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运动会徽标设计现状与问题研究

2023-10-09 09:41吴超
美与时代·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摘  要:在体育赛事的举办中,会徽设计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会徽的设计不仅要体现运动精神理念,更要展现和传播贵州省的特色文化,它可以成为贵州人文传统、生活习俗等的文化载体。研究贵州运动会徽标设计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贵州体育运动会徽标设计的创新,也有利于更好地推动贵州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贵州运动会;徽标设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近年来,贵州体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也随之繁荣起来。省内经常开展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运动会,体育运动会会徽的标志设计也各具特色,并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化。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贵州体育运动会徽标近些年从最初的“无”到百花齐放的设计形式,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创新,但相对而言仍然较薄弱。

一、贵州运动会徽标设计的发展现状

体育徽标设计,应在有限的空间内以最凝练的方式展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看似简单的符号却包含众多设计元素,图形、文字、色彩等多种视觉形式交织在一起,共同呈现体育文化形象设计,其造型语言越来越丰富,并充满着变化。目前贵州省运动会徽标设计的视觉元素分析如下。

(一)图形符号元素分析——图形符号元素趋于多样性,轮廓多具抽象性

图形是超越国界、民族之间语言障碍的世界通用语言,它区别于语言、文字等局限符号,且具备直观性和易理解性,在跨文化翻译传播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应用在各类标志设计中,在运动会徽标设计中也较为常见。图形符号的优势显而易见,作为标志设计表现形式的一种,在运用中千变万化,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图形表现形式一是要有可识别性,要能准确地表达所要传达的对象。如日常生活的交通图标以及公共标识都是最好的图形符号,即使不识字的人们也可以轻易识别出来。二是要有差异性,图形之间要有较明显的差别,避免雷同而难以识别。三是要注意图形风格的统一性,设计一般要遵从大统一、小对比的原则。

据有关统计表明,从世界很多著名品牌标志趋势来看,使用品牌简称的图形语言来表现的设计中有41%使用品牌名称缩写。而使用独特的品牌形象理念以及精神等抽象化的形式进行图形处理,虽然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但图形图像的象征性和蕴含的意义性的传达其实是最难表现的,尤其是设计师加入主观思想时,如若传达不准确就会影响整个徽标的传播效果。设计上较为直接地体现行业属性的设计形式比较适合行业属性较强的领域。如体育事业也是其中一种。从以下资料来看,贵州省运动会徽标设计图形符号元素趋于多样性,轮廓多具有象征性。

第一类图形元素:与体育运动元素相关的运动员、跑道、圣火等。在国内其他省份中,这类标志设计也占有较大比重,是最为常见的图形设计元素。例如早期的贵州省运动会第四届、第五届(如图1)、第六届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三届、第四届(如图2)等都选用了代表运动会的火炬、跑道、运动员等图形元素。这些元素可以使观者直观地感受到活动的主体内容,易懂、易记、易传播。

第二类图形元素:以贵州地貌、标志性建筑为主。贵州是高原山川地形,海拔较高,是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有着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境内有着丰富的岩溶地质,形态各异。甲秀楼是贵州省会——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朝,寄予了贵州人才辈出,甲秀天下的厚望。例如,贵州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徽设计就采用了这一形式,运动员与建筑的巧妙结合(如图3);又如“贵州体育标志”也同样采用了地貌特征作为构思立意灵感(如图4)。

第三类图形元素:与贵州少数民族及红色文化密切相关。近些年大量的省级运动会会徽设计倾向于与当地人文城市文化相融合,贵州也不例外。少数民族文化是贵州最重要的人文景观,近期也趋向于选用贵州民族特色设计元素进行设计创意,如贵州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运动会徽标(如图5),以及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会标(如图6)设计等都在延续这类元素。

除此之外,通过笔者分析所收集的贵州省体育运动会标志设计,可以看出体育赛事的图形元素多倾向于象征性的形式传达,大量图形元素被概括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图形等。另外,与之相关的体育馆及体育设施类标志,设计特点则多根据名称或外立面造型结构选取图形元素,以展现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形象。如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牛角符号标志。这些图形符号元素不仅可以直观地描述举办运动会的必备元素,也可以传达出运动精神和文化理念,使抽象形式具象化,有利于传播和理解。由以上设计风格可知,体育运动标志设计中所用的图形元素多为象征性的表现形式,且由繁复、琐碎转向简单、明快的风格。

(二)色彩元素分析——用色種类较多,以渐变色及贵州民族色彩为主

色彩在设计中是最活跃的视觉元素,能够激发人的联想心理,并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在品牌塑造与读者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还能正确地传递品牌信息,体现品牌的价值,塑造品牌的形象,在标志设计中具有加强记忆的重要作用。相对于形态结构,色彩在受众的直观感受上优于图形与文字。例如交通标识中的红、黄、绿三色,就因其独特的识别性被普遍应用。据相关记载,人在最初20秒内观察物体时,色彩的视觉冲击占80%,而其形态占20%;之后再观察,色彩占60%,形态占40%,再之后色彩感觉会一直持续,足以说明色彩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动会色彩的选择也是基于中央美术学院团队对北京的自然、人文景观与历史色彩资源进行调研,讨论并总结当地地域色彩,多次召开色彩研讨会,最终确定“中国传统五行色彩”的概念以及“舞动的北京”——三维色彩体系的构想。最终形成了奥运色彩体系:“中国红”“琉璃黄”“青花蓝”“国槐绿”“长城灰”“玉脂白”,体现了典型的中国风采和人文风貌。

同样,贵州素有“多彩贵州”之称,拥有众多美丽独特的旅游景点及奇花异草,春夏秋冬,四季交换,变换着各种色彩。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塑造了贵州的多姿多彩,俯仰可拾的涟涟瀑布,清澈见底的绿水山泉,形态各异的五彩溶洞,连绵不绝的黄色油菜花田,绿水青山成为贵州人的“不动产”。除此之外,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文化交织相融,苗族的色彩绚丽,布依族的青蓝相间,侗族的黑黄相衬等,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丰富的贵州画卷,这些民族地域色彩都可以成为体育徽标设计中较为独特的设计语言。

体育运动本身具有活力和动态性的特征,大脑皮层足够兴奋可以积极调动身体活动。而代表地域文化特征的色彩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设计方向,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贵州特有的民族色彩的表现力来整合设计体育标志。通过对所搜集的体育标志的分析可以看出,贵州省体育标志设计整体选用了较为活泼和富有时代感的彩虹式颜色,以及民族蜡染、扎染等色彩,色调丰富不仅容易使人兴奋,也传达了民族特色。如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贵州省第九届运动会、贵州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贵州体育标志等设计中使用了渐变色,而贵州第九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贵州民族体育标志都采用了民族服饰色彩及蜡染蓝布色等。

(三)文字元素分析——体育标志文字性元素多出现在品牌名或标语中

文字在人类世代相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信息传递出去,并且可以把要传达的信息阐明清楚。标志设计中的文字创意就利用了这一优势表现,在设计中根据主题类型,通过变幻字体的骨骼、字形、字脚,经过艺术化处理,使其形象生动地形成符合主题风格、内涵、寓意的标志设计。这类经过设计的字体带有情感的表达,增强了标志设计的语言内涵,可以与观者形成情感方面的共鸣。

文字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视觉符号,其本身的造型就包含了一些特定的理念,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文字作为徽标设计中最基础的视觉识别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标准字和实际应用字体。标准字体设计主要是指品牌名称的全称和简称进行艺术化设计的专用形式,而实际品牌各种物料中的文字,一般是在字体库选择一套或几套字体作为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应用字体。品牌字体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品牌单位的方方面面,如各种设施、广告宣传等。字体作为受众最直观的视觉元素,承载了品牌传播的功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对而言,体育赛事中利用文字作为标志图形的较少,尤其是国际性的大型体育比赛,如奥运会标徽要面对全世界的观众,文字的传播力就会相对削弱很多,一般文字是作为品牌名的标准字出现在标识组合中。体育服饰品牌标志中文字元素也多应用于品牌名称或广告语、定位语中,与标志图形组合交相呼应,引导消费者去认知商品,如阿迪达斯、彪马等。体育场馆及设施类标志运用体育馆名字及其他形式的文字元素作为主体设计,近些年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字体标志一般包括四种表现形式:中文字体、外文字体、阿拉伯数字以及标点符号的表现形式。

从前几章节总结资料来看,贵州体育图标设计中主要用到两种文字艺术形式:贵州的拼音首写字母“G”和阿拉伯数字结合的造型形式。如中国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整个徽标设计,由贵州的首字母“G”和届次“9”巧妙结合而成,同时附加少数民族设计元素和色彩,既体现主题又不失地方特色;贵州省第八届运动会就采用了举办的届次“8”作为主要设计形式,把运动员身形矫健的姿态和阿拉伯数字“8”融于一体;而贵州体育的新图标则用到了汉语中甲骨文的“山”字和数学中的无穷符号“∞”。除此之外,贵州体育运动会标志中更多的文字创意形式主要体现在品牌名或标语中。文字性创意的体育运动会标志设计能够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使文字形状和意义结合起来,增强文字的主题属性,能够通过传达不同的视觉感受,使读者容易理解接受,更好地传达企业精神和文化特色。

二、贵州运动会徽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贵州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其运动会徽标设计也随之受到影响和挑战,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纵观贵州省运动会徽标,尽管在设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能在公众中留下的印象和产生的影响却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应与设计形式同质化严重、各民族元素简单复制、体育标志的文化叙事力和传播力弱、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指导等方面的问题有很大关系。

(一)体育运动会徽标视觉形象设计形式同质化严重

王受之曾在他的著作《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中这样定义视觉形象设计(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把平面上的几个基本元素,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等以符合视觉传达目的的方式组合起来,使之成为批量生产的印刷品,达到准确的视觉传达功能的目的,同时给观众以设计需要达到的视觉心理满足。”[1]10视觉形象完成向大众传播信息和情感表达最直接的方式,如若千篇一律,将难以使受众印象深刻,影响传达效果。

1.运动人形、跑道等体育符号的重复使用

体育运动竞赛中的视觉形象包含了众多的符号元素,如运动员、跑道、火炬等,在很多运动会会徽的设计形式中都选用了直接表达主题意义的方式。运动会是人们为了传递友谊和强健体魄而设立的,且当今所提倡的根本宗旨又是“以人为本”,因此人是运动会的主体,而运动员又是最重要的主体成员。设计师在运动员的身上得到很多灵感,使“运动人形”成为现代设计的表现主题和设计元素。如贵州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贵州省第九届运动会以及贵州省第四、五、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等都使用了这一设计元素。

奥运火炬的传递不仅仅是一种盛典仪式,其中也隐含了向世界各地传播和平、团结的友谊。体育圣火在现代大型运动会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代表了体育文化和精神,同时也是运动会徽标的重要设计及元素之一。如第三届“省民运会”和第四届“省运会”的秩序手册上出现的会旗的图标及贵州省第四届民运会都选择了这一设计元素。

此外,标志设计往往力求简洁、易懂、易记。在整个运动会场景中,跑道是较具辨识度的元素之一,且形式简洁,易于设计师概括形象创作。作为运动会主要竞赛场景的跑道,也是会徽标志设计中的最常使用的元素之一。如贵州省第五届运动会、贵州省第四届“民运会”,等等。

2.民族元素简单复制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纵观世界各地开展奥运会时都会注入地域民族文化。如第十九、二十、二十九届奥运会把举办地的民族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反观贵州运动会标志设计,大多仍停留在对民族元素的简单拼贴,或者局限于对其他运动会标志设计的复制模仿,从而缺失了重要的文化创新能力。

其中书法笔触和牛角元素的重复利用是最为常见的。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国粹之一,然而很多标志中的笔触也称不上书法,仅仅算是笔触。贵州省第九届运动会、贵州省第四届、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中的人形结构都采用了书法笔触的设计元素。而牛角元素和蜡染纹样作为贵州的民族特色,更是运用广泛。自贵州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徽标使用开始,直到第九届“民运会”都一直在延续牛角和蜡染纹样的标志设计。另外,贵州民族体育标志设计、贵阳奥体中心标志同样采用了這两种设计元素。

体育运动会徽标设计在标志设计中属于一个极具特色的类别,一些大型赛事活动的体育性质,其带来的文化现象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的范畴,不仅要展现体育精神,还要宣传城市文化形象。不过和其他类型的标志设计也有着共同的设计特征:特色鲜明的时代性、简洁大气的识别性、独具艺术的审美性。仅仅是各民族元素的简单复制往往意义不大,需要深入了解民族文化,适时适宜地合理利用民族元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育运动会徽标的文化叙事力和传播力弱

徽标设计是一个品牌视觉形象的核心和灵魂,代表着企业文化的品牌概念和精神理念,在品牌宣传中应用广泛,占有重要位置,它能够独立存在并产生识别价值。体育图标设计同样也承载着品牌宣传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担负着向公众传播民族凝聚力和不懈奋斗的体育精神。所以,体育图标设计也同时承载了文化叙事性,成为了传播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文化信息,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重要形式。但从目前所搜集的资料来看,贵州体育图标设计的文化叙事力和传播力还相对较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运动会徽标视觉形象设计的重视度不够、意识性不强。体育徽标视觉设计不仅起到体育产业的宣传传播作用,它还可以转变成贵州城市品牌的无形资产,助促城市形象宣传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如贵州省运动会秩序册中自1979年第四届才出现较为正规的图标设计;贵州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徽标使用开始,直到第九届民族运动会都一直在延续,没有任何变化。

其次,缺乏核心视觉符号。徽标设计作为品牌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是一个综合图形、文字、色彩三方面的设计形式,它不同于品牌的命名、文化、精神等方面的企业理念,而是把品牌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这种具象化的特征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从而产生认知、理解、记忆,也就更有利于品牌的宣传和传播。但有些运动会徽标设计中却缺乏这种核心视觉符号。例如,贵州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徽标的文化叙事性较弱,仅仅用了“M”字母和三条彩带来表现,远远起不到传达“民族特色”和“体育运动”的效果。还有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的标志在实际运用中也是含糊不清,仅在一些导视牌中找到几个背景图形,其他地方都没有找到显示出标志应用形式,且设计方法粗糙简单,没有设计美感,更不可能有其他的延展意义了。

最后,作品的接受性不足,缺乏对受众的考虑及信息的反馈。设计师创作图标作品时,除了保证作品的设计质量,还要具备有效的传达方式。在贵州省体育图标设计作品中,不乏设计师主导作品形式、过于理想化、脱离受众接受范围的意向。而这些主观思想能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是不是符合时代的需求,需要设计师自己进行判断和取舍。除了设计师自身判断的经验,对受众接受设计作品的能力和实际产生的影响的调查也是一个重要手段,这些都缺乏系统的调研和真实的反馈,从而使设计作品无法进行改进。

(三)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指导

在实践中可以总结理论体系,反过来理论又可以指导实践,有了理论作为坚实的基础,实践才能顺利进行。理论是对设计技法的总结概括,是一个支撑骨架。它能够指导专业设计师在实践中更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在设计创作中举一反三。设计理论不仅涉及美术学科知识,还可以贯穿中国文化、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等方面,使设计师们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更具艺术文化价值的作品。设计创作与设计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对于设计理论掌握的程度也取决于自身美术设计的素养。

王受之在《世界设计史》中提道: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现代设计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对于它的研究大多仍局限在应用方面。时至今日,从事现代设计史和设计理论研究的专业人员还是凤毛麟角,为数甚少,不少国家至今还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1]8。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的设计发展时间较短暂,还需要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属于中国的设计理论体系,并反过来有效地指导中国设计师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来看,艺术设计理论的缺失不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它甚至是世界性的行业问题,所以贵州体育标志设计缺乏专业理论指导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贵州运动会徽标设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主要是对徽标设计中图形、色彩、文字等造型元素的解析,除了运用运动会中的相关元素(运动员、火炬、赛场等)以外,还指出其中大量使用了贵州地域性元素,使得整个标志更富地域文化特征。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徽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如同质化、叙事力弱、缺乏理论支撑等,都可以帮助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更好地探索体育运动会徽标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吴超,硕士,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