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超声辅助切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2023-10-31 14:35张文恺程令刚陈治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脑沟轴位癫痫

张文恺,张 巍,程令刚,陈治光,李 睿,何 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北京 100070)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 DNET)于1988年由DAUMAS-DUPORT等[1]首次报道,为罕见的神经系统良性肿瘤;2021年WHO将其归为WHO Ⅰ级胶质神经元肿瘤和神经元肿瘤。DNET生长缓慢,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大脑额叶及颞叶[2-3],患者多以药物难治性癫痫就诊,手术切除后一般都预后良好[4-6]。术中超声具有便捷、可实时动态观察等优点,现已在神经外科中广泛应用[7]。本研究观察术中超声用于辅助切除DNET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2年7月32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确诊的DNET患者,男22例、女10例,年龄2~39岁、中位年龄9岁。纳入标准:①以癫痫就诊,且影像学可见异常;②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中于超声辅助下切除病灶;③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④术后病理诊断为DNET。排除合并其他颅内占位或术中声像图质量不佳者。

1.2 仪器与方法

1.2.1 MR检查 术前采用GE Discovery MR750 3.0T/Siemens Magnetom Trio 3.0T/Siemens Verio 3.0T MR仪采集颅脑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轴位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序列图像及颅脑增强轴位T1WI。根据颅脑MRI所见将DNET病灶分为3型:Ⅰ型为类囊型,边界清楚,灰质与白质分界清晰,可细分为单囊型(Ⅰa型)或多囊型(Ⅰb型);Ⅱ型为结节状,内部呈混杂信号;Ⅲ型表现为皮质下白质异常、边界不清,灰、白质界限模糊,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8]。

1.2.2 术中超声辅助DNET切除术 采用Hitachi Aloka α-7型及ARETTA 7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消毒后的频率2~6 MHz UST-9133或频率4~10 MHz C42K凸阵探头,于探头表面涂抹耦合剂,外裹无菌探头套,以生理盐水作为介质。按照术前设计的手术切口去除骨瓣,由1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超声科医师于硬膜表面行多切面、多角度扫查,必要时扩大去骨范围至显露术野满意,记录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及血供,并重点识别脑沟、脑室、大脑镰、胼胝体等相关参照结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病灶Alder血流分级[9]:0级为无血流信号;1级为少量血流信号,可见1~2处点状或细棒状彩色血流信号;2级为中量血流信号,可见3~4处点线状彩色血流信号或1条重要血管;3级为血流信号丰富,可见片状、条状或树杈状血流信号。手术全程于术中超声辅助下进行,首次切除后以超声观察有无病灶残留,发现残留则继续切除,直至超声显示无残留肿瘤;术毕观察脑内有无继发性血肿。

1.3 随访 术后24 h内行CT检查,排除颅内继发性出血;术后1周行增强MR检查,判断病变有无残留。采用Engel评分[10]评估癫痫控制情况:Ⅰ级,术后无癫痫发作,或仅表现出发作前兆;Ⅱ级,术后癫痫发作次数极少,发作次数≤3次/年;Ⅲ级,术后癫痫发作次数>3次/年、发作频率较术前降低75%及以上;Ⅳ级,术后癫痫发作频率较术前降低75%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以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不同MRI分型DNET病灶术中超声表现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MRI分型 32例DNET术前MRI分型包括Ⅰ型12例(12/32,37.50%),其中Ⅰa型4例、Ⅰb型8例;Ⅱ型11例(11/32,34.38%);Ⅲ型9例(9/32,28.13%)。

2.2 术中超声 不同类型DNET病灶“脑沟样”回声、后方回声增强、边界清晰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形态、回声、血流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及图1~3。

图1 女性患儿,8岁,右侧额顶叶MRI Ⅰb型DNET A.术前颅脑矢状位MR T1WI显示病灶呈低信号(箭),边界清晰; B.颅脑轴位T2WI显示病灶呈高信号(箭); C.术中二维超声声像图示团状高回声病灶,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箭); D.CDFI示病灶内部条状血流信号,Alder血流分级2级

图2 患儿男,3岁,左侧颞叶内侧MRI Ⅱ型DNET A.术前颅脑轴位MR T1WI示病灶呈低信号(箭),信号欠均匀; B.轴位T2 FLAIR图示病灶呈稍高信号(箭),边界清晰; C.术中二维超声声像图示团状稍高回声肿块(箭),内部回声欠均匀,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D.CDFI示病灶周围及内部少许血流信号,Alder血流分级1级

图3 患儿男,5岁,右侧枕叶MRI Ⅲ型 DNET A.术前颅脑轴位MR T2WI显示病灶呈不均匀稍高信号(箭),边界不清; B.轴位T2 FLAIR序列显示病灶呈混杂信号,边界不清,周边见环状高信号(箭); C.术中二维超声见稍高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箭); D.CDFI于病灶内见少许血流信号,Alder血流分级1级,内可见“脑沟样”回声(箭)

表1 32例DNET术中超声表现比较(例)

以病灶后方回声增强判断MRI Ⅰ型DNE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95.00%、87.50%、90.00%和86.36%;以病灶内“脑沟样”回声判断MRI Ⅲ型DNE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78%、78.26%、78.12%、58.33%和90.00%;以病灶边界不清判断MRI Ⅲ型DNE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91.30%、84.38%、75.00%及87.50%。

2.3 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 32例均于术中超声引导下实现准确定位病灶。30例(30/32,93.75%)完全切除病灶。首次切除后2例(2/32,6.25%)术中超声可见脑功能区内病灶残留,未能实现完全切除肿瘤。术后超声扫查均未见颅内血肿,术后24 h平扫CT均未见继发性血肿。术后病理均提示DNET。术后随访6~90个月、平均(46.3±31.5)个月;28例(28/32,87.50%)为Engel Ⅰ级,2例(2/32,6.25%)Engel Ⅲ级,2例(2/32,6.25%)为Engel Ⅱ级。

3 讨论

MRI可显示DNET特异性征象如“三角征”、“分隔征”等,并获得较准确的诊断结果。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DNET的首选,术中完整切除肿瘤和致痫区域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前提[11]。随着技术条件的改进,神经导航、术中电生理监测及术中超声等均成为神经外科医生的有力辅助手段。

术中超声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应用于神经外科,具有便携、实时、重复性好等特点,成为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手段[12]。本课题组[13]前期通过分析术中声像图所见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证实术中超声用于识别脑肿瘤残留具有高特异度及敏感度,可辅助神经外科实现完全切除肿瘤。3种MRI分型DNET中,Ⅰ型致痫范围通常仅限于肿瘤所在区域,Ⅱ型致痫范围还包括肿瘤周围皮质,而Ⅲ型致痫范围通常更大。本研究DNET术中超声所见与MRI表现的一致性较好,根据后方回声增强、“脑沟样”回声及边界是否清晰区分Ⅰ型、Ⅲ型DNET;而Ⅱ型DNET术中超声声像图表现无明显特点,影像学手段仅支持除外性诊断;尽管如此,3种MRI类型DNET病灶术中超声表现仍存在差异,“脑沟样”回声、后方回声增强、边界是否清晰可作为鉴别要点,辅助优化手术路径及肿瘤切除范围。HOU等[14]在脑肿瘤切除术中联合应用三维超声及MRI,发现术中超声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MR扫描次数,提高手术切除效率。本研究对32例DNET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肿瘤,30例实现完全切除,证实术中超声可准确定位病灶并辅助切除肿瘤。

综上所述,术中超声可清晰显示DNET并辅助术者判断其类型,进而选择切除方式及范围,使患者获益。但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样本量较小,未评估观察者间一致性,有待累积更多病例开展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脑沟轴位癫痫
检影模拟练习眼操作及跨骑法散光轴位验证
脑沟间入路与皮层造瘘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皮层造瘘显微术与脑沟间入路显微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利用OPD scan 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脑沟形态分析*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额叶脑沟增宽的相关性分析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DR跟骨俯卧轴位投照对跟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