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测度研究

2023-11-01 11:44郭子君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增长速度山西省基础设施

郭子君 张 彦

(1.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2.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 太原 030002)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以下简称云大物智)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全过程都受到了影响。当今世界已逐渐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影响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由此催生了众多的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模式。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世界互联网,国内的数字经济开始萌芽,随着互联网中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在不断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特别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数字经济进行全面布局,不断引导我国数字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可以通过自身蓬勃向上的发展生机为实体经济赋能,这是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强劲动力的主要原因。山西,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表里山河,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作为资源富集型地区的典型代表,山西省将谋求转型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和重心。近年来,山西省数字经济在不断积蓄力量,朝着高质量转型发展不断前行。

目前,国内外学者采取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研究、卫星账户框架构建以及指数编制等多种方法对数字经济进行测度,而且绝大多数学者把研究目光放在全球或者全国的大范围,如欧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在研究和比较各成员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时,都采用了编制数字经济指数的方法。张雪玲和焦月霞(2017)、万晓榆和罗焱卿(2019)等从不同视角构建指数体系,通过数字经济指数反映我国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盛斌和刘宇英(2022)构建数字经济指数体系,并且首次通过指数说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差异并给出原因。也有部分学者构建了省级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但是选择指标较为单一,多数采用与互联网相关的指标来近似说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没有体现出相应的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学术界关于山西省内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大多数是关于互联网相关指标的直接描述,并没有通过指数进行综合说明。因此,根据数字经济的内涵,建立并计算相应的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一、指标体系构建及主要指标测度

根据现有相关数字经济测度与相应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结合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以及山西省各类数据的连续性、可得性、可比性以及可靠性,本文借鉴盛斌和刘宇英(2022)构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方法,选择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产业与数字治理等三个方面说明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一)数字基础设施

只有丰富的数字基础设施才能支持数字经济稳定运行与发展,本文选择数字物质基础设施与数字知识资本说明山西省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数字基础设施指标体系图

本文选取2012—2020年相应指标数据,借鉴盛斌和刘宇英(2022)的指标赋权方法,采用变异系数法,得到数字物质基础设施的权重为80%,数字知识资本的权重为20%,而原始指标则采用相同的权重进行计算。

根据以上方法,得到山西省近9年的数字物质基础设施指数,如图1所示。

图1 2012—2020年山西省数字物质基础设施指数

由图1可知,近9年来山西省数字物质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13年增长最快,增长速度达到21%,2016—2020年增速趋于平缓,说明山西省数字物质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为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相同方法得到山西省数字知识资本指数,如图2所示。

图2 2012—2020年山西省数字知识资本指数

由图2可以看出,山西省数字知识资本自2012年以来有几次大的增长,分别是2012年、2015年、2017年以及2020年,其中2020年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5%,这也为山西省后续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根据数字物质基础设施的权重为80%,数字知识资本的权重为20%,由上述两个指数可以得出山西省数字基础设施指数,如图3所示。

图3 2012—2020年山西省数字基础设施指数

从图3可以看出,山西省数字基础设施指数均大于1,说明山西省数字基础设施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部分,山西省数字基础设施仍有很大空间来支持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数字经济产业

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将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数字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产业是数字经济最为重要的部分,主要由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组成。

数字产业化可以概括为在数字经济实现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产品、基础设施、服务需求和对应的解决方案等。例如,近年来十分热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产业就属于数字产业化中的一部分。本文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以及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收入这两项指标入手,计算山西省数字产业化指数。

产业数字化是指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过程,主要是通过使用相关数字技术带来产量及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具体表现。产业数字化测算的思路是要找到传统产业中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增加值。本文借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中关于全国产业数字化占GDP 的比重,通过2020年山西省产业数字化占全省GDP的比重进行推算,采用公式KI=GDP×ai×(b20/a20)估算山西省2012—2020年的产业数字化增加值。同时,借鉴盛斌和刘宇英(2022)的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赋权,确定权重分别为数字产业化20%,产业数字化80%,最终得到山西省数字经济产业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2012—2020年山西省数字经济产业增长变化

由图4可知,山西省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平均增长速度为11.1%。其中,产业数字化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5%,而数字产业化的增长速度较低,为1.5%。2020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长速度为10.3%,山西省产业数字化增长速度为11.82%,略高于全国水平。2020年,山西省的数字产业化增长速度仅为0.94%,远低于全国水平,这与山西省的产业结构息息相关,缺乏足够的信息产业支撑。

(三)数字治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以“云大物智”等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在政府管理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子证件、手机支付等方式实现个人生活的数字化转型与治理。而政府也可以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连接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来优化服务供给,促进经济社会运行,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这就是政府数字治理的具体表现。本文选择上网人数、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以及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作为个人数字治理的测算指标,并赋予它们相同的权重,得到山西省个人数字治理发展指数。政府数字治理水平则选择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数进行说明。结合个人数字治理及政府数字治理即可得到综合数字治理发展情况,其权重分别为60%和40%,具体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山西省在个人数字治理和政府数字治理方面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个人数字治理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6%,说明人们的生活方式正逐步数字化,而政府数字治理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仅为3.9%,因此山西综合数字治理平均增长速度为6.2%。相信随着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进一步推进,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将进一步提高,山西省政府数字治理程度会大幅增加。

二、山西省数字经济指数及数字经济发展评价

(一)山西省数字经济指数

本文借鉴盛斌和刘宇英(2022)的指标赋权方法,对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产业以及数字治理分别赋权为25%、50%和25%。依据上文所得到的指数值,计算山西省近9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据此对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和总结,具体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2012—2020年山西省数字经济增长速度

由图6可以看出,近9年山西省数字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其中2017年增长速度最快,达到14.80%,2014年增速最慢,增长速度为4.04%。山西省数字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06%,远高于GDP年平均增长速度5.6%。在山西省处于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压力下,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动力。

(二)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评价

数字经济能够为国民经济注入新鲜活力已成为共识,近年来山西省在数字经济建设方面不断加快步伐,加大力度。政府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山西省数字产业也逐步完善。根据测算出的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与全国数据对比发现,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有以下特点:

1.发展速度较快。由图6可知,山西省数字经济整体发展较快,正处于蓬勃发展期,近年来数字经济增速均超过GDP增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指出,2020年山西省数字经济增速超过10%,处于全国范围内的第二梯队。

2.数字经济规模较低。从总量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2020年,山西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 000亿元,但在全国范围仍处于中下游水平。由《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 可知,全国已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经济总规模突破5 000亿元。从占比来看,山西省数字经济占全省GDP总值已超过20%,但仍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范围处于中下游。

3.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欠佳。从目前来看,山西省数字产业发展处于明显劣势,山西省数字产业化增长速度仅为0.94,远低于全国水平。数字经济产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部分,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山西省作为传统的能源大省,信息产业不发达,产业结构不完善,从而使山西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欠佳。

三、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升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规模,针对现有情况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集中优势资源,培育数字龙头企业

虽然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已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整体来讲数字龙头企业少之又少。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云大物智”相关行业及产业的一流国有企业是目前的现实选择。虽然目前我国“云大物智”是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头部互联网民营企业为代表,但是根据山西省实际情况,山西省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挑选一两家有技术、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拳头”效应,加大山西省在数字产业方面的影响力,进而带动山西省整个数字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政策力度,打通数字产业链

首先,从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入手,大力支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现在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通过一批带动性较强的重大项目,促进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次,加快发展软件产业,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各地区对软件产业的招商引资,在山西省现有的山西软件园、中北软件园的基础上,吸引软件百强企业、行业龙头、初创企业在山西省落地,鼓励、支持并组织山西省相关软件企业参加行业展会,扩大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最后,通过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二期、山西中交高速数据中心、大同云中e谷大数据中心、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提升、带动山西省数字产业,进一步促进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

(三)重视引进培养人才,补齐数字经济人才短板

近年来,各地区都竞相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落地,人才作为科技创新最大的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是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与数字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省份相比,山西省高精尖人才的规模较小,因此出台对口政策或者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关行业的人才迫在眉睫。也可以通过加强智库建设、邀请讲学等多种形式,弹性获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的领军人才,借智借脑加快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步伐。

(四)立足当下传统工业,加快产业数字化

山西省作为传统工业大省,加快产业数字化是实现山西省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途径。首先,需全力推进智能制造,通过组织专家对省内各大制造业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诊断”,加快企业智能化进程,将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技术等引入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改造。其次,可推动龙头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能力和共享资源,通过资源出租、服务提供、产融结合等方式带动中小企业开展应用创新,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再次,进一步推广设计研发、制造生产、产品运输及存储、市场营销等环节系统平台的应用,在设备、系统、软件、平台互联互通上下功夫,加速企业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进程。

(五)提升服务品质,推进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赋能

在消费者实际支出中,实物商品网购消费仅占到一小部分,餐饮、美容美发、健康服务、家政、旅游、体育、医疗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消费占比更大。因此,可以在旅游、健康、养老、餐饮、娱乐、零售、家政、物业等传统生活服务业领域,实施数字化改造工程,不断提高相应生活服务企业的数字化经营能力,使传统行业焕发新的活力。从生活服务业内部各行业来看,数字化水平差异也比较大。2021年,我国酒店业数字化率达到44.3%,餐饮业数字化率大概是21.4%,家政业数字化率是4.1%,养老服务业数字化率仅为1.3%。由此可知,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潜力巨大。各主管部门应积极研究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市场准入政策以及风险防控治理机制,推动在线娱乐、数字养老、在线文化服务、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到家服务等各种新兴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增长速度山西省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