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制裁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3-09-26 14:47刘向军
区域治理 2023年21期
关键词:经济制裁制裁国家

刘向军

保定乐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国际制裁通常是针对违反国际法的国家制定的一种惩罚策略。制裁手段一般涉及外交、经济以及军事等方面。本文将以经济制裁为重点进行深入探讨。

国际性的经济制裁是外交和军事制裁之外的非武力性措施,其体现在金融、航运、贸易、航空、军火以及技术等领域。目前国际上常见的经济制裁有贸易禁运、断绝经济贸易往来、技术封锁等。

一、国际经济制裁产生问题的原因

国际经济制裁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相关国际法对国际经济制裁的约束不明确以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滥用国际经济制裁造成的。

1.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未明确表示国际性的经济制裁为合法行为。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导致国际经济制裁前提规则、执行方式等存在争议,这样就给某些国家为自身获取利益提供了温床。同时,因世界贸易组织中存在的主客体关系相对较为特殊,为确保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并特别强调这些规则适用于主权国家。然而,在监管与主权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冲突。根据相关条款,WTO需要保护成员国的人权、财产权、知识产权、国家信息安全以及环境资源等权益,并允许成员国在特定条件下实施非关税贸易壁垒[1]。在安全方面,WTO认识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相关国家可能不需要履行相关义务,而主权国家可能会采取经济制裁措施,其目的是维护世贸组织中成员国安全。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中,相关规定不明确,缺乏对规则内容的界定和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有关成员国就利用自己对规则的认识而放大了国际经济制裁实施的界限和范围。

2.现阶段国际市场针对经济贸易方面的制裁相关规定未明确规定其禁止内容。国际法在经济制裁方面的法律缺失为某些西方大国有目的地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制裁提供了机会和依据。联合国宪法规定,各国在发生经济纠纷时不得使用“FORECE”。[1]“FORECE”这个英文单词的释义较多,不仅有武力的意思,还有强制的经济手段等意义。但是,这一概念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已经被刻意简化,即联合国有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将经济制裁纳入禁止范围,只是单一要求会员国不使用武力。然而在联合国的立法后期,西方大国针对禁止使用经济强制等技术提案提出反对,导致在立法阶段未能将其纳入联合国相关的法律保护条例中去。因此在表面不进行武力制裁的前提下,有关成员国将强制性经济制裁作为了常用和大肆利用的手段,对相关目的国实行了恣意的且长期的惩罚。

3.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模棱两可纵容了西方国家扩大国际经济制裁[1]。综合历史经验,联合国通常不会给出明确的决议,其主要体现在语言模糊,同时还体现在法律定义、履行及追求义务等方面。这说明在外交过程中,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常常有意扭曲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观点,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应尊重他国的主权,禁止使用武力。然而,当某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对全球经济安全造成破坏时,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具有权力采取必要而重要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实施经济制裁被认为是合理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其得到了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默许”。

4.在经济制裁情境中,针对制裁国家的不当行为问题缺乏特定的法律框架进行制裁。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某个阶段,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了经济制裁措施,同时美国对古巴实施了长期的经济制裁等行为被指责违反了国际法中保护贸易自由和合作的原则,破坏了正当贸易关系和国际合作的基础。在叙利亚战争期间,欧盟为了促使叙利亚政府解决冲突、实现民主化进程,并建立一个符合欧洲价值观的国家体系,采取了经济制裁措施,限制叙利亚的经济交流和资源流动,并借此施加压力。为了执行这些制裁,欧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执行这些经济制裁,以促进叙利亚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建立一个与欧洲价值观相符的国家体系。这次经济贸易制裁的持续时间和涵盖范围难以估量。这些制裁行为给人一种干涉他国内政的印象,明显背离了其他国家的制度原则。而这些不妥行为,并没有相应的国际法规进行约束和纠正,联合国也没有有效的措施来施加干预来有效制止。

5.美国滥用国际制裁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负面的榜样,导致其他西方国家效仿并扩大其制裁行为,给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美国长期以来滥用国际制裁作为手段,以追求其个人目标和利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经济制裁已不再能有效地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为了维持其经济大国地位,美国不得不限制被制裁国家的发展,并要求其他国家与其合作配合进行对别国的经济制裁。

美国滥用国际制裁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自身的霸权地位。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之后,美国崛起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为了维持其霸权地位,在90年代前后发动了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在“9·11”事件之后,美国采取了更加大胆的举措,先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战争,并介入利比亚和叙利亚之间的冲突,然而这些战争导致大量平民遭受巨大伤亡和资源消耗,并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谴责。“达马托法案”于1996年生效,美国赋予了自己对与伊朗有贸易往来的第三国实体和个人的控制权,通过对其实施经济制裁,给伊朗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打击。

美国通过推出《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等法案和行政命令等手段,不仅使用军事手段,还采取了经济、外交等非军事手段进行制裁。根据《2021年制裁评估报告》的数据,截至2021财年,美国已经实施了超过9400项生效的制裁措施,与2000年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933%。

在美国的引导下,欧盟也将滥用国际制裁作为一种常见的策略,用以经济竞争或惩罚目的,以实现其自身的经济和政治目标[2]。自2020年8月以来,欧盟对白俄罗斯采取了多项制裁措施,其中包括禁止大量进出口活动,并对白俄罗斯的金融、运输和投资领域进行了限制。欧盟和其成员国决定对195名白俄罗斯个人、34家机构以及企业在欧盟境内的资产进行冻结。根据最新决议,欧盟将继续实施对白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并将其延长至2024年2月28日。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决定,自2022年9月18日起,欧盟将暂停向匈牙利提供约75亿欧元的欧洲资金。预算和行政事务专员哈恩指出,这个数目大致相当于匈牙利在“凝聚力基金”框架内的三个项目总额的65%,约占了2021年至2027年欧盟对匈牙利资金预算的三分之一左右。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应对措施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国际经济制裁事例也在不断增加。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形势日益两极化和紧张,特别是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的危机以及发达国家对古巴和朝鲜实施的经济制裁,对国际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年来,美国以涉伊朗、朝鲜等贸易为由针对中国企业实施了多次经济制裁,对相关中国企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并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本文例举以下几个案例进行阐述:

1.中兴通讯在2016年3月遭受到美国商务部出口条件的限制,进一步导致其交易暂时停牌。随后,在中美两国政府的协调下,中兴通讯获得了临时许可证,以确保其能够继续购买来自美国的元器件和软件。然而在2017年3月的时候,位于深圳总部的中兴通讯因被指违反了美国的制裁措施,并同意接受了11.9亿美元的处罚。

2.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9年5月15日发布了一项总统令,其主要目的是禁止使用来自敌对国家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及服务,并授权美国商务部负责具体执行。在同一天,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及其下属机构工业与安全局(BIS)公布了具体措施,并将华为列入了“实体清单(Entity List)”,以执行总统令。根据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即《出口管理条例》(EAR),倘若美国公司在向实体清单中的公司销售美国产品时,必须先获得美国商务部的准许。最初有数百个华为的附属公司和相关个人被列入实体清单。随后,美国商务部于2020年8月19日对实体清单进行了修改,并增添了46家华为的附属公司。

3.美国商务部于2023年3月28日对中国五家企业颁布了新的贸易限制,自二月上旬以来美国对中国企业第四次进行了管制措施。自从上次更新清单(其中包括中国1003家公司被列入了黑名单)以来,迄今为止,中国已经有1110家企业数量进入美方黑名单的。具体而言,中国有638家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Entity List,EL);有162家企业被列入未经核实清单(Unverified List);有104家企业被列入美国国防部的中国军工公司制裁清单(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 Sanctions List)以及206家企业被列入美国财政部的NS-CMIC清单。倘若将美国政府的其他部门包含在内,如总统办公室的行政令等,目前有超过1500家中国企业和个人将受到美国政府的限制和监管。自2018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实施的管制措施严重干扰了相关企业的经济利益,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为了应对美国滥用经济制裁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峻局面,我国政府需要积极采取行动,防止发达国家滥用经济手段干涉我国内政。首先,在国际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制定相关立法,特别关注涉及安全管理的条款,并单独列出以加强防范措施。其次,制定针对经济制裁的法规,灵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并确保在合法的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再次,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建立多边机制,共同应对经济制裁的挑战。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我们能够增加应对经济制裁的力量和影响力,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国际经济体系,通过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减少因受他国经济制裁造成的影响。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加强国际法治的建设,维护公正、平等、非歧视的国际贸易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于2021年6月10日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并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九十号主席令并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正式生效。该法的制定旨在坚决捍卫我国的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坚决打击那些肆意对我国实施不公平制裁的国家。该法为我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进而促使我们以坚定的意志和强硬的行动反击那些企图阻碍我国发展的外国势力。该法的实施将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那些对我国实施不公正制裁的行为,从而维护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尊严。

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机构和行业协会应当对有关涉外企业和人员可以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涉外法律培训,以便对外贸易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国际法知识,在遇到一些相关市场经济社会问题时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相关企业应积极参与社会更多的国际事务。有关企业在参与国际经贸活动时,应注意联合国国际制裁的法律范围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单方面制裁的具体情况[3]。在签订涉外合同及履行合同中,要严格进行审查工作,核对相关国际业务背景和贸易条款,保证涉外业务合规,认真排查敏感国家、地区、敏感公司或人员;建立起完善相关的 “被制裁中的国家名单”排查体系,通过中信保等系统做好海外市场客户的背景和资信调查。同时,对于货物的原产地、目的地、制造商以及最终用户的资料也应仔细审查。在涉及国际经济制裁主题的事件中,应通过必要的法律手段和制裁豁免保护其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经济制裁制裁国家
国际法上单边经济制裁的演变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美对伊制裁引发的风波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
制裁与反制:西方与俄罗斯之大博弈
《美国对外经济制裁问题研究》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