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双减”视域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策略

2023-10-24 13:27施存寿
求知导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初中化学双减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怎样科学设计作业内容与形式等,成了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作业内容。文章阐述了“双减”政策的作用,分析了“双减”视域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目标,探讨了“双减”视域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双减”;初中化学;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施存寿(1972—),男,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第六中学。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加大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初中化学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与“双减”政策,科学设计作业,减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指导他们主动探究与发现各类问题,并让他们认识到考试并非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各类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双减”政策的作用

实施“双减”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学生的课业与校外培训压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会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类补习班,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的心理。“双减”政策的实施让学生的学习负担得以减轻,有更多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软实力。需要注意的是,减少学生课后作业量并不意味着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部分家长认为课后作业量过少会导致学生成绩下降。教师应纠正家长这种错误的教育观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关部门应对教育培训机构数量以及培训时间等进行控制,适当减少培训机构数量,以此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习压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学习创设良好环境[1]。

二、“双减”视域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针对课程内容提出了“内容要求”,同时还根据各个学习主题提出了“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等,能够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和作业设计工作。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先结合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作业目标设置,再结合作业目标精选或设计习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需要设计作业内容,还要对作业形式、层次等进行设计,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作业目标,实现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总体目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适宜的作业量囊括课堂教学重难点知识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设计作业主要是为了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属于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学生打好化学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做好作业设计工作,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与态度等,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初中化学教师要努力达成减负增效的目标,在对学生作业量进行合理控制的基础上,确保作业更加精准、高效,改变重复、机械的作业形式,通过典型题目实现精准考查[2]。

(二)通过灵活的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合理设计初中化学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可以加深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了解,然后结合学生的知识薄弱之处开展针对性训练。化学计算是化学课程的一个重点,很多单元的作业会涉及计算问题,对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作业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另外,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还要重视作业形式的多元化,不应单一使用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而应多使用视频、游戏、情境表演等不同形式,以提升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双减”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化学教师在对作业进行设计时,需要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基础,借助作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化学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学会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同时,“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减少课后作业量,丰富作业的呈现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想做的事情。此外,化学和生活实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教材中要求学生进行的生活观察实践、生活小实验等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双减”视域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结合图画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图画的形式设计作业,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实验仪器与装置。作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绘画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实验素养的提高。当然,学生在作业中除了可以用绘画呈现实验装置和仪器,还可以用绘画呈现各种知识素材。

例如,在教学微粒的运动的相关知识时,课本设置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能够根据烧杯C中甲溶液变红的现象得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这一结论,这也是学生第一次了解微观世界的知识。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微粒运动性的情况,教师可在作业中要求学生将相应的过程画出来,以此确保教学的精准性。此种作业形式除了能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其人文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

(二)进行分层设计,实现减负增效目标

“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分层作業,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不同的学生,其知识掌握能力、学习基础以及知识应用能力均有所区别,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设计分层作业,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设计有层次、多元化的作业,积极引导学生,促进教学效率提升,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借助作业有效巩固课堂所学。

以“金属和金属材料”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三种层次的作业,并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注重考查其基础知识,可以设计如下作业。

以下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B.常温下都是固体

C.硬度大、熔点高

D.都可以导电、导热

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金属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一类的题目。

在实际生活中,金属材料十分重要,下述金属材料的运用和金属的性质不契合的是( )

A.制造飞机——强度大、质量轻

B.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低

C.制造炊具——导热性好

D.制造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其对本课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已经深刻理解了相应的化学反应,因此在为其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并进行知识拓展、延伸,以促进此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入开放性作业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增强有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在运用此作业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为其布置具体任务,由浅入深,帮助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以金刚石薄膜和人造金刚石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人工制造的金刚石硬度能否被控制?”这一问题,鼓励学生自主翻阅和查询相关资料,之后再请一些学生为其他同学讲解。为了更好地讲述自己整合的资料,学生在课后会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任务。此教学模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关的学习效率金字塔如下。(如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开放性作业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极为有利。此外,开放性作业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四)设计实验类作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设计实验类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实验知识,使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化学实验重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思维创新、动手操作等相关能力,可以让学生提升实验操作能力,理解不同化学反应之间的联系[5]。因此,除了在课堂上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实验作业,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简单且具有生活化特点的化学实验,以此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例如,在教学完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设计化学实验类作业:观察食醋泡生鸡蛋的现象,并对此化学实验的原理进行自主分析。部分学生会在进行此实验的过程中,分析出参与反应的化学成分,即碳酸钙(CaCO3)以及醋酸(CH3COOH),同时在查阅有关资料后总结出化学方程式: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铁生锈”等相关化学实验作业,要求学生将铁丝浸泡在浓盐水中7天,然后和未浸泡的铁丝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生锈情况,鼓励学生分析在浓盐水中铁丝更容易生锈的原因。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控制变量法,设计将铁丝浸泡在氯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中的实验,探究是盐水中的哪一种离子使铁丝更快生锈或是二者同时作用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类作业能促进学生化学实验分析、设计等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具生活性,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准确理解“双减”政策的内涵,转变传统作业的设计内容与形式,给予学生帮助,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师生互动,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重视学生创新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丽金.“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生化学作业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2022(28):22-24.

[2]李小兵.“双减”下如何做好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加减法”[J].天津教育,2022(19):99-101.

[3]陈秋月.“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文理導航(中旬),2022(7):7-9.

[4]王洁.“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策略与方法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12):5-7.

[5]叶兰,王丹.“双减”政策下优化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探索[J].中学化学,2022(2):11-14.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初中化学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