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句型教学实践思路

2023-10-24 13:27包伶俐
求知导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小学英语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句型教学作为重要模块,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学生尽管在句型记忆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却仍难以熟练、贴切地应用各种句型。因此,教師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英语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句型理解能力,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实际学习情况来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与热情。文章就小学英语句型教学实践展开探讨,期望能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支持。

关键词:小学;英语;句型教学;实践策略

作者简介:包伶俐(1986—),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小学。

句型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部分,对于小学生的英语运用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有些教师常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句型教学,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各种句型,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引发他们的抵触情绪和抗拒心理。学生虽然能够通过死记硬背记住相关内容,但由于缺乏深入理解,因此知识遗忘速度较快,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1]。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新英语句型教学方法,使小学生真正掌握英语句型知识。

一、巧妙呈现句型,加深知识印象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采用巧妙的方法来呈现句型,这对于小学生记忆句型至关重要。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用板书的方式直接呈现句型,这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一些学生不太投入。对此,教师应尝试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将句型巧妙地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加深他们对句型的第一印象,使其记忆更加牢固[2]。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s the bird?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中的趣味性元素来加深学生对句型的印象。该单元的重点句型为“Where's/Where're...? It's/They're under/behind/in/on...”。为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该句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句型。如用图片创设故事情境,图片上描绘了一群小鸟,分别在树上、树下、树旁,单元重点句型以放大字体显示在下方。教师提出问题:“小鸟在哪里?请用刚才学到的句型进行同桌互问互答。”于是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Where's the bird?

-It's in/under/beside the tree.

Where're the birds?

-They're in/under/beside the tree.

在展示图片时,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应的英语朗诵录音,帮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接受信息,从而加深记忆,形成长久的句型记忆。另外,教师可以通过魔术活动“小鸟在哪儿?”向学生呈现句型。教师在教室前放一把椅子,并在黑板上画出四线三格,引导学生参与表演和对话,进一步加深对句型的理解和运用。如,教师提问:“What's this?”,学生:“It's a door.”,教师:“Yes. Close the door, please.”,教师:“What's that?”,学生:“It's a window.”,教师:“Yes. Open the window.”。教师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玩具鸟放在椅子、课桌等不同位置,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对话:“Where's the bird?”“It's on the chair.”。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巧妙呈现句型,帮助小学生全面掌握句型的各个要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学习句型的效率。

二、在生动的语境中深化认识

句型在英语表达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形式相对固定,能够用于表达特定的意思。小学生只有深刻而准确地理解句型的意义,才能更合理地运用句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符合学生学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全面认知英语句型,为他们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3]。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为例。该单元的重点句型为“What do you/they do? What does he/she do?”,用于询问他人的职业。这个句型与汉语表达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理解难度。为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型意义,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语境。首先,带领学生聆听儿歌Jobs and Career Song,引出工作主题并提出问题:“这是一首关于工作的歌,同学们在歌中都听到了什么工作?”帮助学生联系前面学习的句型来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展示课本中Su Hai和Mike交谈的图片,为学生创设英语情境:“What does Mike's father do? What does Mike's mother do? What does Su Hai's father do? What does Su Hai's mother do?”。在情境中帮助学生掌握句型并学习新单词。随后,教师随机点名询问学生:“What do your parents do?”,有学生回答:“My mother is a nurse.”,还有学生回答:“My father is a police.”。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能逐渐熟悉句型的应用,并学习更多关于职业的单词。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看图片、听录音,然后总结规律:“因为你的爸爸/他的妈妈/她的妈妈是第三人称单数,所以我们应该用‘What does she/he do?。”接着,教师提问:“读这些句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结尾加了‘s或‘es。”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继续引导:“你知道哪些动词结尾要加‘s,哪些动词结尾要加‘es吗?”通过这样的总结,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变化规则。

以上创设语境的方法有助于小学生深刻地理解句型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创设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语境,使他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句型,并全面掌握句型的意义[4]。

三、在活学活用中巩固知識

记忆与遗忘存在规律,掌握句型需要经过反复且有目的的练习,因此教师在作业方式上需要创新,避免单一的仿写练习,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小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应用句型[5]。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为例,本单元主要讨论周末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周末是重要的休息时间,因此他们在这个话题上有着充分的发言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创设相关情境,通过活学活用的方式来增强小学生的英语能力。首先,教师给学生提议:“周末是同学们放松和享受的时候,大家在周末都喜欢做些什么呢?老师在这里想让大家就周末活动这个主题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展开一次英语对话,交流彼此内心的想法。”同时,鼓励学生在对话中运用所学的weekend、play、visit等单词,以及“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等句型。通过这样的亲子交流,学生既锻炼了英语口语能力,又加深了亲子关系。

例如,有名学生向父母提议周末看电影:“Can we watch a movie this weekend?(我们这周末可以看电影吗?)”。

父母:“Sure! What kind of movie?(当然,你想看什么类型的电影?)”。

学生:“I want to watch a funny cartoon.(我想看有趣的卡通片)”。

父母:“Let's find a nearby theater and check the schedule.(让我们找一家附近的影院,看看它的排片)”。

看完电影后,这名学生和父母去餐馆吃饭,并使用英语点餐,巩固所学内容。学生:“I'm hungry. Can we go to a restaurant?(我饿了,我们可以去饭馆吗?)”。

父母:“Of course. Let's go to a restaurant. 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want?(当然,我们去餐馆吧。你想吃什么?)”。

学生:“I want to eat pizza! Can we go to the pizza place?(我想吃披萨!我们可以去披萨店吗?)”。

父母:“Do you remember how to order in English?(你还记得怎么用英语点单吗?)”。

学生:“Remember! I could say,I'd like a cheese pizza, please.(记得!我可以说‘请给我一份芝士披萨)”。

这样的操练方式不仅涵盖了丰富的英语知识点,还为小学生提供了实际的语言互动体验,从而加深其对句型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英语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这样的精心设计的学习实践活动,小学生将更加自信并愿意积极运用所学的句型,为他们的英语语言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活学活用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积极运用句型,并通过实际应用,增加生活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型,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多元教学与合作学习中激发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外语课程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太能长时间集中,缺乏自制力,难以记忆和理解英语句型。为此,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句型[6]。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模式是有效的教学优化方法,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为例,在开展句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某一节日相关的场景进行绘画,比如春节吃饺子、放鞭炮等,并且在手抄报中标注所学的相关句型,例如:“The Spring Festival is Chinese New Year. It always comes in January or February.(春节是中国的新年,它总是在一月或二月)”“People usually eat dumplings on this day.(人们通常在这一天吃饺子)”。为帮助小学生有效认识国内外文化差异,教师还可以用Christmas(圣诞节)、Halloween(万圣节)与中国传统节日作比较,对句型内容和知识进行补充,并介绍一些重要的节日习俗来展现二者的差异。通过精心设计文化背景,使用绘画、思维导图、音乐等多种形式,将英语句型灵活展示,能够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情感纽带。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各国的节日文化。

教师在教学完Story time板块后,可以给学生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小组成员进行自主对话,以此巩固句型知识。有小组将对话设计如下:

What kind of pie do you like?

- I love apple pie.

Can you make apple pie?

- Yes, I will. Let me tell you what to do. First, we must be ready to...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学习英语歌曲,掌握包含其中的常用句型,比如Happy Birthday to You(《祝你生日快乐》)、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头,肩膀,膝盖和脚趾》)、Colors Song(《色彩之歌》)、So Many Sounds(《那么多声音》)等。小学生能够在这种创新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中认识到英语句型的多样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创新多元的教学方式与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兴趣,能够将英语句型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主动掌握英语句型。

结语

综上所述,学好重点句型,能为学生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很多句型,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难点。教师需要坚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来巧妙呈现句型、精心创设语境、活用实践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帮助小学生掌握英语句型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感,使得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英语句型。

[参考文献]

[1]张琦瑶.浅谈小学英语句型教学中的“三维”复现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2):89.

[2]李自凤.小学英语句型教学中的活动设计:以问答位置关系的句型为例[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1(17):70-71.

[3]张海灿.如何运用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句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校园英语,2019(47):138.

[4]刘成.将超市搬到小学英语课堂当中来:小学英语句型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式教法[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7(32):19.

[5]丁燕.妙用游戏,让小学英语句型训练活起来[J].教育界,2021(14):95-96.

[6]祁超.小学英语重点句型训练中的多样化方案[J].名师在线,2021(7):12-13.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小学英语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