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节气贴疗法在脾气虚弱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10-08 00:08黎玉宣匡家毅赵彩娇
广西医学 2023年14期
关键词:蝶腭变应性神经节

黎玉宣 匡家毅 赵彩娇

(1 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西南宁市 530001;2 桂林市中医医院推拿科,广西桂林市 541002)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以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涕为主要临床症状,常与哮喘和鼻结膜炎同时发生。变应性鼻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为 4%~38%[1],该病患病人群广泛,病程迁延反复,不仅会引起鼻部、眼部、呼吸道症状,而且会对患者的睡眠、情绪造成不良影响。研究发现,部分变应性鼻炎患儿由于呼吸不畅导致睡眠时张口呼吸,可继发颌面畸形,影响其容貌[2]。此外,该病久病不愈可引发患者记忆力下降、头痛,导致患者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并且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3-4]。变应性鼻炎虽不危及患者生命,但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节气贴疗法治疗脾气虚弱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效果,以期为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桂林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推拿科、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100例脾气虚弱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中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符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5]中脾气虚弱型鼻鼽的诊断标准;(3)年龄18~70岁,未参与其他临床试验;(4)能遵医嘱治疗,并配合相关检查和评估;(5)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针刺部位皮肤过敏、感染或有瘢痕不能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案者;(2)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出血性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者;(3)入组前1周内曾使用类固醇及抗组胺制剂、减充血剂等药物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桂林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编号:GTCMH-2020-10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节气贴疗法治疗。(1)针刺蝶腭神经节。患者取坐位,术者用75%乙醇对针刺部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选用0.35 mm×60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92126),从颧弓与下颌骨冠状突间骨间隙刺入,直刺深度约55 mm,穿过咀嚼肌肌群,从上颌骨后缘与蝶骨外翼板围合成的翼上颌裂进入蝶腭神经节所在位置,针刺到既定深度后立即出针[6],针刺双侧蝶腭神经节。每7 d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2)节气贴疗法。将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肉桂、白芷、防风、苍耳子分别研磨成粉,按质量比为2 ∶2 ∶1 ∶1 ∶1 ∶1 ∶1 ∶1的比例,置于新鲜生姜原汁和蜂蜜中(新鲜生姜原汁与蜂蜜质量比为9 ∶1)混匀调制成干稠的膏状,制成直径约1.5 cm、厚度约0.5 cm的药饼备用。于节气时,选取大椎、膻中、气海、关元及双侧肺俞、膏肓俞、脾俞、肾俞等穴位,贴敷药饼4 h。第1次针刺治疗和贴敷治疗均选择在节气时进行,此后每逢节气时贴敷治疗1次,共连续贴敷治疗5个节气。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10次并节气贴治疗5次为1个疗程。

1.2.2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参照《针灸治疗学》[7]中的相关治疗方案,选取印堂及双侧上迎香、风门、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采用75%乙醇对穴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选用0.25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产品批号:190230),每个穴位进针10~20 mm,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7 d进行1次常规针刺治疗,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8]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日常活动、睡眠、非鼻-眼症状、鼻炎相关行为、鼻部症状、眼部症状、情感反应7个维度,共28个条目,所有条目均采用7级评分法对症状的严重程度顺次记0~6分,分数越高表示该症状越严重。RQLQ的总体Cronbach α系数为0.926,7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02~0.921。(2)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评估鼻部症状(喷嚏、流涕、鼻痒和鼻塞)的严重程度,患者在0~10 cm标尺上划线标出鼻部症状相应的分值,按0~10分进行评价,0分代表没有该种症状,10分代表该种症状最重,分数越高相应症状越重。(3)28 d内鼻炎症状的发作天数。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的28 d 内变应性鼻炎症状的发作天数。(4)患者对治疗的接受程度。治疗1个疗程后,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接受程度,分为“完全接受”“接受”“不接受”3个选项,总接受度=(完全接受+接受)例数/总例数×100%。(5)血清IgE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采集两组患者清晨外周静脉血3 mL,静置1 h,于25 ℃恒温下以5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IgE水平(试剂盒购于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91186) 。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VA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QLQ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QLQ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VAS评分的比较(x±s,分)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8 d内鼻炎症状发作天数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28 d内鼻炎症状发作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8 d内鼻炎症状发作天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发作天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8 d内鼻炎症状发作天数的比较(x±s,d)

2.3 两组患者治疗接受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总接受度均≥90%,两组患者治疗总接受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27)。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接受度的比较[n(%)]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gE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5。

3 讨 论

正常的鼻腔功能与控制鼻腔血管舒缩和鼻黏膜腺体分泌的自主神经功能密切相关[9]。生理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鼻黏膜血管收缩,海绵体血流量减少,腺体分泌减少;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鼻黏膜血管扩张,海绵体血流量增加,腺体分泌增加,二者相互平衡、相互制约。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即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出现鼻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10]。蝶腭神经节在鼻腔血管腺体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针刺蝶腭神经节可调节神经功能紊乱,改善鼻塞、多涕等症状[11]。有学者发现,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起效迅速,针刺后患者下鼻甲面积即刻缩小、分泌物减少、鼻通气改善,患者自觉临床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12]。2018年中国过敏学会推荐的《中国变态反应学会变应性鼻炎诊断与治疗指南》明确推荐针刺蝶腭神经节作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案之一[13]。

变应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的范畴,该病虽然病位在鼻,但病变脏腑与肺脾肾相关,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多属虚证[14]。其中脾气虚弱型患者,因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足,清阳不升,不能濡养鼻窍,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正邪相争,壅塞鼻窍,则出现鼻塞、鼻痒、喷嚏等症状。《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15],变应性鼻炎临床治愈的根本在于调整紊乱的免疫反应机制,而不是暂时控制鼻部超敏反应后的症状[16]。穴位贴敷疗法是将药物贴敷于穴位皮肤,通过对经络穴位的刺激而发挥调节脏腑的作用。有研究报告,穴位贴敷疗法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轻鼻黏膜炎症细胞浸润,抑制Toll样受体介导的炎症通路,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方便,患者接受度高[17-18]。在本研究中,从贴敷药物的组成来看,白芥子温肺散寒,利气豁痰,可使皮肤通透性增加,促进药物吸收[19];延胡索活血行气[20];甘遂逐痰利水、消肿散结,可减轻鼻黏膜水肿[21];细辛性味辛散,有祛风散寒、温肺通窍的作用,且细辛挥发油能降低机体组胺含量,有抗过敏作用[22];肉桂能补火助阳,温补脾肾[23];白芷祛风通窍、燥湿排脓[24];防风祛风解表,且具有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25];苍耳子疏散风邪,宣通鼻窍[26]。诸药合用,共奏辛温通窍、补脾益气之功,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可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过敏体质,增强患者抗病能力。从贴敷治疗所选择的穴位来看,大椎位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督脉之会,手足三阳经之气与督脉阳气汇聚于大椎穴后向上循行,故大椎穴有升阳解表、强壮机体的功效,是治疗卫阳不固、诸虚劳损的首选穴位[27];肺俞、脾俞、肾俞、膏肓俞等穴位均位于膀胱经,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可以治疗五脏及其相关的五官九窍的病症。肺俞穴为治疗肺系疾病之要穴,有宣肺补气、通利鼻窍的功效;脾俞穴能健脾养血,益气升阳;肾俞穴能补肾壮阳,温养脾气;膏肓俞穴能扶阳固卫、调和气血,治疗慢性肺系疾病效果尤佳[28]。膻中、气海、关元3穴均位于任脉上,膻中穴别名“上气海”,为宗气之会,与全身气机紧密相关[29];气海穴位于下焦丹田部,为元气生发汇聚之所,上合于肺,与后天呼吸之气息息相关;关元穴能培元固本,补益脏腑。诸穴合用,前后相配,补先天以养后天,调后天以助先天,共奏调畅气机、通利鼻窍、补益强壮之功。

本研究选择节气时行穴位贴敷治疗意在突出时间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节律性,这与现代医学中的时间生物学观点相似。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节气更替之时即为人体机能剧烈变化的时期,临床可见宿疾发作或新病发生,在此时顺应气血阴阳变化的规律,补益正气,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防病保健,这是时间生物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亦是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VAS评分及血清Ig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28 d内鼻炎症状发作天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总接受度均≥90%。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针刺蝶腭神经节疗法能在短时间内控制鼻炎症状,减少由鼻部症状引发的睡眠障碍等并发症,以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感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节气贴疗法能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调整紊乱的免疫反应机制,防止疾病再发;两者联合治疗体现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的治病思路,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节气贴治疗脾气虚弱型变应性鼻炎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鼻部症状,减少鼻炎症状的发作天数,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且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蝶腭变应性神经节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蝶腭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研究进展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30例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