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发展探析

2023-09-20 06:56林喜盈
中国茶叶 2023年9期
关键词:大数据建设

林喜盈

摘要:福鼎是中国最大的白茶产区和出口基地,福鼎白茶是当地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为进一步保护好福鼎白茶区域公用品牌,全面提升原产地保护水平,福鼎市通过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将该市茶园、茶企大数据信息纳入其中,设计防伪追溯管理系统,对福鼎白茶进行生产、流通等领域的全程追溯,有效监管企业、保障茶农利益、维护消费者权益。文章通过对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背景、建设措施、实施效果、保障措施等进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为福鼎白茶可持续健康发展及其他茶产业县市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TS272.5;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50(2023)09-62-5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ig Data

Traceability Platform for Fuding White Tea

LIN Xiying

Tea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Fud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Fuding 355200, China

Abstract: Fuding is the largest producer and export base of white tea in China. Fuding white tea is a pillar industr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ndustry in the local area. In order to further protect the public brand of Fuding white tea in the region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origin protection, Fuding City has incorporated big data information of tea gardens and tea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White Tea Big Data Traceability Platform. An anti-counterfeiting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was designed to trace the entire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other fields of Fuding white tea, effectively supervising enterprises,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tea farmers, and safeguarding consumer rights. In this paper, the backgrou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implementation effects and safeguard measures of Fuding White Tea Big Data Traceability Platform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identifie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his paper would provide policy-making advices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white tea in Fuding and other tea industry counties and cities.

Keywords: Fuding white tea, big data, traceability platform, construction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与新途径[1]。数字化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力,在解决乡村发展内生动力、高效风险防控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2]。数字经济是现代农业可以依赖的重要发展方式[3]。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将福鼎市茶园、茶企大数据信息纳入其中,设计防伪追溯管理系统,对福鼎白茶进行生产、流通等领域的全程追溯,让每一片茶叶有源可循、有据可查,有效监管企业、保障茶农利益、维护消费者权益。

1  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背景

福鼎产茶历史悠久,是中国白茶的发源地,是中国最大的白茶产区和出口基地,先后荣获“中国白茶之乡”“中国白茶核心产区”等称号,并正在规划建设“世界白茶中心”。一直以来,福鼎市坚持“生态清新·福鼎白茶”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实施“三茶”统筹,推动福鼎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茶产业振兴发展道路。2022年福鼎市茶园可采摘面积约2万hm2,茶叶总产量3.4万t,其中白茶产量2.65万t,茶产业综合总产值137.26亿元;茶企纳税达1.29亿元,国家、省、市、县级茶业龙头企业有175家,获得福鼎白茶证明商标使用授权企业有454家,取得茶叶生产SC认证企业627家。随着福鼎白茶知名度不断提高,目前外地茶青、毛茶通过各种途径流入福鼎的现象日益增多,全国茶叶市场冒充福鼎白茶的侵权事件时有发生。为全面提升原产地保护水平,进一步保护好福鼎白茶区域公用品牌,防止外地茶青流入福鼎茶葉市场,落实茶园到茶杯的全程可追溯,推动福鼎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福鼎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启动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为福鼎白茶正本清源,保驾护航。目前,福鼎已经逐渐形成“正宗原产地福鼎白茶,请认准大数据防伪标”的共识。

2  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的建设措施

构建茶叶质量安全跟踪与追溯系统不仅是“互联网+”与农业结合的一种具体探索和应用,也对保障茶叶质量,提高我国茶叶品牌声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2021年3月,福鼎市正式全面启动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平台1.0正式上线。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技术,从产地源头抓起,建立了茶青经纪人、茶农、茶企三位一体大数据库,推行茶农凭证交易出售茶青、茶企和经纪人扫码收购茶青,以及茶企终端出售产品凭大数据溯源防伪标(溯源标)销售。

2.1  开展茶园精准测绘

委托测绘公司开展茶园测绘、建档,由当地茶叶技术干部入户现场核实,收集茶农、茶企的茶园信息(面积、位置、茶树品种及树龄、海拔等情况),建立和完善了福鼎白茶茶农信息数据库,清晰记载每家每户每人的茶园面积,为茶叶溯源规范提供数据支撑。

2.2  实行闭环扫码交易

与网络科技公司合作研发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及茶青交易防伪溯源管理系统,建立“一品一码、赋码销售”机制。自2021年3月10日起,福鼎市下发通告,严禁任何茶企购买、经营或使用无追溯凭证的茶叶产品,茶农必须凭证出售茶青,茶企和经纪人收购茶青必须扫码交易,实现对茶青来源产地的监管。

2.3  建立三位一体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

建立了茶青经纪人、茶农、茶企三位一体大数据库,统一制作并免费发放茶青经纪人信息卡、茶农茶园信息卡、茶企信息卡,并设计研发了一套福鼎白茶大数据防伪溯源管理系统。茶企、茶青经纪人通过扫描茶农茶园信息卡上的二维码,追溯茶园各项信息,查询茶农所售茶青的基础交易数量并验明其身份,快速便捷地匹配到所收购茶青是否属于福鼎原产地,保证加工原料的真实性、安全性。在茶青款的支付上可按茶农意愿采用现金和非现金两种模式,提高交易便利性。

2.4  实现茶叶赋码贴标销售

茶企可采取线上或线下申请的方式向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中心申领福鼎白茶溯源标,溯源标数量由大数据溯源平台自动换算生成,让每一份福鼎白茶都拥有一张不可仿冒的“身份证”。消费者可扫码“溯源标”追溯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极大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3  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的实施效果

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成后其实施效果显著,并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2021年,福鼎白茶溯源平台入选福建省第一批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先后荣获2020年度宁德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惠金融创新项目”二类项目奖、福建农信2021年度“数字金融创新奖”一等奖、《中国农村金融》2022年“首届全国农村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最佳创意奖。

3.1  精准收集数据,加强源头管控

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收纳了茶园面积、茶农数量、各类茶青交易等数据,追溯到茶叶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将各类数据集成后,可以精准统计福鼎白茶产业数据,为福鼎白茶产业发展提供可信赖的数字支持,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能够提高茶业经济主体数字化能力,为福鼎白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截至目前,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入驻企业3 041家、经过备案和登记工商营业执照经纪人4 851个、茶农77 891户,发放16万多张信息卡,大数据平台的茶农累计凭卡出售茶青13.88万t,总金额超过63亿元,发放大数据溯源标近1 000万枚。大数据溯源平台系统能够实现动态监控,可以追溯茶农是否销售本地茶青,茶青是否农残超标等信息,从而加强茶叶源头的全面管控,确保福鼎白茶的质量安全。

3.2  促进茶农增收,推动产业升级

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非现金交易成为长江以南最大的云闪付农货购销场景。各大银行参考大数据系统信息提供更灵活的供应链金融、免担保等金融服务。福鼎市信用联社通过大数据溯源平台,推出“溯源贷”等创新贷款产品,帮助茶农、茶企、茶青经纪人解决融资困难。2022年涉茶贷款3.8万多笔、49亿多元。

平台的建立,打击了外地茶青冒充福鼎白茶的现象,加强了原产地保护,最大程度保障了福鼎茶农利益,维护了福鼎白茶公用品牌。近年来福鼎白茶价格保持较大上涨幅度,茶农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体系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福鼎白茶产业的全面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茶业科技推广的应用水平,不断增加茶业科技对福鼎白茶产业发展的贡献率。福鼎白茶数字经济的诞生,推动了福鼎白茶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成后,数字赋能涌现出的新模式、新业态比比皆是,如福鼎白茶智慧茶园监控、8K+5G高清视频系统连接專线、福鼎白茶茶园立体气象监测等系统建设项目也在不断推进中,5G、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也逐步应用在福鼎白茶全产业链中。

4  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保障

福鼎市建立健全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上下联动工作机制,成立福鼎白茶大数据管理中心、福鼎市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等,茶业主管部门成立数字信息股,专人负责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的管理,负责平台的日常监管、发放溯源标、培训等。各乡镇相应成立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及大数据工作站,配备专人管理大数据工作。

4.2  加强经费保障

与金融机构福鼎信用联社合作,共建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福鼎信用联社出资2 000万元,用于大数据平台先期设计、茶园测绘、信息卡制作等。福鼎市茶产业专项资金每年预留一定比例经费用于福鼎白茶大数据建设工作、乡镇大数据工作站建设等。

4.3  加大宣传力度

印发《大数据平台简介与操作手册》等科普资料,分发给茶企、茶农,加强宣传引导。成立宣传小分队,通过彭彭鼓、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村民微信群、宣传标语、村村响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4.4  列入年终考核

把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责任落实落细,把此项工作列入各乡镇《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效目标责任》年终考核工作中,实行绩效考核管理。

5  存在问题

5.1  存在盗刷现象

福鼎白茶大数据信息卡采用二维码扫一扫交易功能,实行一人一卡、先刷再支付的程序,福鼎当地茶农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学习能力有限,对茶园信息卡保护意识不强,存在被他人盗刷、盗取额度的现象。部分年龄偏大的茶农没有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接收注册信息和交易短信等,对手机云闪付使用程序不熟悉。

5.2  单产额度设置不够精细化

茶园单产额度没有根据每个茶区实际情况设置,而是按福鼎市的平均值设置,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区域茶农反映与本地实际单产值有偏差。

5.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目前福鼎白茶大数据平台运行、维护全权依托相关计算机软件公司进行。每一次网络升级、补丁都需要高额费用,依赖性大,缺乏专门负责相关业务的人员,尤其缺乏具有计算机等专业背景的高端人才。

5.4  缺乏惩戒机制

针对大数据平台使用过程中的盗刷等行为,缺乏相应的惩戒机制。大数据平台监管部门没有执法权,缺乏监管与执法手段。

5.5  数据分析滞后

据了解,当地目前对福鼎白茶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工作较滞后,大数据平台数据价值挖掘不够深入,数据市场利用率不高,数字产业化及数字化营销水平较低。

6  建议与对策

6.1  持续完善大数据溯源平台

加强大数据系统软件功能开发、系统管理和维护,将气象元素、土壤酸碱度、数字化营销等信息纳入大数据溯源平台。再因地制宜设置茶园单产额度、增设乡镇及茶企APP管理端口,在茶企非现金交易自主管理、三级等保等,持续升级完善大数据溯源平台功能,妥善解决信息卡被盗刷等问题。

6.2  加强数据采集与分析

数据采集是茶叶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最基础,也是最具亮点的系统[5]。开发福鼎白茶大数据分析与运用,让大数据为福鼎白茶茶园管理、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领域赋能,科学指导茶叶生产、加工、经营行为。保障大数据安全,实现数据采集、汇总、存储、分析和可视化使用。

6.3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在市场端做好大数据溯源平台建设宣传,推广溯源防伪标的运用,让茶企通过政府公信力背书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让茶农通过溯源信息管理实现增收,全方位推动福鼎白茶高质量发展。

6.4  加强执法联动机制

进一步加大各涉茶部门、乡镇联合执法监督,健全管理、执法、惩戒体系建设。加强福鼎白茶大数据平台监管,对没有凭证扫码交易、不履行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规则的生产经营主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实行处罚。

6.5  完善大数据人才队伍

加强福鼎白茶大数据人才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奖补,引进专业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利用政策的倾斜、扶持,加快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6]。加强校企合作,构建福鼎白茶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吸引和集聚国内大数据应用研发的专业人才和运营团队。

6.6  实行大数据红黄码管理

推行福鼎白茶大数据红黄码动态管理制度,大数据健康码初始均为绿码,由各乡镇大数据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红黄码动态管理。一旦发现茶农、茶青经纪人、茶企存在违规行为,可根据违规次数采用红黄码管理制度,情节严重的列入诚信黑名单。

6.7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

积极推进数字赋能福鼎白茶产业,不断培育、发展福鼎白茶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组建数字产业化专家团队,加强福鼎白茶大数据平台数字技术基础研究,加快福鼎白茶大数据平台数字化技术成果转化,逐步应用到福鼎白茶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不断提高福鼎白茶数字化水平,推动福鼎白茶产业转型升级。在数字化营销时代,以福鼎白茶大数据平台数据为支撑,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并制定福鼎白茶數字化营销规划,及时调整福鼎白茶品牌宣传推广及数字化营销战略布局,不断提升福鼎白茶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航, 伏霖, 李涛, 等. 基于中国实践的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研究——首届互联网与数字经济论坛综述[J]. 经济研究, 2019, 54(3): 204-208.

[2] 徐旭初. 疫情当前谈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J].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 12(4): 31-32.

[3] 张庭. 数字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 2023(2): 26-28.

[4] 毛烨, 许建林. 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构建与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10): 180-183.

[5] 陈富桥, 凌晨. 茶叶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功能设计与开发进展[J].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1, 3(2): 54-66.

[6] 杨秀阁.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数字经济思考[J] .山西农经, 2022(13): 15-17.

猜你喜欢
大数据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