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2023-10-30 10:06张栋新
天津教育·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层递式初中语文作文

张栋新

层递式教学又称为分层教学或渐进教学,通过分步骤和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层递式教学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几个阶段或层次,依次递进,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都与前一阶段紧密相关。学生完成当前阶段的学习后才能进入下一个更高的阶段,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并建立牢固的学习体系。在每个阶段中,学生会根据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练习和巩固;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练习和任务,使学生逐步应用所学知识。在层递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通过个别指导,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一、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层递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分阶段展开写作过程,逐步引导学生写作,帮助他们思考、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层递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提供适当的写作素材和不同层面的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环境中进行思考和实践,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层递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实施个别指导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和问题。同时,通过作文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达问题,提升语言准确性和语言流畅度。层递式教学强调将写作与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加强对各种话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应用流程

(一)重视写作基础阶段教学

在层递式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当重视学生写作基础能力的加强,注重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素材积累能力。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观察能力以及素材积累能力的提升方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观察所要描写的事物,并在观察过程中进行记录,将观察内容作为写作素材。除此之外,教师应当教授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以及如何灵活应用写作素材,从而提升写作质量。

(二)开展针对性的学生写作技能强化训练

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层递式教学方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生写作强化训练。通过写作技能强化训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以及表达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针对不同的写作主题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强化训练,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弱,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指导,实现写作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注重层递式作文教学的总结与反馈

作文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以及学习感悟,并讨论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突破,回顾整个作文学习过程,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与此同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些建设性的反馈与评价,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当前作文存在的不足,也要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鼓励学生继续学习、继续写作,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以及自己的潜力,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写作的可能性。除此之外,通过总结与反馈,教师也能够认识到当前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予以改正,有助于层递式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

层递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应当环环相扣,作文教学应当贯穿写作的各个阶段。在语文作文层递式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进而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案。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片段写作为例(下文统称为案例一),主要记录九月份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在语文作文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明确此次的教学目标,首先,学生要能够观察和感受九月份的变化,选取一个具体的场景,写出一段包含具体细节的片段文字。其次,学生要能够由浅入深地来表达自身的感受,并能够有层次地组织自己的作文。最后,通过本次写作,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作潜力,让学生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情感。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一家人》写作练习为例(下文统称为案例二),探讨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作文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明确此次教学目标,首先,学生能够明确作文主题为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可贵,并自主选取合适的情节和事件进行写作训练。其次,学生能够组织作文结构,突出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关怀与支持,或共同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等情节,文章层次要清晰、内容要丰富。最后,学生要能够表达真挚的情感,使作文充实饱满。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引导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使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有序开展。

(二)重视主题引入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层递式教学法,教师应当认识到主题引入的重要性,合理且有趣的主题引入能够激发学生对这一作文话题以及作文主题的兴趣,提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案例一中,作文课开始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描绘九月之美的景色图片,学生可以看到图片中树叶的变化,看到九月湛蓝的天空,这能够让学生感知到一丝秋意。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校园内景物的变化,对由夏入秋的变化有具体的感知,然后向学生简要介绍九月的特点。

在案例二中,写作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当以简短的亲情故事或者短文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可贵。或者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介绍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和思考,进而引入本次作文教学主题。

(三)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以及积累素材

为了充分发挥层递式教学方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以及教学重点的突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找到亮点,这对学生的写作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写作素材积累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逐渐积累写作素材,这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礎。

在案例一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感知校园内九月初秋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校园景物,除了用眼睛观察之外,还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从而充分感受秋天。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文字来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点点滴滴,也可以用绘画或者拍照的方式来记录下九月的美好瞬间。素材收集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展示自己收集的素材。多角度观察以及素材收集环节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由夏入秋的美妙变化,有了更多的写作素材,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在案例二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忆自己在家庭中的一些真实经历,回忆与家人之间的互动、家人之间的关心和支持等,在草稿纸上记录下这些点点滴滴,帮助学生清晰地构思作文。

(四)幫助学生明确写作构思

在案例一中,素材收集完成之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自己所收集的素材中选择一个场景,作为此次作文的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观察角度选择合适的主题,如学校的景物、家里的花园等。主题选定结束之后,学生应当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构思,明确自身想要表达的观点或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文的开头部分、中间部分以及结尾内容,让学生的文章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学生可以思考自己在选定场景中最深刻的感受,以及想要向读者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者传递怎样的情感。

在案例二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的内容,让学生的作文结构变得清晰、有条理。开头部分是整篇作文的引子,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对这篇描写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作文,学生可以在作文的开头选择一个生动有趣的情节或者场景,让读者立刻进入故事中。中间部分也是作文的重点,需要展开具体事件的叙述,通过具体事件的描述来进一步突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怀。学生可以具体描述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也可以描述家庭成员共度困难时的情景。在叙述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使作文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结尾部分是作文的收尾,学生要用文字来总结作文主题,既可以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爱和对家庭的感激,也可以强调家人的支持和关怀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五)开展写作技能教学

确立文章主题以及明确文章结构之后,教师应当针对写作内容开展写作技能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写作技巧,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更加形象生动地描写,从而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范例,让学生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并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尝试运用这些写作技巧。在案例一中,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学生逐层展开作文,选择素材,展现九月份变化的点,生动形象地展示初秋的气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一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变化描写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重视细节描述,运用具体明确的细节展示九月初秋的美妙变化,传达对这一季节的感悟。

(六)进行文章修改与展示

写作完成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在修改过程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审视作文的结构和表达,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帮助学生改善段落的连接和语言的表达,从而使作文更加通顺和连贯。同时,教师应当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亮点,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写作的热情。作文完成之后,作品的展示与分享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与分享,让学生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也可以在班级或者学校内举办展示活动,让更多人欣赏学生的作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文的价值和魅力。在得到同学的认可和赞赏之后,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

在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启示,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了解不同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法,这能够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通过反复修改和作品展示,学生能够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作品,提升自身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共同进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七)组织写作教学总结

教学活动后,教师应当组织写作教学总结,帮助学生分析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在反思与总结过程中,学生深刻认识到了学习的价值,明白了持续努力和反复修改的重要性,获得了全面提高,并在之后的写作中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这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应用层递式教学方法,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供有效指导,逐步提高学生在作文主题选择、内容结构完善、语言表达和修改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层递式初中语文作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小学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层递式教学探究
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入层递式理念的思考
层递式教学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