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标准化作业对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23-10-30 13:04陈童真张茜茜王文玉杨晓雅
河北医药 2023年20期
关键词:热凝阿霉素三叉神经痛

陈童真 张茜茜 王文玉 杨晓雅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神经病变性疾病,表现为患者的面部三叉神经处及周围的剧烈反复性的疼痛感,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有严重的负面影响[1]。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具有病程长、疼痛形式多样、疼痛程度剧烈、治疗难度大、难以治愈等特点,调查显示,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多个年龄阶段的患者均可发病,且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发病率随之升高[2,3]。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一经确诊后续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其中射频热凝术是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案,通过射频高温的作用破坏神经传导过程,减少患者三叉神经处的痛觉传递,并且阿霉素局部穿刺注射,破坏痛觉感觉神经,阻断患者疼痛感觉[4,5]。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患者在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过程中,由于穿刺及射频高温的影响,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也存在一定的不适感,出现疼痛或局部肿胀等,影响患者的康复[6]。因此,在治疗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冰敷是一种常用的物理辅助疗法,通过低温作用缓解患者的疼痛等不适感有良好效果[7]。为此,本研究中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过程中给予冰敷标准化干预,综合评估对患者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开展研究,100例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偶数位号患者纳入观察组共50例,奇数尾号患者纳入对照组共50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n=50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诊断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符合《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8]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均采用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能够耐受该治疗方式;③患者认知功能良好,能够配合护理干预过程的实施;④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加入本研究;⑤研究方案的伦理学通过审查。(2)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其他部位的疼痛;②合并全身性的炎性反应;③患者人口学资料不全或有缺项;④观察指标数据缺失的患者;⑤未完成完整的干预过程或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3.1 2组患者均进行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对患者的面部进行常规消毒,并以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西晋新双鹤药业,国药准字H11022295,规格:5 ml∶0.1 g)进行局部麻醉注射,在患者的卵圆孔处进行穿刺,采用XJ-03型射频治疗仪(山东远鸿医疗器械公司)进行治疗,治疗参数为:频率2 Hz、电压0.5 V、热凝温度60~80℃、脉冲时间15~30 s,治疗时间为10~15 min/次,射频治疗期间经卵圆孔穿刺处注入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江苏奥赛康药业,国药准字H20071089,规格:10 mg)0.5 ml,注射完毕后退出穿刺针完成治疗。

1.3.2 对照组治疗期间进行常规冰敷,在患者射频热凝治疗结束后以预制好的冰块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冰敷,冰块为清水冰冻制成,冰敷时间持续24 h,待冰块融化时及时更换冰块,冰敷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和生理指标。

1.3.3 观察组治疗期间行冰敷标准化作业,主要内容包括:①成立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科室护士长、本项目研究负责人以及5名具有1年工作经验的护士组成,护士长为组长,本项目负责人为副组长。②护理小组成立后以集中会议讨论的方式掌握三叉神经痛患者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期间的常规护理方法,并制定冰敷标准化作业的护理流程。③有管床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冰敷的目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打消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④冰块的制作采用30%乙醇溶液置于密封袋中冰冻后制成,冰块以表面形成冰霜状物体为宜。⑤于患者术后开始将冰块敷于患者的患处,连续冰敷3 d,于晚上10∶00患者入睡前停止冰敷,在次日造成晨起后开始继续冰敷。在患者冰敷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水平,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主观感觉,对于有肿胀、疼痛感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1.4 评价指标

1.4.1 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负性情绪评分比较:于患者干预前、干预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该量表得分范围0~10分,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轻[9]。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该量表得分范围0~21分,分值越低睡眠质量越好[10]。采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14(Hamilton anxiety Scale-14,HAMA-14)、汉米尔顿焦虑量表-17(Hamilton anxiety scale-17,HAMD-17)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HAMA-14共14个评分项,HAMD-17共17个评分项,每项得分1~4分,总得分为56、68分,分值越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越轻[11]。

1.4.2 舒适度评分比较:于患者干预前、干预后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估患者的舒适度,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共28个小项,分别为生理舒适(11项)、心理舒适(8项)、精神舒适(5项)、社会和环境舒适(4项),每项得分0~4分,分值越高患者舒适度越好[12]。

1.4.3 炎性因子水平比较:采用患者干预前、后的静脉血5 ml,以Biocen 16R型实验室低温高速离心机(西班牙安赛斯公司)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参数:温度25℃、转速3 000 rpm、离心半径8 cm、时间15 min。分离后的血清样本以酶免疫法检测患者β-内啡肽(β- Endorphins,β-EP)、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检测仪器为DWS-296型酶免疫分析仪(济南欧莱博科学仪器厂),试剂盒由上海西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

1.4.4 满意度比较:于患者出院时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个等级,由患者自行选填。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2 结果

2.1 VAS、PSQI、HAMA-14、HAMD-17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视VAS、PSQI、HAMA-14、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VAS、PSQI、HAMA-14、HAMD-17评分比较 n=50,分,

2.2 Kolcaba舒适度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各项评分(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精神舒适、社会和环境舒适)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Kolcaba舒适度评分比较 n=50,分,

2.3 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β-EP、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n=50,

2.4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4.00%(47/50),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6.00%(38/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n=50,例(%)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科疾病,其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感严重影响患者的说话、进食、面部表情、社交功能等。对于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的报道认为三叉神经痛的发病主要与患者的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学说及癫痫样神经痛等有关[13]。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或手术治疗方式为主,其中射频热凝术是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案,通过射频高温的作用破坏神经传导过程,减少患者三叉神经处的痛觉传递,并且阿霉素局部穿刺注射,破坏痛觉感觉神经,阻断患者疼痛感觉,而视频热凝与阿霉素联合治疗对于三叉神经痛可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14]。但在患者治疗期间也会存在一定的不适感,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冰敷是一种常用的物理辅助疗法,通过低温作用缓解患者的疼痛等不适感有良好效果。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冰敷标准化作业干预,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进一步的提升,干预后观察组视VAS、PSQI、HAMA-14、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冰敷标准化作业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这是因为冰敷时以低温接触患者的患处皮肤,低温可以一定程度麻醉患者,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进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15]。另外,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后,说话、进食、面部表情、社交等功能得以恢复至正常,使得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显著好转。本研究中观察组冰敷采用的冰块是由30%乙醇溶液冰冻制成,相比于常规清水冰冻制成的冰块,其冰点更低,制冷效果更好,融化的时间更长,减少了更换冰袋的次数,提高患者治疗干预的依从性[16]。另外,30%乙醇制成的冰袋外表呈现冰霜状,质地更为柔软,更好的贴合于患者的患处皮肤,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冰敷标准化作业的干预过程能够提高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在三叉神经痛患者发病过程中也会存在着多种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表达的情况,β-EP、hs-CRP、IL-6均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发病过程中高表达的代表性炎症因子。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β-EP、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冰敷标准化作业能够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的表达,这是因为低温冰敷可促进患者毛细血管的收缩,减少组胺和炎性因子的释放入血。另外还可阻断氧化应激反应过程,保护患者的内皮正常功能,进而降低各项炎症因子的表达。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睡眠质量改善、负性情绪降低及舒适度提高后,相应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随之得到显著的改善,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也充分验证了冰敷标准化干预的良好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冰敷标准化作业对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及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舒适度,降低各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热凝阿霉素三叉神经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微波热凝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54例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不同腰椎间盘变性程度患者的术后观察比较
心复力颗粒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PPAR-α及ET-1的影响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柚皮苷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毒性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