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整合内部 链接外部 构建生态

2023-10-18 00:51巩聪聪通讯员连雪张矛
山东国资 2023年9期
关键词:科创港口山东

□ 本刊记者 巩聪聪/通讯员 连雪 张矛

8月18 日,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暨重点项目启动仪式在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举行。

“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的全面启动,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智慧港口为目标,山东港口努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以及港口领域协同创新。”山东港口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高亚向记者介绍,作为山东省国资委和山东省科技厅联合认定的首批山东国资科创基地单位之一,山东港口充分发挥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持续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特别是以科创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度整合集团内部科创资源,高效链接企业外部科创力量,握指成拳凝聚创新驱动合力。

深度整合内部科创资源

山东港口是山东国企整合发展的典型代表。自2019 年8 月组建以来,山东港口持续推进一体化改革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推进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山东港口需要深度整合旗下各港口及产业板块资源。其中,科创资源是重要内容。”山东港口科技信息部部长,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斌表示,省国资委和省科技厅联合推动的山东国资科创基地建设,为山东港口深度整合内部科创资源提供了有力抓手。

杨斌介绍,山东港口国资科创基地具有清晰的定位,以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为目标,以破解智慧港口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相关技术的难题痛点为导向,以构建智慧港口科技创新高地为愿景,积极探索合作创新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合作,发挥港口应用场景优势,完善互动式科技创新研发机制,为智慧港口建设运营提供“山东方案”。

在具体的架构上,山东港口国资科创基地依托山东港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开展实体化运作,针对行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设立技术研发中心、青岛研发中心、日照研发中心、烟台研发中心4 大分中心,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成果测试基地、科技服务平台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作为山东港口国资科创基地的实体化运作主体,山东港口科技集团本身即是山东港口科创资源的集合体。”杨斌向记者介绍,山东港口科技集团主要由山东港口旗下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的信息中心整合而成,立足智慧港口建设,突出信息化顶层设计、核心应用系统研发、大数据应用和信息化项目实施四项重点业务,创新应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着力打造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和自动化应用系统三大核心优势,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智慧力量。

高效链接外部科创力量

“科创基地也是我们链接外部科创力量的重要平台。”山东港口科技信息部经理孙肃徽介绍,“依托山东港口科技集团这个市场主体,我们坚持走合作共赢之路,发挥山东港口3300 多公里海岸线和极其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合作,携手提升整个行业的科创水平。”

据悉,以山东港口国资科创基地建设为契机,山东港口持续践行“1+N”开放共享共建模式,携手华为、阿里等头部企业和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同进行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共同打造智慧绿色港口示范场景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围绕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研究与应用等九大方向,开展科技攻关。

山东港口自动化码头

“聚力攻坚的过程中,山东港口的自立自强水平不断跃升,服务能级持续跃升。”孙肃徽介绍,目前,山东港口已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三年在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获奖数量层次居领先地位,自动化码头成为全国首个获得智慧、绿色“双五星”码头,装卸效率已连续9 次刷新世界纪录,较传统码头提升30%,彻底扭转了核心生产系统依赖国外的被动局面;作业单证电子化达到90%,口岸业务实现线上“一单制”“一窗办”,布局建设“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建成横跨7 市、总长1500 公里的骨干网络,搭建起计算资源“一朵云”、信息传输“一张网”和统一的信息安全体系。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聚力攻坚的过程中,山东港口首创多元应用场景,已建成200 余座5G 基站,开展远程控制、集卡车测试等场景应用,有效促进智慧港口系列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首发系列行业标准,发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准体系”“智慧港口标准体系”等48 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体系,推动智慧港口建设有标可依。

构建智慧绿色科创新生态体系

“目前,针对科创基地建设,我们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23 年为培育期,2024 年为发展期,2025-2026 年为稳定期,锚定构建智慧绿色港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孙肃徽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山东港口国资科创基地建设的规划。

培育期主要完成总体布局,包括人才激励、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营、研发竞争与评价等机制,聚焦九个科技攻关方向进行重点项目研发,首批建设协同创新中心3 个以上,培育领域类专家3 名,申请共性关键技术相关发明专利5 项以上,推动2 个典型场景的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带动产值效益3000 万元以上。

发展期重点提升智慧绿色港科创能力,总投资合计240500 万元,围绕智慧大脑、智慧服务、智慧管控、智慧生产、智慧装备、智慧基础等六个要素开展重点项目研发,建设协同创新中心7 个以上,孵化2 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累计取得共性关键技术相关发明专利授权15 项以上,推动4 个典型场景的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带动产值效益4000万元以上,完成37项科研项目攻关。

稳定期着力开展高端港航服务,构筑港口生态链,成为行业标准、规则、生态的制定者、引领者,加强对智慧港口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布局、成果验证与商业推广,建成完善的智慧港口科创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产业发展融合统一。同时,充分发挥筑巢引凤的作用,科技智库引入多领域权威专家作为顾问;培育孵化一批核心创新能力强的一流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上百家中小科技企业发展。

“近年来,山东港口每年年初第一个全体大会都是科技创新大会。”高亚满怀信心地表示,“山东港口对科创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在省国资委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科创基地建设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猜你喜欢
科创港口山东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山东图片库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港口上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