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2023-10-20 22:07
学周刊 2023年31期
关键词:教师应深度教学内容

易 利

(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江苏盱眙 211700)

受传统教学影响,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仍存在知识点碎片化、教学内容不深刻、教学质量不高等教学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深度学习可以解决传统教学带来的浅层学习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充分发展。新时期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从整体教学的角度出发,融合应用深度学习教学方法,通过建构知识体系、组织深度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度探索,使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的理解、内化、迁移、应用方法。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深度学习的概念最早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结构展开的学习。深度学习提倡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全程参与、全身心投入,在观察、分析、抽象、总结的过程中提炼出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达到迁移学习、应用学习的状态。支撑深度学习的教学理论有很多,包括分布式认知理论、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情境认知教学理论等等。随着我国学者对深度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的特征逐渐凸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判[1]。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与浅层学习不同,深度学习强调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主动尝试、主动创造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体验、尝试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探索、知识应用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比如,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利用单元中重复出现的知识引导学生对陌生词汇、陌生短语、陌生语句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快速浏览、查阅词典、尝试解析等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从而掌握良好的默读能力、翻译能力、迁移能力。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水平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存在抽象逻辑发展不平衡、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特征[2]。若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教学,只会导致学生被动学习,限制学生英语学习思维的自由发展。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应用深度学习教学法组织情景体验、合作探究、随堂演练等多项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为学生英语探究、英语应用、英语迁移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帮助。

三、落实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深度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全面剖析教材,奠定深度教学基础

分析教材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首要教学工作。教师只有全面掌握整册教科书中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深刻掌握不同单元的教学主旨,才能为后续的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管理打牢教学基础。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忽略教材剖析重要性的问题,部分教师对单元内教学内容特点、语言知识点、内容呈现形式的分析不够全面,为深度学习的有效落实造成阻碍。教师应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端正教材分析态度,并采取恰当的方法提炼单元教学主题,为深度教学的落实奠定基础。首先,教师应注重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的全面解读,通过解读课程理念、课程性质、不同学段教学要求,明确单元教学的主要要求,为进一步剖析教材内容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把握课标具体内容,提炼教材中具体单元的教学主题,并整合单元的核心词汇、重点句型,明确单元核心教学内容。最后,教师应将单元核心教学内容与整册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横向、纵向对比,通过综合对比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分析与解读,为接下来的教学设计奠定教学基础。

(二)重点分析学情,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是深度学习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方案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但是,部分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学情的分析,未合理考虑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与发展潜能,导致深度教学设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要使深度学习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类,把握不同类别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外在学习需求,如学困生对于英语词汇、重点短语等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中等生对于英语句式结构的学习需求、学优生对英语解题方法、习作技巧的学习需求等等,根据学生的外在学习需求制定导学案与教学任务,通过导学问题、导学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如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情绪等等,根据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分析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与喜悦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深度发展。

(三)合理设定目标,由浅入深递进教学

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引导学生递进式学习有着深刻意义[3]。单元教学开始前,教师可应用PPT 呈现该单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教学目标,为学生指明单元学习的发展方向。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单元教学目标过于宏大,他们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单元目标,这最终增加该部分学生的学习挫败感。根据深度学习的特征,教师有必要对宽泛的单元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将单元目标细化为第一课时目标、第二课时目标、第三课时目标,通过细化目标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细化课时目标时,教师要保证各个课时之间的教学目标呈现递进的特点,即第一个课时的目标是第二个课时教学的基础,第二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第三个课时教学的基础,以此实现对学生递进式学习的有效引导。

以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上册“Happy New Year!”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教师可设计单元目标:让学生学会用句型“Let’s...”提出建议,并会使用“Good idea.”进行回答;同时,让学生学会用“Happy New Year!”进行问候。由于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可对单元教学目标作细化处理:第一课时目标以让学生学会单词make,come,say,happy,good,idea 为主;第二课时目标以让学生学会说“The New Year is coming”“Let’s make a New Year card”等句子,并掌握句子的汉语意思;第三课时目标让学生学习应用“Let’s...”“Good idea”句式进行对话。这样通过设计递进式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渐进学习,学生能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螺旋上升的学习效果。

(四)再构教学文本,深化课程教学意义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避免重蹈传统教学的覆辙,造成浅层教学问题。教师应结合单元教学主题对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统整规划,确保各课时教学内容安排存在紧密关联,以便突出单元教学的主题。在规划不同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深度教学的需求重构教学文本,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探究,比如变记叙性文本为对话型文本,变默读教学内容为口语对话教学内容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达成重构文本的深度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材素材不足的问题。为避免匮乏的教学内容为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应注意对教材外文本的合理利用,通过应用绘本、书报杂志、互联网资源补充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实现对单元教学信息的整合,使学生在广泛学习的过程中拓展语言知识,进一步提升英语学习水平。

(五)组织探索活动,促进思维进阶发展

1.情境探索活动,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是通往深度学习的基石。然而,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无法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境探索活动以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相应的教学情境能够满足学生趣味学习的学习要求[4]。首先,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教学情境,通过综合呈现文字、图像、动画、声频、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料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视听结合的学习过程中融入英语学习课堂。其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可精选趣味故事创设故事情境,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主动提炼英语知识点。最后,教师还可结合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游戏,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2.合作探究活动,增强知识记忆理解

传统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英语单词、短语、短文,这只会导致学生的机械记忆,陷入浅层学习的学习陷阱。要解决这一教学问题,需要教师转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积极组织生本化的探究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主观思考的过程中探究英语知识的本质关联,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记忆与理解。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在新知导入阶段提出导学性问题,通过呈现问题为学生指明探究学习的方向,使学生围绕问题阅读英语教科书,围绕问题合作讨论新的英语知识点,从而增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降低学生英语识记学习的难度。由于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时间有限,部分探究教学活动无法充分开展。对此,教师可将探究教学活动细化为课前探究、课中探究、课后探究教学活动,在三类活动中分别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深刻反思,让学生在活动学习中经历“初步了解→全面感知→深刻牢记”全过程,从而强化学生的单元整体深度学习效果。

3.随堂演练活动,培养迁移运用思维

布鲁姆教育分类法将学习分为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两类。其中,浅层学习的目标是记忆知识、理解知识;深度学习的目标是应用知识、串联建构新旧知识、能够创造性应用知识等。为使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教师有必要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组织随堂演练活动,通过出示典型问题、变式问题锻炼学生应用知识、迁移技法的能力。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后,教师应结合单元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应用问题组织学生作答,并在其作答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考点、讲解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比如,在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How much?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出示填空题与选择题:(1)How much is the T-shirt?(2)How many()would you like?A.milk B.grapes C.rice。上述例题中,第(1)问的考点是“how much”,全句翻译为“这件T 恤多少元?”第(2)问的考点是many 修饰复数可数名词,much 修饰不可数名词,其中A、C 选项都是不可数名词,所以第(2)问选择B 选项。如此通过呈现问题、组织解题、讲解问题,学生能够明确单元学习的重点、难点与考点,把握易错、易混淆知识点。但是,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思维僵化的问题,不能灵活应用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此,教师应呈现变式问题,如翻译问题、选词填空问题、连词成句问题等等,通过提出不同类型的英语问题开阔学生的解题学习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思维。

(六)优化教学评价,增强深度学习成效

深度学习以提升能力,发展思维为教学目标。根据深度学习性质,传统的测试、评价考评法不能发挥其评价教学作用,优化考评体系势在必行[5]。结束单元教学工作后,教师可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生互评,通过组内成员相互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在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点学习、英语单词默写、英语对话练习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点评,以此增强英语教学评价的专业性。增加评价主体能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另外,为发挥教学评价的强学作用,教师应根据深度学习的具体要求设计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表达、英语阅读、英文写作评价量表,坚持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确保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英语深度学习成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应用深度学习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水平。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根据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析教学需求,并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深度学习成效,教师还要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参与新活动的过程中开阔学习视野,锻炼学习能力,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教师应深度教学内容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