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驱动展开教学管理期间,可组织创新模拟训练,构建创业梦工场沙盘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模拟训练环境下了解创业要点,并在创新模拟训练期间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并增强他们的创业管理能力。

(五)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

1.使用大数据技术辅助

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在于数据采集、整理归纳与分析利用,高校教育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工作时,可将大数据作为技术手段搭建智慧化数据管理平台,用于整合教学数据,共享教学资源。此外,高校可分类构建专业数据库,学生可自主查询搜索信息数据,为学生产生创新想法、验证创新思路提供信息支撑,为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助力。

2.引进VR 等先进技术

VR 技术可应用于高校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将该技术渗透到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实验等教学环节中,借助VR 丰富教学形式,拓宽教学深度,使学生在VR 虚拟环境下完成实习、实训与实验,以此切实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此外,可将VR 虚拟技术渗透到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内,构建VR 技术虚拟实践平台,结合产业动向及行业形势搭建VR 虚拟环境,实施虚拟实验项目,使学生可基于虚拟实验项目锻炼自身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先进性、开放性、主体性、整体性目标,要求高校基于自身情况逐步细化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在以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为驱动展开教学管理过程中,需革新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培养计划两个角度改革教学内容,同时选用科学举措、落实就业指导,并积极引用大数据技术与VR 技术,从不同方面健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课外活动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课外活动类作文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