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纳税实务课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

2023-09-28 17:27李菁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活页实务纳税

李菁

一、中职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建设背景

(一)“三教”改革政策背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三教”改革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培育适应新时代行业发展所要求的高技能高素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就业能力。“教什么”是教师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教什么”可以体现出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而教师“教什么”,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内容。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教材建设则是课程改革的基础。“职教20条”指出: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其中专业课教材应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更新。新型活页式教材具备“活页”和“教材”的双重性质,“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促进自主学习”为制定标准,编写和使用相对比较灵活,能根据最前沿的职业标准和最新的行业政策要求,更新教材内容。教师在使用新型活页式教材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教学章节的顺序。学生可以根据实训内容,抽出相应的教学内容,方便学习和实操。新型活頁式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岗位更加有效地对接。

(二)税收政策背景

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四次比较大的税收改制。1994年,我国形成了以增值税为主体,营业税和增值税并行的内外统一的流转税制;2004年,实施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改革,扩大了增值税允许抵扣的范围;2009年,我国实施新的营业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暂行条例。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随后,2016至2019年,每年都对增值税内容进行修订。除此之外,2015至2019年期间,消费税税目税率也进行了多次调整。个人所得税法也在2018至2019年多次进行修订和出台新的细则。为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税务总局在2020年2月6日连续出台了《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和《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等优惠政策。

税收法律政策更新速度快,纳税实务教材要及时反映税收法律政策的改变,这对纳税实务教材的时效性有很大的要求。

(三)企业税务岗位需求背景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税务类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剧增,同时,对税务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中职学生毕业后,通常到小微型企业或者事务所工作。企业和事务所对应聘者的要求更加注重理实综合型全面发展,不仅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实操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与税务相关的工作,如开票、到税局抄税报税等一系列工作,甚至能够提出税收筹划的方案。要求税务从业人员在实践中遇到困难,能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时代发展对税务人才的新要求,中职学校应对税务人才的培养做出相应的调整,让中职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胜任税务岗位的工作。

二、传统纳税实务教材的弊端

(一)传统纳税实务教材中课程思政内容少

目前,大部分税务教材中,体现课程思政的内容较少,更多的是注重理论和实操的知识。以往在纳税实务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思政的讲授也相对较少,一方面是教材中该部分内容较少,另一方面是教师思政教学觉悟和教学能力不足。在纳税实务教材编写中可以适当引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如家国情怀、职业素养、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

(二)教材更新速度慢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税法制度的变更,税收法律制度几乎每年都会进行调整。现阶段使用的纳税实务教材是订本式教材,从编辑到出版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纳税实务教材的知识更新速度比较慢,跟不上税收法律制度的更新,教材内容相对固定,缺乏一定的弹性和时效性,而且在实操技能方面没有得到更好的训练。这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毕业后并不能直接上岗工作,企业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

(三)不便于跨课程学习

传统的教材注重该门课程知识构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每章节之间联系密切,对跨学科知识联系较少,弱化了与该门课程相关的其它课程的知识体系,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衔接也缺乏,只注重该门课程知识的结构,缺乏对相关课程的统筹规划。

(四)不利于因材施教

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领到的教材都是一样的,但是在一个班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传统的订本式教材并不能根据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材内容,在教材方面不能做到因人而异,不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企业实际的要求灵活自主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不能灵活地组织课程教学活动。

(五)教材配套资源不完善

传统纳税实务教材的配套资源并不完善,课堂中需要的互动资料和课后习题数量质量都存在很大的差别。特别是数字化资源方面,例如微课视频、学习动画、思维导图分析等资源的配套情况更是参差不齐。不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和分析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以此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三、中职纳税实务课程活页式教材设计的意义

(一)中职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的灵活性

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依据税种与办税业务流程设计为活页式教材,并且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能够适应经常改革的税收政策,可随时删除旧的知识点,更换最新的税收内容。

同时,活页式教材具有方便增减教学内容和自由整合教学顺序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调整教学的顺序,重新组织教材内容。并且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掌握程度,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是一种活的教材。

(二)中职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的资源性

中职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增设仿真模拟实操的网络学习内容,紧跟时代步伐,改革创新,让纳税实务教材与税务行业标准及岗位要求相符合,编写对接税务行业发展新要求的中职税务专业教材,以满足中职会计专业税务课堂教学需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中职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应运用信息化多媒体技术,丰富配套的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为每章节的教学内容配套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微课、案例分析、实训操作演示、测试题目等教学资源。在活页式教材中,插入相关教学资源的二维码,学生可以随时扫码学习相应的教学资源。

(三)中职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的革新性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教材改革是其基礎。教材改革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编写,而是要以教材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案。中职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的编写,要与职业道德和税务技能紧密联系起来,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会计职业教育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中发展,课程规划和教学改革也在逐步推进中,教材改革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将逐渐探索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纳税实务教学的新模式。

四、中职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设计思路

中职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将借助德国行动导向教学“六步法”进行课程内容编排设计。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行为导向为引导,分六个步骤进行: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主导、促进自主探究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了由理论知识传授向实操技能传授的重要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专业水平和社会工作能力的培养。

资讯模块:收集最新的税收法律政策制度及税务类时政新闻视频作为课前学习的内容,制作二维码超链接,让学生扫码在线观看学习。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和资讯内容,提出本节教学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课前学习。

计划模块:根据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创造性地、自我负责地完成任务,探索性地收集信息,自行制定完成项目的学习计划、时间安排计划和工作计划等,让学生对照计划完成任务,并进行自我监督。

决策模块:学生对照之前自己制定的计划,在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中记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对任务实施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和决策。

实施模块:在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编写中,引入企业的真实税务业务,该任务与资讯模块中提出的学习目标和待解决任务相对应。学生进行本任务的实操,解决税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检查模块: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相应税务工作任务的进展。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完成税务实训任务的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学习难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完善教学方案。学生针对错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记录在活页式教材中。

评价模块:评价模块分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部分。师生对照教学目标对项目成果、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三教”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中职纳税实务活页式教材带来了更多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同时,邀请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到教材编写当中,可以更好地培养适应中小型企业的税务专业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活页实务纳税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活页教材开发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
基于“1+X”证书的活页式教材开发设计——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巧用“活页习题” 融汇音乐课堂
ODI实务
FDI实务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