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2023-10-18 00:51梁晴通讯员轩辕晓宇张龙杨腾
山东国资 2023年9期
关键词:山东成果高速公路

□ 本刊记者 梁晴/通讯员 轩辕晓宇 张龙 杨腾

自“山东国资科创基地”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山东高速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基地建设规划、资源配置、人才引育、资金投入等方面不断聚集要素,在重点科技领域做好研发,充分发挥国企担当,推动国资创新创效,服务社会创新发展,力争做到高起点布局、高标准建设。

创新赋能,促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山东高速集团路网管理“智慧大脑”

8 月29 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潍高速公路济南绕城东二环至长深段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这标志着该项目全线具备通车条件。济潍高速公路是济青中线智慧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高速集团按照“全路段感知、全过程管控、全天候通行”的建设定位,着力打造智能管服、快速通行、安全保障、绿色节能、车路协同五大体系,并在智慧隧道等领域实现了重点突破,有效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全面提升车路控制和协同能力,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量和事故发生率,为未来智慧高速项目建设作出示范。

这是山东高速科创基地建设的一个缩影。山东高速集团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王孜健告诉记者:“山东高速科创基地建设以服务集团主责主业发展需求为目标,按照‘三定位、五任务、六方向’的思路,推动‘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政策链’融合发展,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大定位”为创新要素聚集区、成果转化示范区、创新生态样板区;“五大建设任务”为高质量研发载体建设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设工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升级工程、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工程、创新生态样板区建设工程;“六大重点研发方向”为智慧交通、智能建造、绿色管养、装备研发、新材料、交能融合。

山东高速集团围绕“智慧高速”建设整合数据资源,将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建管养运领域。2022 年8 月,集团主编的《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正式发布,这是山东省在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发布的首个统一标准。在此标准指导下,山东高速集团早在2021 年完成了京台泰枣段智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打造了“山东示范样板”,成果获2022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

山东高速集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运营管理服务为主要目标,全面提升养护管理水平。完成了交通运输部“在役干线公路基础设施与安全应急数字化”试点工作,形成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山东高速集团辖内高速公路科学管理和养护决策,带动提升了我国公路养护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外,山东高速集团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打造了全国首个规模化高速公路边坡光伏项目——荣乌高速边坡光伏试验段;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工程中的“氢能高速”试点建设任务,打造了行业绿色发展标杆;建成了全国首个实现自我中和的“济南东零碳服务区”,助力交通运输行业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优质创新生态

科技创新体系是落实企业创新战略、优化科技资源的组织保障。2021 年4 月,山东高速集团组建创新研究院,进一步统筹人才、设备、平台、知识、内部企业、外部合作机构等研发资源,搭建形成“创新研究院-特色研究分院+协同创新平台-各方向性研发平台”的科技创新体系,带动集团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十三五”以来,山东高速集团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兴产业方向,累计投入研发经费122 亿元,尤其2022 年,归集研发经费45.47 亿元,投入强度达1.96%,居全国同行业企业前列。

一系列“组合拳”带来显著成效,山东高速集团的高质量发展能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山东高速集团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增至82 个、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0 家;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 项、省重点研发计划8 项、交通运输部重点清单项目93 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 项、行业标准27 项、地方标准47 项、团体标准84 项;取得授权专利2411 件(发明专利842 件);104 项项目成果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5 项、省科学技术奖39 项(其中一等奖13 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60 项(其中特等奖4 项,一等奖12 项)。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出的新动能和新活力充分涌流。

产学研用创新融合,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山东高速集团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探索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路径方法,与高校、科研机构等深度合作,加快技术、人才等各种创新要素集聚,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山东高速集团不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与山东大学、长安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院、科研院等共同组建面向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创新联合体,将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技术优势和集团的产业资源、行业优势相结合,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创新联合体针对工程建设实际需求梳理分析项目和成果落地场景,仅2021 年便酝酿形成合作研发项目30 余项。其中,与山东大学联合攻关的“多源固废协同利用制备土木功能材料关键技术与示范”“城区超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群建设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多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山东高速集团在“产学研用”联合中还注重创新成果聚合聚力的系统作用,发挥各方优势构建起全产业链条,形成集群性成果,推动产业整体性升级。其中建设的“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是全国第8 个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支持开展从模拟仿真、封闭测试场到半开放道路等多层级、全场景测试。作为国内“测试里程最长、测试场景最丰富、测试环境最真实”的智能网联高速公路全封闭测试基地,目前已吸引了中国重汽、东风商用等多家车辆制造企业,主线科技、赢彻科技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智能路侧产品制造商以及长安大学等多个高校、科研机构在测试基地开展技术研发和相关测试工作,为推动我省乃至我国车路协同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日前,山东高速集团对外发布了一系列数字化产品,智慧云收费站、零碳云平台、智慧大脑、智慧隧道等产品受到了行业关注,与国内多个省份达成合作意向,并在部分项目中落地应用。一项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成为数字产业化进程中有益的“山高探索”。

下一步,山东高速国资科创基地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基地建设重点方向与任务,打造“创新成本低、创新风险小、创新效率高、创新氛围浓”的科创新生态,做实、做强、做优“山东国资科创基地”,真正把基地打造成为省属企业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孵化地、赋能发展新高地,为交通强省、科技强省建设贡献更多山高力量。

猜你喜欢
山东成果高速公路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高速公路与PPP
高速公路上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