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人才队伍培育对策研究

2023-10-19 03:11刘慧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7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三农培育

许 慧,王 挺,刘慧芳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0)

乡村振兴,“三农”人才是支撑,农村专业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领路者,是文化传承的继承者,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是习近平同志对“三农”工作队伍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农业农村新型专业人才队伍的殷切期望,构成了农业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的本色特质和基本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认识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把“三农”人才队伍培育放在乡村发展的重要位置,培育一批新型农民,打造一支强大的“三农”人才队伍,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1]。

1 当前我国“三农”人才队伍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力资本紧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日益显著。“三农”人才数量较少、分布极不均衡是目前农村“三农”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多选择进城务工,大量老人、妇女、儿童留守乡村,成为乡村人口的代表。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三留守”等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乡村人力资本短缺现象。农村发展大多以传统产业为主,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经济组织管理方面的人才较少,难以适应经济型、集约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更难以满足建设新农村的人才需要。同时,农村“三农”人才的分布极不均衡,“三农”人才分布与农村的发展程度相关,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发展较为滞后,人才罕至,在“三农”人才发展极不匹配的情况下,农村发展滞后程度不断加深,使得农村“三农”人力资本更为紧缺[2]。

1.2 人才外流较为严重长期以来,由于区位、交通、气候、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劣势,其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没有优势,农村难以引进人才。基于此,农村中优秀的青壮年人才都会选择到城市地区发展,农村中只留下儿童、妇女以及老人,整体而言劳动力较为低下,“三农”人才外流较为严重,致使农村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农村现有的产业大多都是以劳动为主,技术为主的产业在人员设置上不够充分,使得农村发展整体而言较为滞后[3]。除此之外,目前农村管理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制度,部分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小农经济的发展思想,创新意识较为落后,难以发挥出自身优势,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的逐渐提高,国家鼓励高校相关对口专业人才回到农村发展,并以“乡村教师”“乡村志愿者”等形式融入农村发展中。但此类方式只能解决部分农村发展的一时之需,当服务期满时,由于专业需求、生活需要、职位发展、经济水平等因素,大部分高校专业人才会选择离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三农”人才的流失[4]。

1.3 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农村“三农”人才培养机制并不健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人才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相对不健全、“三农”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存在问题、“三农”人才管理体系不完善、人才发展环境不够理想4个方面。

1.3.1“三农”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相对不健全。“三农”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相对不健全,是阻碍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一大障碍。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有效的“三农”人才分类和需求预测机制,与城市对等的培养机制缺失,缺乏长效激励和培养机制,以及缺乏支持农村“三农”人才成长的政策和资源等。农村“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与现代农村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与实际脱节,这些现状制约了“三农”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5]。

缺乏有效的“三农”人才分类和需求预测机制,使得农村基层的人才需求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可能导致农村缺乏满足实际需要的特定人才。与城市对等的培养机制缺失,意味着农村“三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限制了农村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升。缺乏长效激励和培养机制导致农村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稳定的支持和激励措施,影响了优秀“三农”人才的留任和投身农村振兴事业的积极性[6]。此外,缺乏支持农村“三农”人才成长的政策和资源,使得农村缺乏吸引优秀人才的环境,限制了农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当前制度体系中传统的“三农”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农村发展需求不适应,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与实际脱节等问题。这种现状限制了农村“三农”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阻碍了农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一套科学、实用的农村“三农”人才培育制度体系,以满足农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共同参与,形成合力,解决制度体系问题,并为农村“三农”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1.3.2“三农”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存在问题。首先,教育培训资源不足。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资源有限,包括学校、培训机构、师资和教育设施等方面的不足。由于资源缺乏,农村“三农”人才难以获得与城市相媲美的高质量培训和教育机会,限制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提升[7]。

其次,教育培训体系与农村现状不适应。当前教育培训体系在内容和形式上可能与农村实际需求脱节,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三农”人才的培养需求。传统的培训模式偏重理论,对解决农村实际问题和应用技能针对性不强,导致农村人才的实际能力与需求不匹配。

第三,培训体系的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监管和评估机制,一些农村教育培训机构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虚假宣传和低水平培训现象。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农村“三农”人才被误导,培训效果不佳,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8]。

此外,农村“三农”人才的培养机制也存在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一些优秀的“三农”人才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激励,导致他们不愿意在农村从事相关工作,人才流失现象较为普遍。

1.3.3“三农”人才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对于“三农”人才的引进、选拔、培养、评价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着“三农”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首先,缺乏明确的“三农”人才引进机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事业至关重要,但目前尚未形成明确的“三农”人才引进政策和体系。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导致优秀人才流向城市,而农村的人才引进工作相对薄弱。

其次,选拔机制不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在“三农”人才选拔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公平、不透明的现象。政治因素、人际关系等非专业因素可能影响选拔决策,导致不够优秀的人才获得机会,同时也阻碍了真正具备能力和潜力的人才脱颖而出。

第三,培养体系亟待改进。农村“三农”人才的培养体系相对滞后,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教育培训资源有限,高层次、复合型的“三农”人才相对匮乏。同时,培训内容可能不够贴近农村实际需求,造成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第四,缺乏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目前农村“三农”人才的评价主要依靠简单的职称或学历等硬性指标,而忽视了对实际工作业绩、创新能力、责任担当等软性指标的评估。这样的评价体系难以准确反映人才的综合能力和价值,影响了人才队伍的激励和成长。

最后,缺乏有效的“三农”人才流动机制。农村人才流动渠道有限,农村基层组织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导致优秀人才难以留在农村发展。同时,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也使得农村“三农”人才流失严重,增加了乡村振兴的难度[9]。

1.3.4“三农”人才的发展环境不够理想。农村地区在吸引、培育和留住优秀“三农”人才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限制了“三农”人才的发展。相比发达城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不完善,这使得许多优秀人才望而却步,不愿意来农村发展或留在农村工作。

其次,薪酬水平不高也是影响“三农”人才发展的一大问题。农村经济相对较为落后,许多基层农村组织和企业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无法与城市相媲美。这导致了一些优秀人才更倾向于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薪资待遇。

第三,缺乏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也制约了“三农”人才的成长。在农村地区,职业晋升和发展的机会相对有限,很多人才感觉在农村难以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发展,从而选择离开农村或转向城市就业。

此外,农村社会文化氛围也对“三农”人才的发展产生影响。一些地方保守的社会观念和观念束缚了“三农”人才的创新和思想解放,使得一些优秀人才在农村感到不适应,进而选择迁往城市。

总体而言,“三农”人才的发展环境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改善“三农”人才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2 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农业经济效益低现阶段,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农村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缺乏竞争力,年轻一代在城市中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大部分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工作意愿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也都选择进城务工,老年人、儿童和留守妇女成为农村人口主力,导致农村人才整体质量偏低,老龄化严重[10]。

2.2 农业经营风险大为解决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的问题,部分地方政府推出了一些利好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职业“三农”人才,但由于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完善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也还没有做到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全覆盖,农户经营者面临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导致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进而制约人才队伍的培育。

2.3 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滞后近年来,随着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师资队伍的充实,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城市相比,乡村教育资源与教学质量依旧远不及城市。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驱使下,许多农民为了子女的前途,千方百计将孩子转入教学质量好的城镇学校。为了照管孩子上学,他们不得不离地弃农,进城打工。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差,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导致农民离地弃农的社会原因之一。“年轻人的态度就是乡村的未来”,同样的,能否引导本土人才发挥好主观能动性也影响着乡村振兴工作未来的走向。因此,政府应重视人才发展的主观性,针对管辖地区的人才发展状况进行及时考察,并依据考察结果逐渐优化人才培育策略[11]。

3 提升“三农”人才队伍培育的对策

农村技术人才是“三农”工作队伍中懂农业、爱农村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民中的优秀代表,也是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三农”人才相当匮乏,引进难、培养难、留住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呈现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科技、农村医疗卫生及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对此,提出具可行性的人才培育对策,对“三农”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重视“三农”人才的“引”“留”“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其关键就是要造就、引进更多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要用好用活乡村各类人才。这就要在“培育”“引进”“留住”上做文章,下功夫,出实招[12]。因此政府对于人才的管理,应颁布支持年轻人返乡的相关政策,撑牢政策保障“保护伞”,鼓励年轻人在生产和加工、服务和流通、线上和线下等领域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同时做好服务工作,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对于“三农”人才队伍的培育应重视“引”“留”“育”[13],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进一步整合资金资源,完善培训机制和内容,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本要求,加强对“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培育一大批乡村本土人才;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抓好“招才引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有志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引回来”,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建设,让想为家乡做贡献的各界人士能够找到参与乡村建设的渠道和平台,在乡村振兴中大展身手。

3.2 重视乡村教育发展,优化人才培育机构农村对于“三农”人才教育的发展主要受到生活条件的制约,只有提高当地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加专业高素质人才的数量,才能够使人才扎根于农村,逐渐了解农村当地的民风风俗与生活习惯,重点扶持和带动当地人致力于当地产业的发展,从而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的“三农”人才保障。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对“三农”人才队伍的培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培育,对于农村发展,应积极引进专业化教师,针对农村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需求,致力于专业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是人才及其家长的支持,为人才及其家长普及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势所在,引导其逐渐了解人才对于农村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于农村人才发展所给予的待遇,从而优化人才培育机构。同时,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多渠道培养人才,要根据地区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根据人才的动态发展情况,科学地制定出具有全面性、前瞻性、科学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

3.3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队伍管理对策对于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化,首先应注重农村人才管理人员的思维模式以及管理理念。根据政府颁布的“三农”人才的相关政策,农村应逐步创新人才的思维模式以及管理理念[14]。其次应强调农村人民在环境营造中的重要性。在环境治理理念方面,应从为人民谋发展、谋福利的角度出发,优化农村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团队管理策略。通过让农村人民充分认识到这一理念,调动农村人民参与环境优化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团队管理环境。

3.4 重视科学技术引领,注重人才队伍培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各领域取得的成效,培育“三农”人才队伍也应重视科学技术引领。对此,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应注重引入现代化科技技术,为人才队伍的培育提供专业的技术设备,在现代化技术的加持下,推进培训基地建设。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职业学校、农业产业化基地中建设一批师资雄厚、设备完备、成绩突出的培训实践示范基地,依托基地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认真培养和吸纳适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15]。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对新农村发展的美好景象,对“三农”人才队伍的培育不仅能够实现农村生活质量的提升,逐渐满足农村人民物质文化的需要,而且能够为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三农”人才队伍的培养不仅能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同时还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全面繁荣。针对当前我国“三农”人才队伍培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具体“三农”人才队伍培育过程中,应重视“三农”人才的“引”“留”“育”、重视乡村教育发展、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并重视科学技术引领,从而能够有效破解乡村人才的短板,切实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三农培育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