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起步习作单元教学探析

2023-09-14 20:51於敏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习作动物

於敏

习作单元是统编教材中出现的全新的编写体例,每册中均安排一个习作单元,锻炼一个习作关键能力,开展习作单元整体教学。习作单元的教学,需要教师重视教材特点,把握编者意图,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达成教学目标。习作单元是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的,教师要重视起步阶段的习作单元教学,为整个习作单元教学定下基调。

一、聚焦习作起点,坚持以读促写

三年级习作处于起步阶段,习作单元聚焦习作起点上的关键能力,以“观察”为主题集中开展表达训练。学生通过精读课文和读写例文的阅读,获得相关的表达方法。

一是整体设计落实目标。习作单元编排上的整体设计与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相匹配,学生在单元学习中需要经历从学习知识与方法到迁移运用到习作实践中的这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接教材特点进行整体设计,落实习作关键能力在实践中获得显著提升的目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安排学习观察的内容,按照观察对象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教师结合本单元的五个板块,可以将单元内的学习内容重新组合,设计三项学习任务。任务一:以观察小动物为主,学习精读课文《搭船的鸟》和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在初试身手中写观察小动物的片段,落实交流平台“留心观察,有新发现”的目标。任务二:以观察植物为主,学习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在初试身手中写观察身边的植物片段,落实交流平台总结的“细致观察,了解更深、更多”的目标。任务三:适当拓展观察动物、植物方法的短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练习观察并表达观察结果,完成习作。教师设计的系列任务,从方法学习上看,目标细化清晰,学生在分类学习中有抓手、有路径、有支架,从观察内容的捕捉到表达方法的运用,在循序渐进中获得了习作关键能力的发展。从习作实践角度看,学生把留心观察动物的发现和细致观察植物的结果,先通过片段尝试表达,写下观察所得,看看所学习的表达方法是否得到有效运用,最后在綜合要求下完成单元习作,体现观察这一习作关键能力的达成情况。

二是以读促写体现特点。习作单元中尽管安排了课文阅读,但阅读的目的不是理解课文内容与思想感情,而是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即从典范语段中提炼出能够体现习作关键能力的表达方法,实现以读促写的编者意图,落实习作单元目标。在观察、描写小动物的学习任务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搭船的鸟》,不是从阅读的角度学习字词句、把握主要内容等,而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聚焦作者对翠鸟的观察。一是留心观察的体现,“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时,就引起了“我”的重视并留心“观察”起来,看清楚“彩色”的具体情形:翠绿的羽毛、蓝色的翅膀、红色的长嘴。二是在观察中去发现,翠鸟居然能够进出水里并捕到鱼,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嘴里还“衔着一条小鱼”。在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中,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即在外形和捕食之外,重视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作者通过日常观察,把握了小狗的最大特点是淘气和可爱,如小狗数数、小狗同火车赛跑等。接着,教师让学生进行表达实践,先借助小视频让学生观察小蜗牛,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的;之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观察所得写一个片段,看看有没有用到课文中学习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三是创设情境表达清楚。学生无论是从课文中学习观察及表达方法,还是在表达实践中不断尝试写作方法,目的都是能够写出优质的习作。针对“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一形象化的习作话题,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习作的目标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所以需要从“缤纷世界”中确定一个观察对象,运用前面学习与训练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完成单元习作任务。为了帮助学生对习作话题有充分的感受和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间在校园里寻找并确定观察对象,尽可能运用多种方法或从多个角度开展观察活动,发现观察对象的特点。创设这样的真实情境,目的是让学生真观察、真发现,也能够产生真感觉;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的对象、角度、方法,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对自己选择的观察对象有很清楚的认识,最后再运用本单元重点学习的方法,在习作中进行清楚地表达。

二、围绕清楚表达,学习评价修改

对照新课标的要求,写清楚是第二学段重点训练的目标,而学习修改是贯穿写作始终的要求。尽管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在习作单元中没有明确提出来,教师仍然需要重视落实,否则习作关键能力的提高就要打折扣。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在习作单元中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来落实。

一是重视在习作过程中开展评价。习作单元中开展的表达实践,都需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表达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评价需要贯穿习作单元教学全程,学生在进行片段训练时,教师就要及时跟进开展评价活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会了哪些观察方法,在进行的尝试中运用所学习的方法效果如何等。如在任务一的学习中,学生写观察小动物的片段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评价:一看能不能找到小动物引起自己关注的原因;二看描写小动物的内容中,有没有体现自己的发现;三看有没有细致观察的结果。学生哪一方面做得不够的,立即进行修改。

二是指导学生从多方面修改习作。在习作初稿完成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借助多元评价进行修改。首先是自主评价修改,以基础表达为主,力求文从字顺。学生可以把习作初稿读出声,对读不通顺的地方找出原因,补上缺漏的内容,修改句子。其次是小组互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习作初稿中最满意的片段,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指出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还要评选出小组中的优秀习作。最后,学生根据上述评价,认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

总之,在起步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聚焦观察这一习作关键能力,从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并在系列观察与表达实践中,体现集中学习的收获,提高观察能力,为习作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习作动物
如果艺术有一万种表达方法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人肠系膜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 通道在HEK293 细胞上的表达方法研究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