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学分制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023-10-23 15:39
山西青年 2023年18期
关键词:事务管理学分制高校学生

王 欣

汉口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学分制源于都柏林大学,是一种以“选课”为线索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该制度鼓励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自行选择课程,有利于培养个性化而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弹性学分制的蓬勃发展也使得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愈加繁杂,为此,高校要立足于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构建出适合弹性学分制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

一、弹性学分制

(一)弹性学分制概念

学分制是目前高等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制度,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学制是学分制的管理制度,是指在不改变学校性质、任务的前提下,不限制学生修业年限[1]。

简单来说,弹性学分制是指不限制修业年限的学分制。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以选修课管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允许学生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选择不同专业课程,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2]。第二,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第三,自主选择学习时间。

(二)弹性学分制管理内容

弹性学分制管理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和学分管理。通常情况下,学校建有学生学习管理委员会,为学生转专业、转系、转校、延迟毕业等提供咨询、指导和评估等服务[3]。学分管理是弹性学分制管理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1.补考制;2.重修制;3.留科制;4.免修、免听制;5.学业警示制度。学校规定各专业学生学制年限内应取得的最低学分,如果学生学分低于规定值,学校会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其学业警示,或是办理随班试读和退学[4]。

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依据有关法律和高校管理制度,利用科学手段和方法,合理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发展所必要事务管理服务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一)招生和学籍管理:高校学籍管理不仅包括学籍登记、建档和异动管理,还包括新生入学信息登记、学业信息管理和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等[5];

(二)新生入学辅导:高校会通过提供咨询服务,组织团体活动,赠送新生入学指南等形式,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学校历史、传统、专业课程、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等内容;

(三)日常行为规范和奖惩管理:高校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用于引导、规范和修正学生行为[6];

(四)学生资助管理:高校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一定资助,具体包括助学金、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等;

(五)宿舍管理:高校为学生提供住宿空间,同时提供电、水等安全保障,以满足学生日常起居需要;

(六)餐饮服务:高校后勤部门为学生提供饮食服务,不仅开设学生餐厅,同时通过自主经营或分包经营等方式为学生饮食服务;

(七)学生健康服务:高校开设校医院,定期为学生体检,同时为学生提供发烧、感冒等基础治疗服务,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成长[7];

(八)就业指导和管理: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了解个人潜能,引导学生制定适合个人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九)学生组织管理:高校为班委会、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等学生团体提供场地、培训和活动经费;

(十)心理咨询:高校开设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疏导等服务,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三、基于弹性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分管理指导不足

弹性学分制下,学生可以随心所欲自由选课。但由于缺少类似经验和必要知识,绝大部分学生选课都比较盲目,导致学生学习目标偏移,不仅无法发挥出弹性学分制优势,还会影响高校育人效果。学生选课存在一些盲目性,需要教师科学指导。实际上,绝大多数高校都未能对学生选课进行相应指导,仅由辅导员在班级群中提醒学生按时选课,缺少对学生选课科学的指导,未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指导作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弹性学分制实施成效。

(二)高校事务管理专业性有待提升

首先,弹性学分制下学生流动性增加,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量也随之增加,这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招生、学籍管理、日常行为规范和奖惩管理等能够实时处理学生信息异动,还要各环节事务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保证各学生登记信息同步。

其次,弹性学分制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繁杂,且各管理工作专业性要求较高,像职业生涯规划、餐饮服务、健康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等。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仍未能适应弹性学分制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多数工作仍由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或是辅导员负责,事务管理职责模糊,专业化进展缓慢。

(三)传统行政班级管理略显单薄

随着弹性学分制的实施,高校选修课课程比例逐渐增大,选修课程上课时,经常会出现同级不同班,同班不同课表、不同班共同上课等现象,专业、班级界限模糊,分割淡化,动态化集体形式使其与事务管理脱节,教师、班级、学生三者在事务管理上无法处在统一空间,严重影响高校事务管理效果。

(四)学校生活基础保障不到位

弹性学分制下高校课程量大幅度增加,使得学生上课时间不统一,学生作息和用餐时间同样不一致,这就要求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全天候24h 供水、供电,适当改善学生住宿条件,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提供良好保障。但实际上,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供水、供电都存在时间限制,而且每个寝室一般是4 ~6 个人,学生生活基础保障不到位,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弹性学分制的实施。

四、基于弹性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策

(一)加强选课指导

1.高校要结合高校不同专业培养方案搭建专业课程体系架构,以树状图或鱼骨图等方式描述专业不同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以大纲的方式提供专业必修课程完整信息和课程育人目标,以便学生在选课时能够随时查看,更加清楚地了解专业课程,为其选课提供一定指导[8]。

2.高校建立选课指导中心,提供学生选课咨询、指导等服务。

3.高校应编制选课指导手册,在选课前及时下发给学生[9]。

4.选课前,学校将本专业学生平均划分给专业各个教室,由专业学科教师分别负责指导一批学生选课。教师指导学生选课时要遵循如下原则:①以学生为中心原则。②因才指导原则。③实际性原则。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学校开课和学生选课间的关系,兼顾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安排时间和互补性,最大程度发挥出选修课的育人价值。

(二)提高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专业水平

1.搭建学生事务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信息技术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在新时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根本,巧妙运用信息时代下的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设备,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导,科学优化学生事务管理技术和办法,切实提高管理效率。为此,高校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搭建学生事务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10]。具体以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模块化思想为指导,汇总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建立与学生事务管理相契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快速解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简化管理工作的操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期间还要重视育人联动,搭建扁平化管理组织,实现各高校各部门专业化分工和密切联动。

2.提高辅导员事务管理专业水平

在弹性学分制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高校辅导员队伍提供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身体力行,能够承担起繁杂的事务管理工作,更要具备专业事务管理能力。

首先,建立统分结合的辅导员管理体制。借鉴国外事务管理模式,将辅导员纳入扁平式垂直管理学生事务机构中,对具有相关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辅导员纳入学校事务管理专业结构中,进行专业培训,在保证辅导员做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能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其次,合理进行分工。高校要积极搭建矩阵式辅导员工作结构,保证在尊重辅导员原有工作性质和任务的前提下,依据辅导员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细分工,配备和配足餐饮服务、健康服务、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专业辅导员。以科学分工培养专业高校辅导员,充分发挥出专业人才优势,最大程度地使其展现自己才能,做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最后,健全高校辅导员培育体系,提高辅导员专业能力。

(三)拓宽学生事务管理路径

面对弹性学分制下传统行政班级管理组织功能下降的问题,高校要积极拓宽其他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路径。

1.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弹性学分制下,高校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将其打造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桥梁。例如,①以社团为单位进行学校管理。高校要结合学生社团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社团建党建团机制,挑选大型社团建立党支部,使其承担一部分学生日常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管理职能,不仅可以帮助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给予引导和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②以社团为单位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高校鼓励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体现出社团和学生发展特点,百花齐放,也要体现出校园主流文化。③以社团为单位进行教育教学管理。高校要加强社团调研,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将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与社团活动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出社团第二课堂功能。同时,合理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加分和奖惩制度,将社团活动逐步课程化。④以社团为单位逐步走向社会。高校积极鼓励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活动,像以交流、实习和公益等方式进入社会,不仅可以增强社团活力,提高社团育人价值,还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2.社区

高校借鉴物业公司社区管理机制打造高校社区。例如,①建立自治学生社区。高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依据学生住宿情况组建“宿舍—楼层—楼栋—片区—社区”的社区网络,分别面向各层级学生招聘宿舍长、楼层长、楼栋长、片区长和社区长,充分发挥出社区学生自治功能。期间,学生党员还要发挥出模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党员服务活动,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②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高校不仅要加强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安全、干净的生活条件,还要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设施进行文化建设。像利用宣传栏张贴校风、校训,以楼层为单位不定期开展琴棋书画竞赛,国庆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组织社区文艺汇演活动等。

(四)重视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和弹性学分制的深入实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对高校后勤保障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高校后勤保障很难满足学生事务管理各方面要求。究其缘由在于高校资源不足,尤其是资金问题,高校除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全校教师科研经费和培训支出等费用,导致其投入到后勤保障方面的资金不足,无法跟上高校弹性学分制下的事务管理工作发展。为此,高校要加强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例如,高校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引进社会资金投资新建学校餐厅、公寓,将学生餐厅窗口外租给社会餐饮服务业,可以显著改善学生餐饮和住宿条件。这种合作方式不仅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样也帮助社会资本实现盈利。而且高校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中,以重点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进一步促进弹性学分制实施。

五、结论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对高校育人目标实现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21 世纪以来,弹性学分制的蓬勃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育人质量。在新时代,高校要正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学分管理指导不足、高校事务管理专业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以人才培养计划为依据,努力构建出适合弹性学分制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以助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

猜你喜欢
事务管理学分制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综合事务管理
社会事务管理
经济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