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2023-10-24 13:27牛振辉
求知导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班级管理班主任

摘 要: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意识及观念,积极地对待各科目的学习,从而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高中阶段的教育涉及的内容更多,且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更长,独立思维更强,因此班级管理工作更具有挑战性。文章阐述了高中阶段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探讨了高中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作者简介:牛振辉(1982—),男,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第一中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需要对班级管理模式及方法进行创新,以确保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意识和价值观念,为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较为特殊,一些班主任对学生和班级管理工作了解不够深刻,导致班级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研究,旨在提升高中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一、高中阶段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形成了自主意识,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会有自己的看法及意见[1]。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具有叛逆的特点,而且其面临高考,学习压力较大,因此在处理事情时容易不计后果。高中阶段的班主任有引导学生走上正途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其需要树立正确的意识,为学生营造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确保学生有效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关规则,以约束学生的意识及行为,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及交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先进技术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高中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还不够强,所以其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想法、错误意识。对此,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高中阶段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班主任应当积极转变管理理念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一些班主任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应当将其作为根本目标,及时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班级管理实效[2]。具体而言,班主任需要从身体发展、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方面入手,根据相关标准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意识和观念,实现健康成长与发展。而且,班主任需要明确,自己与学生相比,拥有更渊博的知识,很多学生会对自己产生敬佩之情,会主动模仿自己的一些行为,所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平等对待每个人,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现阶段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这些压力可能会使其走上错误的道路,形成错误的想法。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如果班主任能够改变班级管理理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班主任应当重视班风班貌的建设

班风班貌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班风班貌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促进其健康成长[3]。

在进行班风班貌的建设时,班主任可参考如下几点建议:(1)进行班级学风的建设。班主任可以在黑板上设立表扬板块,在上面写一些优秀的学生的名字及成绩,使其成为班级的榜样。这样一来,榜上的学生受到激励,会更好地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而没有上榜的学生,也会产生想要上榜的意识,从而积极表现。(2)做好品德教育工作。德育为五育之首,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及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学习压力较大,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而这些事会使其产生一些抵触学习的心理。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效渗透德育,就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综上所述,如果班主任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风班貌,就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从而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班主任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影响班级管理效果及教学活动效果。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就要重视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学生和谐相处[4]。

首先,班主任要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行为举止、穿着打扮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的异常现象,并抓住适合的时机给予学生指导及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与发展。其次,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需要将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利用起来,确保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与同学及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及交流。同时,班主任也應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用意是什么,从而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班主任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亲和态度,更加信赖自己。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为教育活动及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成长与发展。

(四)班主任应当重视班组成员的培养

班组成员即班干部,其能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如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辅助良好氛围的营造等,所以班主任应将班组成员的培养重视起来[5]。

首先,班主任应当明确班组成员的培养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意识及观念。其次,班主任需要重视良好学习环境的创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班组成员正确的意识和观念,从而提升班级管理实效。最后,班主任还需要进行综合考虑,重视班组成员工作能力的培养,让其主动对一些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由此可见,班主任重视班组成员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五)班主任应当对班级管理系统进行完善

完善的班级管理系统是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前提,是学生进一步成长与发展的前提。因此,班主任应将班级管理系统的完善重视起来。

课堂是各种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课堂秩序、课堂氛围会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在营造学习氛围时,班主任需要重视竞争氛围、合作氛围的营造,确保学生能够形成合作意识及竞争意识,并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班主任可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及研究,从而通过氛围营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班主任还需要重视班级规则的制订,因为班级规则能够使班级的所有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为良好的班级氛围的营造奠定基础。在制订班级规则时,班主任需要与班干部合作制订,以确保班级规则符合班级实际情况,能够发挥作用。在制定好班级规则后,班主任可以在教室大声宣读,让其他学生判定是否合适,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就对其进行调整。此外,班主任需要重视奖惩制度的建立,确保优秀的学生能够及时得到表扬及鼓励,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综上所述,班主任对课堂管理系统进行完善,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变得更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六)班主任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起来

心理健康是所有活动开展的前提,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也不例外。高中阶段的教育与高考有着密切联系,部分学生由于心理压力较大而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需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及意识,有效解决心理问题,从而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首先,班主任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了解该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其次,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学生出现的异常行为,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给予学生引导、教育,确保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最后,班主任需要使学生明确,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和挫折,这些问题和挫折并不是不可解决的,只要及时寻求相关人员的帮助,便可以将不良情绪扼杀在摇篮里。由此可见,班主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幫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七)班主任应当将家校沟通重视起来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推动学生成长与发展,提升班级管理工作实效。所以在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需要重视家校沟通。

首先,班主任需要明确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家长进行有效交流及沟通。比如,班主任可以将微信、QQ、电话等方式利用起来,及时与家长交流,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其次,班主任需要鼓励家长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鼓励,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提升。最后,班主任需要告知家长,要尽可能少地给学生施加压力,因为过大的压力,会使学生产生错误想法,会阻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班主任重视家校沟通,能够促进家校合作,使学生的心理成长状况得到关注,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十分重要,其可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班主任需要树立正确意识及观念,将班级管理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并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班级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本文从积极转变管理理念、重视班风班貌的建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视班组成员的培养、对班级管理系统进行完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班主任应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提升班级管理实效,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而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树立正确意识及观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包守全.刍议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新课程,2021(18):232.

[2]徐健.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探究[J].教育艺术,2021(4):47.

[3]路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摭探[J].成才之路,2021(11):16-17.

[4]刘小树.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浅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7):113-114.

[5]段志梅.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J].求知导刊,2021(11):95-96.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班级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班主任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组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教好高中数学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