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文旅康养深度融合体系建设
——以济南市为例

2023-09-26 14:47王琪
区域治理 2023年21期
关键词:康养人口老龄化文旅

王琪

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2.南首尔大学

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在这个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特殊时刻,我们要在掌握人口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人口发展政策体系,解决养老问题,促进我国人口、社会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针对我国人口现状,将人口老龄化总结为如下三个特点。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生育率逐年下降

据调查,直至202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01亿,占到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四点二。国际标准规定一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达到百分之十四则进入老龄社会,可见,我国已然进入老龄社会。自1982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虽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成为了加速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存在着“人口世代断崖”的迫切问题:从数据上看,90后人口总数相比80后减少了1172万人,00后总人口相比90后又减少了4736万人,而“90—10后”总人口相比“60—80后”减少了 1.5亿人,这意味着中国在40年间人口减少了1.5亿人。根据相关数据预测,到2035年,我国老龄人口数量预计达到4亿,全国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这意味着我国将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水平最高国家之一。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较快,生育率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

(二)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农村的影响更严重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工业生产的重视程度愈演愈烈,以至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在农村生活的基本上只剩老年人,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农村老年人不断上升的抚养比,以及日益尖锐的农村老人养老问题,具体体现在照护力度和资金的不足上。截至2017年,我国农村老龄人口占比已达到15%,进入了老龄社会。所以,我国城市与农村间的人口老龄化差异显著,农村会逐渐成为我国未来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三)我国区域间的人口老龄化差异显著

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经济的差异也影响着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一般来说,经济水平越高的区域,越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例如我国最先进入老龄化的城市就是上海,而最晚的地区是西藏,这中间相差了30多年。可见,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异会导致各省市间的老龄化存在巨大差异,影响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正如沿海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就比内陆地区快。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文旅康养深度融合体系的构建

针对济南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现状,课题组对山东省潍坊、烟台、威海等地的文旅局、养老机构、文旅景区进行走访调研,对于山东省文旅康养融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进一步为济南市探索构建一个“文旅康养”深度融合的大格局,具体表现为一个思路+一个格局+一个体系。

(一)一个思路:大文旅+大康养

此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坚持将文化、旅游、健康和养老四大产业有机融为一体,做到四大产业的相互依存,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提高社会效益。首先,从顶层设计出发,政府牵头制定推动文旅康养融合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其次,在完善城市融合进程的同时,尽快建立乡镇文旅康养服务体系,满足乡镇人口老龄化的需求;再次,充分利用闲置的医疗、养老机构及设施,通过建设综合医院和康复医院,加快对于康养设施的建设,形成以综合医院救治为基础,康复医院康复为辅助,老年公寓养护为核心的完整康养服务体系链条,解决了养老机构就医不便,医院无法养老的现实问题;最后,在养护过程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还可以让部分身体康健的老年人参与有意义的旅游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

(二)一个格局:“文旅康养”四大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

所谓“文旅康养”四大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将产业的发展进行统筹,打造产业高端品牌,建设产业融合先行区,逐步将四大产业的融合体系推向城市和乡村,旨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于济南的东南部城区,着重发展商业和服务业;对于西北部城区,着重发展传统商圈和文化旅游产业;对于周边乡镇农村,根据对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研究,我们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的影响更加严重,所以要将文旅康养与城市化相结合的模式推进农村,建设“文旅康养”四大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着力建设宜居宜养宜游的文旅康养城市。

总而言之,打开文旅康养产业的融合格局,将多种资源集合于一身,在促进传统产业发展创新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三)一个体系: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嵌入式融合的体系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是当代社会越来越严峻的问题,本文探索文旅康养深度融合的路径旨在解决此背景下的养老问题。在文化旅游产业进行融合的基础上,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深度融合,在整个城市形成三位一体的养老体系。在养老机构中建设居住小区,既可以养老的同时,也可以提供短期或长期的居住,以机构的医疗保障和专业的养老服务为依托,集合日间照料和长期养老等多种形式,形成整个区域的健康养老环境,并将这种专业化的康养体系辐射到整个城市所有社区。

三、提升济南市文旅康养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文旅康养四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生态、组织等各领域的振兴,从而实现整个城市的全面发展。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现阶段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对于康养问题的认识还不足,不论是政策上还是优质资源的配置上都无法满足产业融合的需求,另外,相关产业对于产品的创新升级力度不足,也没有完整的基础服务体系来支撑产业的交叉融合,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旅康养四大产业的融合发展。鉴于此,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质量推动济南市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撑,建立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标准

首先,从政府部门到科研机构,为文旅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为济南市进行准确的定位。聘请专业机构进行资源分析,对已有资源是否具有开发性进行量化分析,充分发挥济南市的资源和文化优势,以文旅产业目标为基础,在文化中旅游,在旅游中学文化,构建集智慧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养老城市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宜居宜养城市。由文旅局牵头,联合卫健委、民政局等主管部门,着力打造具有济南特色的精品旅游路线和康养小镇,重点打造文旅产业数字中心、黄河流域休闲带、康养度假体验区、乡村旅游体验区、民宿休闲体验区等,通过提升项目品质,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为产业融合奠定物质基础,依托已有的泉水、佛山等生态资源,建设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生态休闲等项目,给大众提供健康的商业文旅。

其次,建立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标准,要为不同产业找准其定位,锁定融合目标的基础上,理清融合思路,以建设高质量项目为牵引,全面推进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项目为支撑,重点项目重点建设,发展多种融资模式,不断加强项目的建设力度,牢牢树立高质量的建设标准,横向统一思想认识,纵向坚定不移地建设项目,提升项目的软硬实力,通过高质量项目的落地推动城市产业融合。

(二)探索新型融合发展模式,延伸文旅康养产业链条

探索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要在补齐传统模式短板的基础上,拓展融合渠道,营造新模式的氛围。我国已进入新媒体时代,对于产业融合的推广,需要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积极推广融合项目。一方面鼓励景区和商家进行多渠道营销,充分利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达到宣传城市文旅康养特色、动态信息等目的,旨在提高项目的影响和传播效力。另一方面,鼓励和组织文旅康养相关企业参加各级展销博览会,让企业能够走出去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宣传济南市的文旅康养项目。

文旅康养产业链条的延伸是其融合发展的保障,产业链坚持以文旅康养为契机,突出济南市的泉水文化特色、商埠旅游等优势资源,对内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登山比赛、宿营晚会等,大力推进文旅、文养等产业的融合,通过旅游产品的销售,享受产业融合发展的红利,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将生态优势转换为商业优势;对外大力宣传以文旅与康养体验相融合的主题项目,建设城市文旅康养新形象,充分利用泉水、南山、黄河等丰富自然资源,建设文旅康养网红打卡地,吸引具有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文旅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康养产品,例如在周边乡镇广泛推广果木的种植,开发从种植到采摘,再到观光度假一条龙服务的融合项目,在市区商圈或打卡景点推广养生保健服务等。

(三)加强数字技术在文旅康旅深度融合中的应用,打造智慧融合模式

数字化和智能化逐渐成为四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契机,是中国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一方面,积极运用VR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型技术,开发“交互沉浸体验式”的文旅线路,建设智能化特色场馆,打造具有科技感的“济南文旅康养”品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IT技术、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开发将老年人、医疗机构与社区相结合的物联网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此平台可以把服务机构、运营机构和康养服务有效连接起来,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全方位、各层次的康养服务。另外,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失能或空巢老人提供更加智能化和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即建立多种类传感器,实时多角度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远程控制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保护其生命安全。可见,与传统的康养融合相比,智能化的融入加深了融合模式的深度与广度,在远程医疗、康养服务、养老管理等方面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四)重视后疫情时代融合现状,创新多元化融合主体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文旅康养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现阶段,我们迎来了后疫情时代,文旅康养的融合出现了三个变化:首先,旅游和养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相对于组团出游人们更加热衷于自驾游,相对于长途跋涉的山水项目人们更热衷于短平快的网红打卡地;其次,疫情使人们关注的旅游内容上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单纯去游览名山大川和人文景点,而改为对文化内涵的体验;最后,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就餐不再扎堆,而变为自助餐,住宿也以民宿为主,文旅产品的购买由线下为主变成了以线上购买为主。

疫情给产业融合带来的变化,使我们必须创新多元化融合主体。创新融合主体首先要选准重点突破口,在济南市全区域搭建健康度假、身心康养、研学营地等多维度项目体系。首先,健康度假项目坚持以点连线,将推动“泉水文化”度假游纳入城市发展战略,南靠千佛山,北依小清河,西傍商埠圈,东连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主推泉水文化,以七十二名泉为起点,设计节日庆典、民俗活动、民宿露营、园艺展览等文化旅游项目。城外有山水园林资源,重点打造章丘、莱芜、南部山区等生态文化旅游,全方面提升城市综合形象,为旅游者提供全区域全年龄段的健康度假体验。其次,身心康养项目主要是将康养机构、民俗民宿、采摘活动及科技康养体验相结合,为身处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一方休养生息、释放压力的天地。最后,研学营地项目主要针对青少年,通过红色教育课程、科技创新理念、艺术文化体验等活动,提供短期、中长期、假期等研学服务。

猜你喜欢
康养人口老龄化文旅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文旅照明的兴起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