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原创性贡献

2023-09-26 14:47张强
区域治理 2023年21期
关键词:监察腐败总书记

张强

国防科技大学

一、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从历史维度看,是对老一辈领导人反腐倡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我党的领导人对腐败有过许多精彩的论述。在毛泽东同志看来,腐败分子是钻进我们队伍里的坏分子,蜕化变质分子。他认为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是腐败产生的根源。惩治腐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思想教育、民主监督和严厉惩治。邓小平同志认为,改革开放期间腐败盛行的原因在于经济转轨期间各方面制度的建立还不完善,并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与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好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使人走向反面。”[1]就充分说明了制度对于反腐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同志认为,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抓住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以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进行。”[2]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3]说明反腐败建设是我们党面临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反腐败工作提升到关系我们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抓,注重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解决腐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如全面改革纪检系统,深化监察体制的改革,注重运用法律制度的方式来推动构建“三不腐”体系建设,使我党的反腐倡廉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也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

(二)从现实维度看,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迫切需要新的科学理论进行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查处了大批的贪污腐败分子,使党内政治生态获得了一定的净化,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反腐败考验依旧存在,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依然多发频发,况且这么多年积累的问题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入推进,新的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手段也越来越隐蔽,案件查处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因此,严峻的反腐形势迫切需要新的科学理论来进行指导,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它结合了马克思关于腐败惩治的总结和列宁建党学说中的反腐败理论,继承了我们党前几代领导人反腐倡廉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再结合新时代下腐败发生的新特点、新规律,所孕育出来的科学指导理论。它针对原先我们反腐机构分散、力量不统一的情况,及时进行改革,破解了制约我们反腐力量提升的机制体制障碍,并将腐败从制度预防的角度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制约和监督,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反腐败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全面构建,我们的反腐败斗争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腐败问题对于一个政权来说,是事关生死的大问题。而反腐败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就是一个不断刮骨疗毒、自我革新的过程。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全面从严治党就和作风建设一样,要进行经常性和反复性的工作。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统一部署下,我们党当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查处了一大批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集中的领导干部,不管级别多高,贡献多大,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坚决予以惩处,决不允许有凌驾法律之上的法外之人存在。

通过执纪的严肃性来对腐败分子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对于发现的腐败行为,要做到发现一例就处理一例,以零容忍的态度来处理腐败,坚决遏制住腐败蔓延的势头。通过不断地减少腐败的存量来从根本上推动我党反腐败建设事业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我党铁腕反腐的决心,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对我党的信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要深入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任何人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4]

(二)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进行反腐败体制制度改革,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坚持以革新的理念推进反腐败制度的创新,把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第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2017年4月颁布实施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就是要从根上为领导干部树立好严守政治纪律的规矩,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强调,要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统一领导。第二是持续推进纪委体制机制改革,要建立职责明确、权威高效、全面覆盖的纪检工作体系。第三继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规范和准确行使国家监察权,针对以前力量分散、职责不清以及难以形成合力的情况。通过监察体制方面的改革把这些反腐败部门的权力整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监察机构监察范围受限、力量分散、缺乏独立性的问题。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实现了执纪和执法的有效衔接,这是中国特色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也确保我们牢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三)重视发挥巡视巡查作用,保持惩治腐败的威慑力度

巡视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探索出一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用好这件国之利器。2014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首轮巡视情况汇报时就指出,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不是权宜之计,要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通过巡视,我们查处了一大批违反党纪国法的贪污腐败分子,把他们清除出了我们的党员队伍,从而净化了我们党内政治风气,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且,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在反腐败斗争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巡视巡察工作也逐步得到了加强。通过查处、整改等环节有力地打击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也威慑、警醒了一批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继续探索新形势下巡视工作巡视成果的转化运用,持续保持对腐败分子的威慑,从而让不敢腐的思想理念深入领导干部的内心。

三、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一)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党在新时代下领导人民进行反腐败斗争生动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人反腐倡廉思想的继承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色是实践性,也是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最明显的理论特征。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关于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巡视工作情况的报告>时的讲话》指出,“工作没有重点就抓不出成绩,巡视工作要明确职责定位,巡视内容不要太宽泛,要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进行”。[6]就清晰的表明了实践性的特点。告诉了我们的纪检干部在开展巡视工作时一定要有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从而影响整个工作的正常开展。第二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科学性,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比如监察体制机制的改革就从侧面论证了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科学性。针对以前我们党和政府反腐机构众多、形不成合力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具体谋划,推动了监察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把反贪局等反腐败机构统一收归国家监察委员会统一管理,和中央纪委进行合署办公等,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反腐败斗争发展的实践后,科学决策的结果。所以说,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性的生动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及时地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唤

中国共产党是没有任何私利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广大人民的关切始终摆在我们党最中心的位置。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反腐败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这些工作和方法大大丰富了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内容,并在其指引下把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事业推入到新的境地。随着新时期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发社会矛盾的一系列新问题开始不断凸显,党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比如腐败问题,就大大的破坏了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让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之中的威信开始动摇。在召开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记者吹风会上,腐败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由此可知人民群众对腐败问题的关切度是有多高了。习近平总书记及时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以雷霆手段对党内腐败现象进行了坚决斗争,巩固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过十年的反腐败,我们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共产党员应该知道,我们党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始终和群众站在一起,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换言之,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民心一旦失去,想要挽回的话,所付出的精力和代价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

(三)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的创新性发展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它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展反腐败工作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比如,创造性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现代政党都是有政治纪律要求的,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能成其为政党。”[7]这些重要论断,阐明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其他建设之中的重要性,抓住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关键一环,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的深层次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全面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根本问题。丰富了党建方面的相关内容,促进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的创新性发展。因此,习近平反腐倡廉思想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的。

猜你喜欢
监察腐败总书记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水政监察
智慧监察“行稳”方能“致远”
独立设置“环保警察”促环境监察执法
总书记的告诚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