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策略分析

2023-10-08 12:46宣晶晶王世琴任清长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双一流硕士

宣晶晶,王世琴,任清长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加速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高校,都应在“双一流”目标的引领下,精准定位,坚持特色,办出水平。研究生教育作为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保障其教育质量既是“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迫切要求。2021年,我国在学研究生人数已达333.2万人,较2020年增长6.11%,其中在学博士研究生约51.0万人,在学硕士研究生约282.2万人[1]。在硕士研究生总人数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提高,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并持续高速增长。2020年9月,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1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专业学位硕士的规模占比明显上升,已达三分之二。可以预见,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畜牧领域专业硕士是针对畜牧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等领域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2]。该学位源于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批准设立的农业推广硕士(养殖领域),2017年正式更名为农业硕士(畜牧领域)。自2000年畜牧领域专业硕士开始招生以来,已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畜牧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应用型畜牧人才,有力支撑了生猪、家(水)禽、奶业、肉牛、肉羊等产业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现代畜牧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健康型畜牧业;建设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型畜牧业。在此背景下,畜牧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正在由数量向质量方向改变。鉴于此,创新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课题组调研了我国24所畜牧领域专业硕士培养高校,并对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探究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培养策略,以期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一、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021年,我国招收全日制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院校共有60所,其中“985高校”5所(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院校”19所,“双一流”院校49所,省部共建院校41所,普通院校18所;但是,招收非全日制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院校只有26所,其中“985高校”1所(中国农业大学),“211院校”4所(东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宁夏大学),“双一流”院校5所,省部共建院校16所,普通院校9所[3]。为深入了解我国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本团队前期调研了国内24所培养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涉农高校,涵盖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985高校”,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宁夏大学3所“211高校”,安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安徽科技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天津农学院、河北北方学院等18所地方院校。受访的高校在地域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分布:南方地区的高校数量较少,只有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5所,其余的均在北方,这与我国畜牧生产结构的区域分布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畜牧生产呈现出南畜北移的现象,畜牧结构北强南弱的格局已然形成,特别是甘肃、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陕西、新疆、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山东、天津、西藏等北方省市已成为我国畜牧生产结构的优势区[4]。产业结构决定人才培养方向与数量,鉴于此,本次调研的数据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我国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现状。

(一) 现阶段我国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学硕和专硕两大类。前者是学术型学位,重在培养学术创新的能力,偏重理论研究;后者是职业性、应用型的学位,重在培养应用知识或技术的能力,重视实践和应用。梳理调研结果发现,现阶段我国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多数导师(团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在于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注重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实践能力要求较弱(如表1所示)。造成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导师(团队)注重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申报,长期致力于前沿技术创新,忽视了应用型技术研究与推广,造成与企业联系不紧密,缺乏横向课题研究。“吃谁的饭,归谁管”,因纵向课题结题需要,多数畜牧领域导师(团队)忙于科学研究工作,忽视了专业硕士的应用型目标定位。此外,调研还发现少部分导师(团队)在成功完成职称晋升之后选择“躺平”,指导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意愿较低。

表1 畜牧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目的及培养经费来源调查表

(二) 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提升通道存在诸多障碍

本次调研发现,我国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提升通道存在诸多障碍。一是届别障碍。国内诸多涉农高校的导师(团队)在招生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时非常关注研究生的届别,应届毕业生受欢迎,而往届或在职人员学历提升则十分困难,其被导师(团队)接纳的意愿仅为41.86%。二是生源单位存在歧视:本次调研发现,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985高校”“211高校”的导师(团队)在招生时,特别倾向于招收来自于本校或其他“985高校”“211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来自中职院校的学生被导师(团队)接纳的意愿仅为2.33%(如表2所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科优势造成的,受访“985高校”“211高校”的导师(团队)普遍认为由本单位优势学科培养的人才相对优秀,因而在招收研究生时更青睐于招收本校学生。三是招生方式具有阶梯性。对于“985高校”而言,其专业硕士选拔一部分是通过推免、保送实现的,其余部分则是通过第一志愿报考招收的,通过调剂实现学历提升的机会较少;地方普通高校要想完成当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任务,仅依靠第一志愿报考很难实现,还需要借助调剂的方式才能接近完成目标。调研还发现,在畜牧领域男生的受欢迎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尽管如此,我国诸多涉农高校针对研究生的性别依旧展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表2 畜牧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生源结构调查

(三) 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本次调研发现,我国畜牧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一是导师类型较为单一,缺乏特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校内导师多由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兼任,独立评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不足(如表3所示)。造成这种问题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高校导师资源不足,实践教学条件匮乏;二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知存在偏差,多数导师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对学术型研究生更容易培养。

表3 我国畜牧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内外导师调查表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拓展学术资源,学校更倾向于给畜牧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配备兄弟院校的教授或研究员作为校外导师,来自企业的精英或骨干受青睐的程度较低(占比不足20%)。学术型导师的学历与理论研究水平较高,但畜牧生产与管理经验往往不足。在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常常套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经验来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学术创新,但实践能力培养明显不足,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要求。根据《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畜牧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外导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这一点来看,现阶段我国畜牧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与学术型导师趋同,重学历轻实践。二是校外导师管理有待加强。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对畜牧领域校外导师存在重遴选、轻管理的现象,62.79%的受访高校表示未对校外导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考核;很多情况下,校外导师的工作付出没有回报,仅20.93%的受访高校会对遴选的校外导师给予荣誉奖励。重遴选、轻管理,加上激励机制缺失,校外导师的实质性指导作用不明显。

(四) 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

梳理调研结果发现,现阶段畜牧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培养环节落实不到位。首先,校内培养的时间较长,时间从1.5年至3.0年不等(如表4所示)。校内培养的环节主要有2方面内容:一是课程学习,修课年限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二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是完成科研小论文发表与毕业大论文的撰写。研究生融入产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愿不强,实践不足。其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缺乏相应的实践平台。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导师(团队)校外平台建设滞后,需要借助校内平台或兄弟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才能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造成研究生实践锻炼类似本科生统一组织生产实习的现象;少部分导师(13.95%)甚至完全采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缺乏实质性的指导。与其他领域不同,畜牧领域研究生外出实践的风险隐患不仅有看得见的交通意外、生产安全等,还有隐形的人畜共患病这一特殊风险,如近期欧美爆发的猴痘。目前,我国牛、羊等畜牧生产过程中人畜共患疾病频发。鉴于安全风险较大,许多地方高校严格把控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的审批,且一旦发生人畜共患病感染事件,必将严厉处分校内导师,这大大减少了研究生外出实践的机会。

表4 畜牧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情况与校内培养年限调查表

(五) 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特色

当前,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特色。一是多数培养单位没有立足地方畜牧产业发展特点与本校生源质量制定符合本校学情的专业课程内容,而是按照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印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设置课程,造成各高校之间课程内容设置雷同,缺乏特色。第二,调研发现部分高校为节省教育成本、资源和时间,将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放在一起进行,来自企业的精英授课参与度、协同育人度较低(如表5所示)。可以预见,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授课人员安排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无差异性这一现实问题将在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更加突出,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表5 畜牧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调查表

(六) 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

调研结果显示,现阶段畜牧领域专业学位依然是“论文型”学位,以撰写和发表论文作为主要考核依据,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首先,部分高校的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认识有偏差,论文选题具有明显的学术化倾向,且要求必须发表SCI论文才能毕业。其次,国家发明专利、行业或地方标准制定、创新创业及专业竞赛重要奖项等成果均不能代替论文用于评价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表6所示)。上述现象不难解释,学生延期毕业或者最终无法获得专业学位,不一定是因为其实践能力不够强,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无法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特别是无法及时发表期刊论文。对上述论文导向,需要精准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坚持目标导向与质量导向,深入探索、创新符合畜牧领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评价体系,才能更好推进畜牧领域关键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

表6 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调查表

二、国外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借鉴

专业学位教育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如今已涵盖专业博士学位56种、专业硕士学位74种及第一专业学位11种。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独具特色,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征[5-7]:首先,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美国各高校在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时都把明确的职业导向作为核心,强调面向岗位需求设置不同的专业,十分重视实践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提升,将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以农业硕士(Master of Agriculture Degree)为例,其被俄勒冈州立大学定义为“一种职业性终结学位,研究生必须接受3个或更多的与农业有关领域的广泛训练”。其次,学历提升通道畅通。在考试时间上,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时间灵活、自由,在一年中会给予考生数次机会参与考试;在考试内容上,依据专业设置,但更关注考生的综合素质,强调个人经验、兴趣与职业需求等;在生源结构上,积极面向在职人员招生,强调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第三,注重实践教学。一是每个高校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农林实践基地,并与私有农场、林场、养殖场等建立紧密地合作关系。二是加强实践型导师的遴选。采取导师集体指导制,一般由2~3名导师组成。其中,第一导师不仅负责指导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而且兼职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在带给农场主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的同时,将教学与培训延伸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从而使农业科研、教育及推广三者紧密结合。其他导师一般来源于大公司,主要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际问题的研究并提供实践场地。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导向,结合岗位需求,自行选择实践基地。另外,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也颇具特色。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要求做学位论文,但注重课程学习,强调1年以上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效果是需要通过严格考核的,采取单位自行考核或第三方专业资格认证的方式把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由于课程、实践考核非常严格,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得到了充分保证。

三、立足基本国情,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一) 精准定位专业学位建设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新时代中国畜牧产业发展服务的,其培养目标必须要立足于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要。根据上述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的教育内涵,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的目标是为中国现代畜牧业培养具有畜牧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推广和职业技术教育等综合技能的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上述目标,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方向,立足地方资源禀赋,针对性制定人才招生计划,并设置具有地方畜牧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及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而与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双一流”的目标相适应。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在培养特色上下功夫,还应聚焦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众所周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在发展初期借鉴相对成熟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是有必要的。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校内培养为主,这一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是重科研轻实践[8]。上述特征与专业学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内涵不符,违背了专业学位的教育规律。借鉴经验并非照搬模式,畜牧领域专业学位教育应突破现行研究生教育体制束缚,探索由校内科学研究为主转向校外实践教学,由企业精英担任研究生第一导师并提供实践基地,校内导师担任第二导师辅助专业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新模式不仅注重实践锻炼,同时兼顾专业知识提升,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和差异化培养的特点。

(二) 优化招生方式,畅通学历提升通道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的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研究生招生110.7万人,招生比例占毕业生规模的10.3%,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即走向职场,成为新的在职人员。受职场素养提升内在需求的推动,通过攻读专业学位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非常符合我国专业学位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7]。然而,调研结果却显示,在职人员并未成为我国畜牧领域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生源。究其原因,招生方式僵化阻塞了学历提升通道。为保证研究生的生源质量,自2016年起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成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核的主要形式。这种招生方式非常有利于一直在校学习的应届毕业生,对于在职打拼的人员非常不利,无形中为其学历提升设置了巨大障碍。加上部分导师对专业学位教育定位不清,认为在职人员难以脱产完成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接纳的意愿低。近几年,我国在职人员攻读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的人数明显减少,应届毕业生成为生源的绝对主力。缺少从业经历的应届生一般难以获得对职业的深入理解,这类学生攻读专业学位的目的主要是想获得进入该行业领域的“通行证”[9]。专业学位教育缺少在职人员的参与不利于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亟需优化招生方式。一是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招生权限,让高校面向岗位需求自主设置招生人数,自主安排考试时间、次数等,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二是优化入学考试的方式,实行申请制。申请材料强调学生的职业需求、实践经验及专业知识背景,注重考核学生的培养潜力,让专业学位教育真正立足于职业导向与产业发展需求。

(三) 加强“实践型”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突出物质奖励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与基础性工程,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10]。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多由学术型导师兼任,因其专业实践水平低、指导时间少、指导能力不足等一直饱受诟病。已有的研究发现,导师的有效指导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11]。《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畜牧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也明确要求,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外导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应加强“实践型”导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精英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一导师。企业精英不仅实践经验丰富,组织、管理能力强,也能够给专业学位研究生供实践基地与职业引导,是理想的专业学位教育导师人选。二是注重校内学术型导师实践经验培养。高校应鼓励校内导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通过服务企业积累实践经验。目前,国内畜牧领域已有成功的案例,如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集团的产学研合作不仅培育了众多“双能型”导师,且创新性提出了农业硕士研究生“先实践、后理论+实践、再实践”的“三段式”实践教育模式[12]。通过“外引内培”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此外,还需重视专业学位导师队伍的管理与考核,突出物质奖励。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管理与考核制度,明确导师职责及淘汰机制,引导导师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致力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验收的重要方面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导师物质奖励,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 加强基地建设,落实实践教学根本任务

各培养单位应根据培养需要建立稳定的农业硕士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加强研究生的实践训练。调研也发现,受资金、场地、人员、利益等因素约束,畜牧领域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面临许多障碍,寄希望高校和地方政府统筹资源,特别是财政支持是不现实的。一方面要加强引导、支持导师(团队)与企业共建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特别是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导师遴选时,应重点考察导师实践基地的建设水平,包括基地的设施、功能、保障水平等,然后给予导师和基地资格认证,即“谁能提供实践所需的基地,谁才有资格招生、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另一方面,也要实施实践基地运行成本补偿机制,毕竟实践教学是需要消耗大量资金、物力、人力的。补偿机制不仅建立在实践效果考核基础上,也建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数量上,这样才能保障实践基地的长效运行。

(五) 提高校企协同育人力度,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施主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进行特色教育[13]。然而,现阶段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与教学平台。高校应提高校企协同育人力度,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一是立足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注重课程内容改革。当前,畜牧领域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区块链技术等发展迅速,并率先在生猪、家禽等产业实现应用。在上述技术领域,企业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通过校企协同育人,能够弥补高校自身资源的不足。二是创新授课平台,借助超星MOOC平台、腾讯会议、网络学堂、雨课堂等在线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将线下实践和线上教学有机融合,从而通过教学方式创新来促进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特色化。三是注重授课人员队伍建设,定期邀请企业精英或骨干参与教学,将实践环节导入教学情境。四是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案例教学。加强专业案例教学,通过生产案例分析和教学,让学生了解实践,提高学生分析、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加强思政案例建设与特色教材编著,充分发掘畜牧领域的思政案例,并将案例融入特色教材之中,进而使思政教育显性化并与专业知识学习同向同行。

(六) 破除唯论文导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2020 年,清华大学发布了《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标准规定》,破除对发表SCI 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等相关指标的过度追求,进一步明确学位论文是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14]。上述释放信号表明,学位论文才是评价人才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须破除唯论文导向。在实践中,各培养单位应紧紧围绕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要求和评价标准,强化学位论文实践导向,不断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有条件的单位,还可制定多元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申请学术成果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将国家发明专利、参与行业或地方标准制定、专业技能大赛获奖、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新畜种培育等纳入成果认定范围,积极推进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创新,有侧重地培育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畜牧领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开拓性、系统性工作,也是探索“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当前,畜牧领域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培养模式沿袭甚至照搬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思路等诸多问题。只有立足我国畜牧产业发展特点与需求,精准把握专业学位建设内涵,针对畜牧领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化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才能牢牢守住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底线,有效保障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以此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双一流”高校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双一流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军事科学院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