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导向下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3-10-09 10:06刘世松高佳佳菅蓁王春华
大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岗位大学生

刘世松,高佳佳,菅蓁,王春华

(滨州医学院药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我国自1999 年大学扩招以来,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已经跨入大众化时代[1]。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衍生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既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长远发展的经济问题和事关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2]。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各界专家学者高度关注的研究热点,学者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与探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部分学者研究聚焦于某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或者社会政策调整等方面,提出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法、手段以及系统性需要进一步探讨,特别是新形势下基于需求导向以校地协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路径,更是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境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消费结构升级、多元化创业环境,加上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使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全面透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实环境,深刻剖析大学生就业困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探寻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环境

1.经济发展放缓,社会岗位需求减少

全球经济发展趋缓、企业经营形势严峻,导致社会岗位需求减少,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客观原因之一。特别是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国际有效需求不足、投资下降、进出口贸易受阻,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裁员缩减就业岗位成为部分企业降低损失的手段之一。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高校毕业生与用人需求单位不能面对面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全球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依旧会不断增多,但可供大学生选择的普通就业岗位呈减少趋势,更是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2.就业人数增多,就业市场容量有限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多;城镇化发展趋势下,大部分劳动者进入城市,需要更多就业岗位的支撑,二者形成的结果就是就业人数不断增多。《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提出,预计到2025 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8000 万人以上[3]。人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 万人。经济转型期,企业需求的要么是熟练的高技能人才,要么是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在有限的就业市场容量下,企业需要更多能够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而大学生由于刚刚就业,经验、技能明显不能承担这个“中坚”角色,也就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3.新旧动能转换,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当前我国各地政府正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各类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在转换发展中必然带来传统产业改造、科技创新驱动、人才需求变化等改革“阵痛”。

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岗位减少;另外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生产的深度、广度进一步延伸,又会创造或者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而人才结构与岗位匹配的矛盾凸显,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制约因素。

4.学科专业设置,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需要,也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出现的客观原因之一。

当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变化产生脱节,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动适应,学科专业调整的滞后,导致培养的人才结构上难以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4]。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以及创新创业课程实际效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剖析

1.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与现实语境产生错位

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使“天之骄子”对未来充满高期望值。通过对大学生的访谈发现,许多大学生以进一线大城市、高收入、受人尊重为职业目标,而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当高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位或机会存在较大落差时,大学生就可能陷入难以就业的尴尬处境[5]。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与实际的现实语境产生了错位,这也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大学生的知识架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学生最重要的职责是学习知识,但是大学的知识学习与此前的高中应试学习截然不同。大学里不但要学习自己专业的知识,还要建立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实践之间、知识与职业岗位之间的知识架构。然而,社会快速发展、科技不断创新,用人单位对岗位需求的类型要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动态调整能力,所学专业知识与用人单位岗位实际要求严重脱节,也就造成大学生就业存在困难。

3.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不匹配

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大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取得职场成功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6]。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是否“职业化”,是用人单位录用与否的重要衡量因素。当前许多大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环境融入能力以及基本职业素养等与社会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目前用人单位不愿意直接招收应届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4.大学生的心理冲突与社会环境不适应

当前,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现实问题,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观因素之一。从学校到社会,面临的是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越来越激烈的职场竞争、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由于部分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失调、人际交流的障碍以及生活的压力、未来的迷茫、感情的挫折等,使其产生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危机。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冲突,加上在就业方面上的紧张或焦虑状态,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

二、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措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既关系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7]。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立足需求导向,实现政策扶持体系和公共服务机制相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和创业支持机制相结合、就业指导体系和人文关怀机制相结合,探索构建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三方联动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机制与措施,形成政府主导、教育支撑、大学生自身完善的互联互通创新体系。

(一)构建政府主导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扶持体系和公共服务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顶层设计,一是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更加完善的就业扶持政策,建立更加科学的大学生就业岗位设置、技能提升、资金补贴、创业扶持等支持体系,健全更加有效的就业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着力打造数字化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做细做实。二是坚持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导向。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8],各级政府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只有经济总量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就业市场容量和渠道才能不断扩大、不断优化,具备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新型特点的大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多适合的岗位。三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据人社部公布数字,目前我国县(区)及以上政府普遍设立了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超过98%的街道、乡镇建立了就业服务窗口[8]。但大多数大学生不了解或不知道这些机构窗口的职能和作用。政府部门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针对大学生的特点,进一步深化人事与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政策性壁垒,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和创业服务平台,在保证需求和优化供给上下功夫,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间就业信息即时沟通机制和创业能力提升保障机制,促进就业政策精准落地、人才合理流动和就业创业质量提升,扎扎实实把提高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与水平落到实处。

(二)构建产教融合的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和创业支持机制

高校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的契机,根据产业和区域发展需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9]。第一,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建设以学校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产教协同育人教育组织形态,以产业学院、产教联合体等形式推动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的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同时企业可以按照自己所需标准在高校“定制”人才,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到公司最紧缺的潜在员工,为自身发展形成稳定、高质量的人才供给[10]。第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与产业企业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有效提升毕业生竞争力。第三,建立创业支持机制。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大力提升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课时比例,把就业指导贯穿于专业课程教育全过程,并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培育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勇于创业的能力[11]。同时,高校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创业支持资金和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创建大学生创业平台或基地,为积极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场所、政策、资金、管理和培训等全方位的软件硬件支持,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自主创业就业。

(三)构建价值引领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和人文关怀机制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相互碰撞的不同价值观碰撞,从大学这个“象牙塔”进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很多学生面临生理心理的双重压力与挑战,引导不好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首先,注重思想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政府要发挥社会舆论、不同媒介的引导作用,传播积极的价值观、社会正能量;学校要注重思想政治课与就业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科学的就业观和积极理性的竞争意识,树立合理竞争、协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抗压能力去面对压力和挑战,其次,注重就业指导,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整合高校、社会、产业和企业等各种优势资源,为大学生在教育教学中选择职业发展导师,在实践实习中实施岗位“传帮带”,帮助大学生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系统学习与实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力,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核心竞争力。最后,注重心理疏导,建立人文关怀机制。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是不同利益冲击和新旧观念冲突,个体认知与社会价值产生错位,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强化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引导,建立畅通大学生情绪交流渠道,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对家庭困难、性格偏执、自闭离群等特殊类别大学生,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和宣泄缓释机制,采取一对一交流方式建档立卡,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内外教学、工作环境改善、家庭生活关注和集体活动参与等各个方面,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使大学生以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的精神面貌走向社会、迎接挑战、实现自身价值。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涉及百姓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推进落实大学生就业,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政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大学生个体命运改变和自身价值实现的支撑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改革矛盾突出、消费结构升级压力等严峻形势下,研究和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就更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政府和高校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体,应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与复杂环境,深入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双向选择就业体制改革路径,以更加科学的制度、更加务实的行动、更加完善的措施,充分整合和优化政府、高校以及用人单位等优势资源,激发大学生服务社会、完善自我、实现价值追求的内在动力,在全社会形成构建形成促进大学生就业协同创新体系,营造和谐稳定、持续发展和价值彰显的就业环境,切实推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岗位大学生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立足岗位 严以用权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