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影响研究

2023-11-01 02:24鞠善德郭志强王永芳王艳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18期
关键词:患眼小S视盘

鞠善德, 郭志强, 王永芳, 于 洋, 王艳艳

(吉林省前卫医院, 1. 耳鼻喉科, 2. 日间手术室, 3. 眼科, 吉林 长春, 130000)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的急性眼部血管性病症,通常发病突然且无痛感,呈现为非进展的视力降低,伴有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瞳孔障碍等表现[1]。NAION的发生与多种原因有关,譬如糖尿病、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小视盘等,这些都会引发视盘组织供血不足,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进而造成视神经组织的萎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临床常见的睡眠性病症,主要与上呼吸道管腔狭窄或闭塞、呼吸中枢调节机制障碍等有着密切关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伴明显的呼吸暂停。临床研究[2]认为, OSAS是心血管病症发生及进展的主要风险因素。本研究探讨OSAS对NAION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前卫医院眼科诊治的55例NAION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经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等检查确诊,符合诊断标准[3]: ① 眼睛突然出现无痛的视力减弱; ② 存在与生理盲点存在联系的特征性视野缺损; ③单眼相对性传入瞳孔障碍; ④ 视盘存在明显水肿,且边缘有浅表性出血。55例患者中,男31例,女24例; 年龄38~72岁,平均(54.33±4.10)岁; 体质量指数(BMI)为19.0~23.2 kg/m2, 平均(20.83±1.55) kg/m2; 病程1~2 d, 平均(1.04±0.32) d; 单眼46例,双眼9例。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 ① 确诊为NAION者; ② ≥18周岁者; ③ 病程≥1 d者; ④ 对研究知情且签同意书者,临床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 ① 合并青光眼、视网膜血管病变及其他视神经病症者; ② 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贫血、血液病等病症者; ③ 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④ 依从性不佳者。

1.2 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记录仪监测NAION患者的夜间睡眠状态。入组后接受检测, 19: 00前进入实验室,先熟悉和适应所在环境,并在首次监测的当天不进行午睡、运动、应用安眠药、饮酒等行为,以便保证入组患者在夜间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当晚20: 00时,将多导睡眠记录仪电极、信号采集器与患者特定部位皮肤表面连接,密切监测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同时,将多导睡眠记录仪的指夹式血氧饱和度(SaO2)传感器夹在患者的手指上,持续记录夜间睡眠期状态指尖SaO2。第2天清晨7: 00时,可结束监测,若AHI≥5, 即可诊断为OSAS。通过OCT仪检查患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选择3幅成像清晰的RNFL厚度计算均值,包括鼻上、鼻下、颞上、颞下的RNFL厚度及平均厚度。依照临床实际,根据OSAS病情并结合AHI予以分级,轻度OSAS为AHI在5~<15, 中度OSAS为AHI在15~<30, 重度OSAS为AHI≥30[4]。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NAION患者OSAS发生情况

55例NAION患者中,诊断为OSAS者42例(76.36%), 正常者13例(23.64%); OSAS患者中,轻度9例(21.43%), 中度15例(35.71%), 重度18例(42.86%); 各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OSAS患者的临床情况

2.2 不同分级OSAS患者的AHI、夜间最小SaO2比较

OASA患者的AHI、夜间最小SaO2高于正常组,且随着OASA分级增高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不同分级OSAS患者的AHI、夜间最小SaO2比较

2.3 不同分级OSAS患者患眼RNFL厚度比较

OSAS患者患眼的鼻上、鼻下、颞上、颞下的RNFL厚度及平均厚度均低于正常组,且随着OSAS分级的增加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不同分级OSAS患者患眼RNFL厚度比较 μm

2.4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 AHI、夜间最小SaO2与左眼、右眼RNFL厚度存在负相关(P<0.001), 见表4。以OSAS病情为变量,其与NAION呈正相关(r=0.214,P<0.05)。

表4 AHI、夜间最小SaO2与左眼、右眼RNFL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NAION的发病急骤,临床尚无确切的敏感疗法[5]。若患者为单眼发病,通常对侧眼也存在发病的可能。研究[6]表明,在50岁以上人群中, 5年内双眼先后发生NAION的比率约为14.7%。本研究中,纳入患者中的双眼患病率为16.36%。病理学研究[7]显示,视盘筛板前区和筛板区主要通过睫状后动脉小分支获取必要血供,若有1支或以上的分支血供障碍,那么对应的供养的视神经纤维会出现供血不足而坏死,进而引发NAION。近年来, NAION的发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而伴随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早期诊断和防治NAION是临床眼科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8]。

临床中,约73%的NAION是在患者睡眠中突然发生的,在晨起时发现患眼的视力降低。由此可见,与睡眠有关的系统性病症是NAION发生的潜在风险[9]。OSAS就是常见的一种睡眠性障碍,通常伴有低氧血症、交感神经兴奋,并与多种心脑血管病症的发生及进展有关[10], 且OSAS的发病率和年龄、体质量呈现正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 55例NAION患者中诊断为OSAS的比率为75.36%, 其中轻度21.43%, 中度35.71%, 重度42.86%, 表明OSAS是NAION发生的重要影响因子。分析原因可能是OSAS会引起低氧血症,本研究也证实NAION患者的夜间最小SaO2与病情严重度有关,随着OSAS病情严重度的增加,患者的AHI、夜间最小SaO2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认为, OSAS致NAION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继发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造成夜间阵发性高血压或低血压,引发视盘的血流自主调节障碍有关[10]。此外, OSAS会继发SaO2下降,也可能会使视神经缺血缺氧情况加重。由此提出, OSAS可能是NAION发病的一个始动因素,有必要将OSAS筛查作为NAION防治的一个有效手段,尤其是单眼已有NAION患者更要如此[11]。

目前, OSAS患者并发NAION的可能作用机制有: ① 局部缺氧会对视神经功能造成直接影响; ② 缺氧会影响到视神经血管局部灌注而造成间接影响,进而损伤视神经功能[12]; ③ 缺氧可致一氧化氮、内皮素平衡打破而引起视神经损伤。OSAS患者睡眠期间的间断上呼吸道阻塞可致缺氧、平均氧饱和度及最低氧饱和度降低,随着OSAS患者AHI水平的增加,缺氧严重度相对更为严重,引起氧饱度下降。OSAS患者反复缺血缺氧将导致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这可能是RNFL变薄的病理基础[13]。本研究结果显示, OSAS患者患眼鼻上、鼻下、颞上、颞下的RNFL厚度及平均厚度均低于正常组,且随病情加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 AHI、夜间最小SaO2与患眼RNFL厚度存在负相关性,且OSAS与NAION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 OSAS是NAION发生的首要因素,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因此需重视OSAS的防治,临床上应强化检查,以便对OSAS进行早期诊疗干预,预防和减少NAION的发生,促进病情转归。

猜你喜欢
患眼小S视盘
视盘倾斜在高度近视中的研究进展
用基于络病理论的针药结合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观察
伴视盘出血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眼底影像特征陈秀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严重眼外伤中的法医临床应用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视盘内出血伴视盘旁视网膜下出血1例
角膜球差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影响
视盘内与邻近视盘视网膜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